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359章 朝廷公祭
    清军主力退回到锦州一带以后,高台堡、前屯几处地方的关宁守军,像是难民一般,疯狂逃向山海关。</br>在朝廷没有补充足够兵力之前,不可能再让这些人坚守高台堡、前屯等处地方了,要不然,到时候这些人投降清军,反而麻烦更大。</br>能收拢数万人马,加强长城沿线的防守力量,也不能说是一件坏事。</br>至于辽西大片领土,只能让清国占去了。</br>好在清国在这次国运之战中,先后有镇江堡、盖州这两处地方失守,在山海关城下又遭到了登莱水师的炮火洗地,自多罗巴彦贝勒以下,有十余名高级将领或者皇室重要成员阵亡,死伤高达数万人。</br>清军主力忙于修整,也急于消化锦州、塔山等处新占领的城池,暂且无意于继续攻打山海关,倒是让大周朝廷得到了一次难得的喘息机会。</br>国运之战落幕,大周主力尽失,这在大周高层人士中间,已经是众所皆知之事,但对于普通老百姓的宣传口径,却不能这样如实讲述。</br>要不然,普通老百姓得知大周主力全军覆没,对于朝廷的敬畏之心便会荡然无存,到时候还不知道要闹出什么乱子。</br>尤其是盘踞在豫省的李鸿基部,他们若是得到消息,蠢蠢欲动,朝廷短时间内,还能从哪里调集一队精锐兵马,压制住李鸿基的狼子野心?</br>因此,大周朝廷对于此次国运之战的宣传基调,就只能是报喜不报忧,把丧事当做喜事来办。</br>礼部堂官钱敬文便在金銮殿上言道,“这次大周获得小胜,从台面上来讲,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众所周知,此次国运之战,分为东、中、西共三条战线,东线镇江堡、中线盖州,都是大周获胜。至于西线,虽然大周主力在松山之战中落败,但后来关宁士卒知耻而后勇,借助于登莱水师的帮助,取得了山海关大捷,沉重打击了女真诸部的嚣张气焰,双方可以说是打了一个平手。综合来看,还是大周占据了相对优势。”</br>忠顺王陈西宁迟疑道,“可是大周主力十七万人马,仅有三五万人退回到山海关接受整编,其余十多万人马,要么死于战场之上,要么被女真诸部俘虏,如果这也能看作是大周获胜,岂不是要让全天下的人嗤笑?”</br>“谁敢嗤笑?”钱敬文咄咄逼人地说道,“只要朝堂上下统一口径,谁若敢怀疑,便是不安好心,便是存心破坏大周和平稳定的大局。少不得要请周大人出马,将这些人投进监狱便是。”</br>德正帝蹙着眉头,看了刑部堂官周少儒一眼。周少儒被迫点了点头,表示他明白了。</br>此后几天,北平城中陷入一片狂热之中,都在为大周在这次国运之战中所取得的“巨大胜利”而欢欣鼓舞。</br>国子监和顺天府学,以及桃李书院下设崇文堂,还因此放假一天,以示普天同庆。</br>作为桃李书院崇文堂副堂主,桃李书院在北平城中的话事人贾芝,还被礼部堂官钱敬文邀请到了状元楼,参加北平各界庆祝山海关大捷的盛大酒宴。</br>因贾芝乃松江伯府一系成员,松江伯又在这次山海关大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钱敬文还特意点名贾芝,让他在这次庆功宴上,向大家述说大周边军必胜、山海雄关不摧的道理,引得众人纷纷拍手叫好。</br>可等到返回家中,贾芝想起他在锦乡伯韩老三那里所听到的关于辽西战况的只言片语,不由得将信将疑。</br>“你不是刚去参加山海关大捷的庆功宴吗,这么早回来做什么?而且你酒也喝了,肉也吃了,还做出这样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给谁看?”张含亮见丈夫贾芝很不开心,不由得好奇地问道。</br>张含亮和贾芝已经结婚数年,先后给丈夫生下了一儿一女两个孩子,被贾代儒视为他这一房人丁兴旺的头号功臣。因此,张含亮在家里地位很高,虽不至于和贾芝动手动脚,但也是有什么说什么,一点儿都不害怕。</br>而且,张含亮还是书香门第出身,她父亲张应华,历任大兴县学训导、松江府学训导、登莱府学训导等职,是松江伯周进的手下能吏,即便贾芝现在混得也不差,但对于张含亮也不敢过分轻视。</br>相反,碰到一些难解之事,贾芝还会主动和张含亮商量,以便解答心中疑惑。</br>比如说现在,贾芝便神神秘秘地小声说道,“你说这次大周获胜,这里面究竟有什么猫腻没有?”</br>“猫腻?”张含亮下意识地否定道,“不会吧?军国大事,谁敢造假?而且我听说,松江伯前几日刚送来了一个小太监给忠顺王使唤,据说这个小太监名叫岳乐,乃清国多罗巴彦贝勒最心爱的小儿子。如果大周没有获胜,怎么可能在战场上诛杀女真贝勒,把清国皇室成员捉过来当太监?”</br>“松江伯的战报,当然是没有问题的。”贾芝分析道,“但上次京营指挥韩奇,应邀前往关外支援,带去了数千人马,当时我还出城给他送行来着,可这次大战结束后,他仅带了几名亲兵回来,脸色也很不好看。如果真是大周获胜,他的功劳必然不在小,又何至于耷拉着脑袋,躲在房中闭门谢客?”</br>“你这样一说,倒也有一些道理。可胜就是胜,败就是败,朝廷在这个问题上撒谎做什么?”张含亮睁大着一双美丽的眼睛,略带迷惘地说道。</br>“是啊,在这个问题上撒谎做什么呢?”贾芝也有些迷惑不解道。</br>次日,便是朝廷公祭兵部堂官兼蓟辽总督王自如大人,表彰其为国尽忠,绝食而死。</br>为了郑重其事,德正帝下令辍朝三日,赐祭十六坛,并在?正阳门西侧为王自如建立专祠。</br>德正帝还特意向众人解释道,“松山之战失利后,王自如想必早就以身许国。为了感恩他这份民族气节,朕特地写了一份祭文,以示悼念!”</br>祭文内容如下,“维大周德正十九年三月,皇帝遣官致祭于故兵部堂官、都察院左都御史、太子太保、蓟辽总督王自如之灵前而告以文日:呜呼!劫际红羊,祸深黄龙。安内攘外,端赖重臣。昊天不吊,折我股肱。朕以薄德,罹此蹇剥,临轩洒涕,痛何如之!……”</br>这份祭文由礼部堂官钱敬文当众诵读。钱敬文的文化功底很好,抑扬顿挫,十分富有感染力。</br>钱敬文自己也非常得意,能代替德正帝宣读祭文,这说明他本人简在帝心,深受皇帝信任。</br>钱敬文心想,你们这些人打死打活有个毛用,以前的九省都检点王子腾已经死了,蓟辽总督王自如也死了,都不如他钱敬文躲在北平城中,安全无虞,渐获信任,以后飞黄腾达也不在话下。</br>如果说以前,钱敬文对于入阁辅政不敢奢望的话,这几日他替皇上操办公祭一事,让他大出风头,对于自己在朝堂之上更进一步,也有了更多的信心。</br>这个时候,经常在德正帝身边服侍的夏守忠太监,脸色难堪地走到皇帝身边,对着德正帝耳边小声说了几句。</br>德正帝的脸色由黄变白,他突然“哇”地一声,吐出了一口鲜血。</br>“皇上——”夏守忠太监悲呼道。</br>其他许多王公大臣,看到今上身体不便,都连声呼叫道,“太医,太医,快传太医。”</br>钱敬文也停下了诵读,他呆呆地站立在高高的祭台上,手足无措,不知道接下来如何是好。</br>德正帝却制止众人道,“放心,我还死不了,让钱大人先把祭文读完吧。”</br>钱敬文便继续宣读祭文,但此刻,他再也没有了先前的自傲心理,反而还担心德正帝会不会迁怒于他。</br>以至于钱敬文对于死者王自如这厮也深感厌烦起来,都是王自如擅开边衅,挑起国运之战,要不然大周朝的局势,又何至于沦落到如此境地?</br>他一边想着,一边毫无表情地读完手中祭文最后一段话,“呜呼!卿虽死矣,死而不朽。死事重于泰山,豪气化为长虹;享俎豆于百世,传今名于万年。魂其归来,尚飨!”</br>公祭仪式结束后,德正帝在诸多王公大臣的护送下,迅速返回宫中调治身体。而另外一个小道消息,也开始在北平城中广泛流传。</br>许多人都说,德正帝之所以气得当场吐血,是因为王自如这厮没死,他已经向清国投降了。</br>想着德正帝刚赐给了王自如一个“文忠”的嗜好,还追封他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兼太子太保,可谓极尽哀荣,结果转眼之间,王自如却没死,反而还投靠了清国黄太吉,难怪德正帝会气成这个样子。</br>现在王自如的谥号已经公示了,对他的褒奖和追封也张榜公布了,木已成舟,德正帝除了捏着鼻子自认倒霉,还能怎么办呢?还能立即改过来不成?</br>德正帝只能当作王自如已经死了,他哪怕还活着,对于大周朝廷而言,也等于是一个死人。</br>原本,对王自如进行公祭之后,德正帝还要亲自主持王自如专祠的落成仪式,还要亲自来到王自如家中,对其家人进行慰问。</br>可眼下,德正帝哪里还有这种信心,要不是担心北平城中的老百姓议论纷纷,德正帝早就下令刑部将王自如全家人投入监狱,再将他们全部凌迟处死,方能发泄心中怨气。</br>德正帝目前还只能让五城兵马司的衙役,打着保护忠臣遗属的名义,将王自如全家人软禁起来,须得等到风波平息之后,再偷偷地给这些人治罪也不迟。</br>“皇上,您都已经一天没吃没喝了,也应该用膳了。”夏守忠小心翼翼地劝说道。</br>“朕不饿,也不渴。”德正帝生气地说道。</br>他问夏守忠道,“董贵妃已经被押送到冷宫去了吗?”</br>夏守忠斟酌着说道,“已经被押送过去了,奴才亲自盯着这件事,岂能有误?不过董贵妃的心情有些不太好,她又哭又闹,扬言要见皇上,我想着皇上您现在龙体欠安,便没有同意董贵妃的请求。”</br>“她还有脸见朕?”德正帝气愤地说道,“要不是她董贵妃巧舌如簧,我怎么会将王自如这厮看在眼里?短短几年时间,就让他从兵部司官的位子上,升迁为蓟辽总督,主持大周边防?董贵妃举荐失察,我没有立即砍下她的脑袋,已经是看在往日情分上了。要是她再敢哭闹,你便对她动用鞭刑,打死了拉倒。”</br>夏守忠太监心想,有皇上您这句话,奴才就好办事多了。总得拿捏董贵妃几次,将她历年来所积攒下来的那些金银首饰、珍贵玉石之类巧取豪夺过来,才好送她老人家上路。</br>德正帝又哀叹道,“王自如家中老小数十口人,都被安置在北平城中作为人质,我实在搞不懂,他难道不知道,一旦他向敌人投降,他全家人都要被满门抄斩吗?”</br>夏守忠太监道,“我早就觉得王自如这厮不是一个好人。他既然无情无义,辜负圣恩,如此心肠歹毒之辈,又如何会将其家人安危放在眼里?”</br>“你早就知道他王自如不是一个好人?”德正帝生气道,“那你为何不早说?”</br>夏守忠赔笑道,“大周祖制,太监不得干政,奴才又怎敢胡言乱语?”他心里想的却是,王自如当初提出五年平辽之策,忠顺亲王认为这不可能,还遭到了您的一顿呵斥,我又如何敢在王自如锋芒正盛的时候,给他上眼药?</br>王自如死而复生、继而叛降一事,虽然让德正帝感到十分被动,但钱敬文所提出的丧事喜办的思路,德正帝还是要继续推行下去的。</br>接下来几天,德正帝命令顺天府衙组织人手,将松江伯周进送到兵部计功的那些女真人头垒起一座京观,供全城老百姓观看,以便提振大周百姓的抗清信心。</br>忠顺亲王陈西宁也带着新收用的那名小太监岳乐,满城招摇而过,意在向大家表明,大周连女真贝勒的小儿子都能生擒过来,自然是打了胜仗了的。</br>只是苦了岳乐这厮,动不动就被人殴打,或者被扔树叶、土块,让他周边总是充满了快乐的空气。</br>忠顺王对此却从不干涉,让他满腹委屈,欲哭无泪。</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