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01章 李彩霞家
    翌日,北上的队伍在村口集合,各家的亲人都出来送行。这一次除了李大山带的车队会在年前跟着明义几兄弟一起回来,其他几人的外派时间为期一年。车队这一次是去开拓北边的路线和市场,方便云兰后面送货。所以这一次也带了些酒和肥皂上路,在路上寻找合适的买家。

    所以李彩燕得了信儿后今日就带着孩子着急赶回李家村给弟妹送行,当然不只是为了送行,出门前彩燕给婆家留了一些散碎银子的家用,告知了相公和婆婆,自己要回李家村住一段时间照顾留家的爹娘和侄子。

    王氏在站在最前头,说了些鼓舞大家的话,让各位乡亲放心,自家几个儿子一定会照顾好这个队伍,大家一定要平平安安的带着银子回家。

    人群最后,张梅牵着两个孩子心里有些动容。看着彩霞报名后,张梅本也想报名去的,毕竟外派的工钱要高的多,这样去一年家里就能推了现在的房子重新盖,再多添几亩地都还能有余钱。可自己放心不下家里两个孩子,孩子还小,这一去就是一年,自然是不敢大意的,这又是去做工,也不好带着孩子上路。

    张梅现在家里也宽裕不少,本来就娘儿三一向节约惯了,花销也不大。花的最大的一笔钱就是前段时间修缮了一下屋子,给孩子置了一些新的家具。两个孩子现在去木子学堂念书束脩并不多,只是笔墨要废些银子,但张梅能承担的起。

    张霞如今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追求,追求就是能追随东家赵云兰的脚步,再加上往后孩子读书的路还长,张梅还是想着多赚点银子,难得这一次有这个机会。

    张梅看了看两个孩子,把叹息放在心里,以后会有机会的。

    这时,明义在队伍的最前方喊道“我们出发了!”

    “爹,娘,我们走了!”所有人都作了最后的告别。

    最前面的马车接着后面的骡车,一辆接着一辆着往村外行驶去。队伍越来越远,等到慢慢消失在村民的眼中,乡亲们才逐渐散去。小乡村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空气中带着一丝离别的伤感,但大家手上的活儿依旧没有停下,像平日一样该干嘛就干嘛。

    趁着三兄弟都出门了,王氏便请了工人来家里修缮屋子,为了老三成亲准备。之前老三老四一齐住在南院儿,如今老三要成亲了,自然要有单独的院子,这也是一开始赵云兰盖房子就想好的。南院儿是最大的院子,就是想着这一天到来,便好在中间修葺一座花园来隔开。

    王氏觉得仅仅一座花园还是不够**,想中间砌一道墙,墙上可开一扇门,这样两边串门儿也还方便。隔出两个院子,再分别做个走廊,王氏也是受了石阳县那县衙后院儿布局的启发,只是这样工程量就大了。

    “安子,你去村里多招一些人,咱工程量大,早一点儿修缮好,我心里安心。”

    李平安得了自家老妻的吩咐,自然应下,直接去村长那儿说了一声,没一会儿就有十几个汉子来应工。李家宅子就这么紧锣密鼓地修缮起来了。

    几日后,李明义几兄弟带领的北上队伍已经走出锦州城了。三兄弟一路上撒欢儿了一般,身边没有父母约束,大哥也不在跟前,三兄弟常常赶路畅聊整晚,到了白天就窝在马车上睡觉。还真别说,李明礼觉得这样赶路没之前那么难受。

    再加上这一次队伍里都是身体素质较好的年轻人,而且有些人是第一次出远门,一路上那颗激动的心带动着大伙儿都比较兴奋,所以这趟赶路也就没那么无聊。

    石阳县,

    赵云兰刚上完课,看着后勤处的几个中年汉子正忙着喂猪喂鸡,这几个中年汉子正是李明仁所说的护城一战中受伤了退下来的差役。

    正在切菜准备猪食的是老秦,腿有些跛,但双手有力,坐在灶洞口烧火的是老张,右胳膊在护城时被一箭穿过去了,现在伤口恢复了但是无法用力,已经给自己训练使用左手了。孙大正在搅拌鸡食,他也是腿受伤了,现在一到阴雨天就疼,所以药根本断不了。

    三个汉子在县衙听着李大人要给自己找门营生时还不敢相信,毕竟当时县衙已经发过一笔补偿费了。直到现在,干了快一个月的时间,三个汉子还时常感叹着,“没想到帮着喂猪喂鸡种点菜就能领到工钱。”

    当然三人不止喂猪喂鸡这些活儿,只是其他活儿看着随手就能做显得比较杂,所以便不觉得自己干了多少活儿。平日里那些加入了助学计划的孩子也会来帮忙,偶尔拔一拔草,赶一赶鸡。一开始三人还不习惯,还是云兰找三人谈了几次话才慢慢理解助学的含义。

    现在三人该干的活儿一点不少干,也会试着分配一些活计到孩子们那里,按赵云兰的话来说三人就是后勤处的先生。

    “陈先生,我就先走了。”赵云兰跟陈鸿民告辞后就去了庄子。最近庄子那边种的番椒已经结果了,老秦和老邓头正带着人把那些看起来长势不好的番椒给摘了,以免抢了长势好的肥料。

    毕竟这是第一批在石阳县种植的番椒,赵云兰早些吩咐过这第一批是要留出一些来做种子的,所以二人做活儿很是仔细。赵云兰去庄子上不是不放心二人,而是想去看看规划着盖厂房了,眼瞅着番椒红了就该把番椒酱制作起来了。

    来石阳县这么久了,就忙活着开启了学堂,而学堂这里,赵云兰是肯定不能指着赚钱的,然后又是买庄子,种番椒,养猪养鸡,一想想这些事全在花钱了。还没有一个赚钱的营生。

    在这边开火锅店,把“兰楼”开到石阳县,赵云兰是没有考虑的,石阳县实在是太贫穷了,城里唯一一家比较好的酒楼都不能说是酒楼,就是个小饭馆。胜在他家的饭菜还算可口,价格也不算贵,所以一直能开着。

    但是“兰楼”一早就定了位,所以一旦开在这里,必然是亏的,如果管控成本,那就会降低整体质量。虽说这古代没有互联网,通信没那么快,但终究是有流动人口,时间一久都传开在石阳县有家服务一般,菜品一般的“兰楼”那简直是自砸招牌。

    赵云兰又考虑到是否开一家酸辣粉店,毕竟有信心一旦开起来自然是有生意能赚到钱的,可一想想石阳县这个境况,自己又是县令夫人,有种与民争利的感觉,只能作罢。

    如果是去府城幽州开一家“兰楼”倒是也可以,但是现在没有人手。眼看着一天天花银子,不见进账,赵云兰也觉得肉疼。

    人手还在培养中,前几日刚物色了一个厨子,是多年以前在南边的一家贵人家做活儿的,因为那贵人犯事了,全家上下被贬为了奴籍,府里的下人被转卖到各个地方,这厨子就来了这北边儿。

    厨子原叫刘满仓,随之前的主家姓,现在改了叫赵满仓,擅长做江南菜。厨艺确实是不错,只是不太符合自家酒楼的特性,所以现在还在跟着何花学习适合赵云兰的口味。

    盖厂房一事,赵云兰想了很久,直接盖在庄子边上,刚好旁边有块空地。这几日何文就在为买地盖房的事奔波。

    眼瞅着又花出一笔钱,买地,买木料,砖,瓦,请工匠,请村民来做工。得嘞,赵云兰心想,要有付出才有收获嘛!

    (本章完)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