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94章 长安方面的防御纵深
    一听说叛军要攻城,这些人又害怕起来。

    张巡却镇定自若地带着人前往城头。

    宇文宽瞄了一眼下方,立刻来了精神,他兴奋地问道:“张巡,我们手中有多少兵马?”

    张巡说道:“有一万三千兵马。”

    宇文宽立刻说道:“对方看起来好像并无多少人马,我们出城吧。”

    “宇文刺史,您还是回去喝酒吧。”

    “对方现在兵力比我们少啊!”

    “你怎知对方没有伏兵,即便没有伏兵,我军之前并未上过战场,正面应战,决然不是对手,现在我们城池坚固,城内粮食充足,何必自乱阵脚,待叛军攻城,我军守城,消磨叛军锐气,等叛军知难而退,我军壮了气势后,便派人去通告其他郡,其他郡必然愿意响应我们。”

    张巡一番话立刻让宇文宽有些措手不及,好像显得自己有点蠢的样子?

    当然,宇文宽性子疏狂,喜欢喝酒,也没往心里去。

    既然张巡这么能干,那就全交给他算了。

    “那我回去喝酒去了,这里就交给你了。”

    宇文宽走后不久,叛军就开始攻城。

    先是锣鼓声震天动地,随后开始攻城。

    张通晤兴致勃勃,虽说给他的不算边军精锐,但这些人也常年参与对契丹和奚族的战争,比起内地这些从来没有见过战场的人,不知要强了多少倍。

    先是云梯,这云梯倒不复杂,简易版,就是单纯的梯子。

    随后还准备了一些投石机。

    打先锋的数百人是张通晤挑出来的最勇敢的一支。

    按照张通晤的设想,一炷香的时间,就能登上城楼。

    只要登上城楼,杀出一个突破口,后续的士兵便可以源源不断。

    但局势很快就出乎张通晤的预料,他的先锋没有登上城楼,有一半死在了城楼下。

    更可怕的是,别说登上城楼,云梯连城垛都够不上。

    大唐的一般城池高大约也就在五米左右,云梯的高度肯定也按照这个来设计的。

    但自从李倓派了一支工匠过来,开始大规模地烧砖,先是把城墙增高了两米,随后开始修建砖结构的外城。

    还修建了不少塔楼和瓮城。

    清河县城不是什么军事重镇,它以前的规模和大唐其他的城一样,主要也就防止流民和盗贼。

    但现在却按照军事堡垒的形式在重新改造。

    不仅仅防备在加强,在原有的大量粮食的情况下,又增加囤积了更多的粮食。

    足够城中人吃上整整一年时间了。

    张通晤开局就遇到了钉子,他敏锐地察觉到清河县和其他县不一样。

    于是他一边派人去周边抓壮丁,一边命人重新修建云梯。

    当然,张通晤并没有把这件事立刻上报给还没有走远的安庆绪。

    毕竟这事不太光彩,如果马上上报,安庆绪肯定会一怒之下换人。

    如此好的机会,张通晤不想就这样丢掉。

    他并不知道,他的这个举动,会让安禄山在之后付出惨痛的代价。

    三月初四,长安。

    长安城依旧如同往常一样,虽然人们听说安禄山谋反,心中有些慌,可是毕竟安禄山在距离长安数千里之外。

    大多数民众还是认为安禄山不可能打到长安来的。

    当今圣人英明神武,大唐军队所向披靡,还怕一个胡人不成?

    此时的李隆基,有些慌乱的心也微微回过神来,他也相信杨国忠的说法,这一次的叛乱,很快就会被平息。

    所以他并没有做全力的动员。

    他做了两个决定:

    一是派特使毕思琛到东京洛阳。

    二是金吾将军程千里到河东。

    两个人分别募兵几万,以抵抗叛军。

    这是李隆基在安史之乱以来做的第一个错误的决定。

    毕思琛是个突厥人,从小接受的是突厥教育,没有忠君爱国的理念,而且家人不在长安,而是在西域。

    李隆基居然派他去洛阳!

    程千里是正儿八经的汉人,思想纯正,而且是一员虎将,靠自己的军功一路做到安西副都护,还曾经消灭过反叛的突厥势力。

    他却被派到了河东。

    主次完全被李隆基颠倒了。

    又过了三天,大概是三月初七,前方的情况雪花片送到长安。

    李隆基得知安禄山已经在数天前就抵达清河郡,他立刻紧张起来。

    清河郡是北库,有大量的物资,而且清河郡南面百里就是魏郡,河北道的治所。

    李隆基郁闷地问道:“难道河北没有一个人反抗安禄山吗?”

    宰相们却无法回答他这个问题。

    李隆基顿时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他开始下一步的措施。

    三月初八,李隆基再下了三道命令:

    一、斩杀了安禄山的大儿子安庆宗。

    二、下令将朔方节度使安思顺调回长安做户部尚书,防止安思顺与安禄山勾结。

    三、任命卫尉张介然为第一任河南节度使,立刻赶往陈留招募兵马。

    陈留县属汴州,是汴河漕运的重要节点。

    后来宋朝的京畿路转运使就设置在陈留。

    李隆基让张介然去陈留,无非就是想保汴州,与李倓的思路一模一样。

    汴州不能丢,汴州丢了下一步就是洛阳了。

    到这个时候,李隆基依然还认为按照这样的部署,可以挡住安禄山。

    在三月初九的这一天,朔方,一个中年人接到了朝廷的紧急命令。

    任命了这个人为封卫尉卿、单于安北副大都护、灵武郡太守,兼摄御史中丞,权充朔方节度副大使,率朔方军东讨安禄山。

    这个人叫郭子仪。

    正史上的郭子仪是天宝十四载末接到了命令,当时郭子仪正在老家守孝,被朝廷夺情调用。

    但这时候的郭子仪还在朔方任职。

    这一年的郭子仪已经54岁,比王忠嗣还要大8岁,但郭子仪在此前的大唐军中只能算第二阵列,远远够不上第一阵列名将。

    现在,他的时代来了。

    这是李隆基的又一步棋。

    从大局来看,这步棋布得很合理。

    但整个局面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所有人的预料,此时的局面,也并非郭子仪能稳定。

    到了三月初九的中午,在南薰殿小憩之后的李隆基,见了原本在十天前就述职结束,该离开长安的高仙芝。

    天宝九载,高仙芝击破了石国及突骑施。

    天宝十载正月,高仙芝将从西域俘虏过来的几位国王献给了李隆基,并在长安待到二月底,详细陈述了今年的计划。

    高仙芝尚未离去,便传来安禄山叛乱的消息。

    李隆基便暂时让高仙芝多留了几日。

    “先不要回安西,朕想让你去陕郡驻守,给你五万兵马,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