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8章 空白地带
    “后来呢,后来怎么样了?”陈海急切地问道。

    “警察处理完现场后,他们就带走了两家人,所以我们也不知道后续的处理情况。不过,小女孩的骨灰最后还是由她的养父母领走了,至于他们最后如何处理,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我想,以那几个人的恶劣本性,恐怕小女孩最后还是被配了冥婚吧。\" 宋杨咬牙切齿地说道,他的声音透露出深深的沮丧和无力。

    陈海简直不敢相信,到了现在这个年代,居然还有这样骇人听闻的事情发生。小女孩活着的时候,就因为父母和养父母的不负责任,让小女孩饱尝世态炎凉。没想到即便是死了之后,依旧无法得到自己渴望的自由,尸体还是被养父母拿来作为为自己牟利的工具。虽然陈海并不相信所谓的鬼神之说,可是依旧会为小女孩儿的悲惨遭遇抱不平。

    虽然养父母和亲生父母所做的一切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从道义上讲,他们应该受到严厉谴责,然而在现实的法律层面上,制裁他们却面临着相当大的困难。在我们国家,尸体的最终处置权还是掌握在死者家属手中。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时候,离世之人在生前签订的遗体捐赠协议,在实施时仍需要经过家属的同意。如果家属不同意,即使逝者在世时已经签署过协议,协议仍然无效。

    像小女孩遇到的这种情况,在双方家属自愿的情况下,将两人的遗体或骨灰合葬,外人很难去干预这样的行为,也很难提供帮助。

    再者冥婚这种事情,虽然在主流层面上见不得光,但是想必在某些依旧保留了这一陋习的部分地方,人们的思想里想必也并不认为这是一件错事,反而觉得这样的行为是在积阴德,说不定反倒会觉得为死者尽了最后一份心而心怀安慰。旁边的人没有拍手称赞就不错了,更不可能会对这一情况指指点点,遑论形成一种谴责的舆论了。

    陈海后面也查询了相关的资料。虽然新闻中也出现过某些处罚冥婚的判例,但是这一般都是基于他们存在偷盗尸体这样恶劣的情况,像小女孩儿这样,双方亲属你情我愿的情况,是很难从法律层面上给予惩处的。像陈海这样的外人,除了扼腕叹息一番,也做不了什么。

    如果想要真的从法律上给几人一些处罚,只能是另辟蹊径,看看能不能从非法收养,遗弃这方面下手。但是恐怕也比较难,毕竟养父母在发现怀孕之前,还是尽心尽力地对小女孩儿好的,没有出现过虐待之类的情况。直到小女孩儿自杀的时候,养父母还是有供他吃穿的,也没有真的把她赶出家门,构不成遗弃罪的必要条件。非法收养即便罪名成立,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也就是一点微不足道的罚金而已。

    陈海越想越生气:“一想到这帮人拿着卖小女孩儿的钱在外面逍遥,真是感觉心里有块儿大石头压着,气得直叫人喘不上来气。”

    “对啊,所以我才说,在殡仪馆,可怕的不是逝者,而是那些活生生,披着人皮的人。”宋杨有感而发。

    陈海叹了口气说:“其实这样类似的事情,在医院里我们也碰到过不少。就比如我们医院的IcU,有一个老人,之前是政府单位的高干。退休之后就医有国家医保,并且每个月有大把的退休金。听我们之前的大夫讲,患者是因为脑出血送来的医院,同时还伴随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送来的时候人就已经没有什么抢救的希望了,即便是用尽一切手段抢救,人也是醒不过来的,只能待在IcU里上着机器维持,一旦机器撤了,最终的结果还是个死。我们能做的最多也就是维持生命体征。说白了,人虽然还活着,但是其实跟死已经没什么两样了。”

    “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一般会跟家属谈放弃抢救。因为抢救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有创的操作,这些操作其实是非常痛苦的,并且如果病人长期不动,还可能诱发褥疮,血栓等一系列问题。哪怕抛开这些东西不谈,就说那么多管子插在身上,一般家属哪怕只是看一眼都不忍心家人受这份罪,直接就放弃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病人可以说是毫无尊严的。而且一旦进了IcU,家属是没有办法探视的,即便是家人希望多留一阵子也是没有意义的。”

    “一般人听到我们这么说,通常就选择放弃了。可是这家人很奇怪,不管我们怎么说,他们都是要求我们尽全力抢救。刚开始我们还以为家属是为了奇迹,愿意去赌那一份微乎其微的希望。后来我们才知道,其实是因为老人有医保,看病都是国家掏钱,所以家人根本无所谓抢救的费用。更重要的是,老人每个月有一大笔的退休金,只要老人没去世,家属就可以拿到这笔钱。所以家属一开始的想法就不是奔着救人去赌,而是想要医院维持住老人的生命。只要医院不下死亡通知,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我们没办法,只要家属坚持,不管怎么样,我们依旧要尽全力去救治。最后人虽然没有当场死亡,可是不出我们所料,病人的生命体征完全只能靠机器维持着,送进IcU就没有一点好转的迹象,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只是在减缓他死亡的速度罢了,而且因为长时间的昏迷,病人说白了都已经不成人样了。那帮家人,也再没出现在医院。我想,如果只要病人没有死亡,只要他们还能按时拿到病人的退休金,他们是不会上医院来询问情况的。”

    宋杨感慨道:“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义,还不如死了一了百了,起码还能有个体面。”

    陈海表示认同:“如果真的有得选的话,我想大部分人都不会让自己生命的最后时间被这样对待的。可惜,还是那个问题,病人的治疗选择,最终还是要落在家属身上的,他们不同意,我们也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