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蒙着一层阴影。
尽管是清晨,可朝阳在升起之前仍旧被阴鸷的空所遮蔽。
一如被团团围困的两千南陈军,几乎看不到希望。
“整阵推进,缓步近敌三十!”
“战锋队!起立披甲!”
一道道军令在四个方向的唐军军阵中不断传递着,校尉们背负认旗不断奔走在自己麾下士卒结成的方阵中,好让士卒能够看清他们的位置。
军阵前方的士卒听着号令不断推进,战锋队所属的甲士们也从军阵末尾起身披甲。
“盾墙!”
随着四面的唐军军阵推进,位于第一列的旁牌手立刻将宽大的旁牌竖起,在阵前形成了一面层层叠叠看不出缝隙的盾墙。
陆昭明与张破军随军阵缓缓推进,三十步后,巢车上的了望兵高声喊道:“我军距敌百三十步!”
“弓弩手!卸下披膊,向前十步!标定箭准备!”
唐军军阵向南陈军圆阵挤压三十步后停下,四面八方的铜钲声响起,位于阵中的弓弩手立刻卸下披膊,抄起弓弩来到旁牌手身后,将尾羽涂色的标定箭抽出。
“挽弓!”
“射!”
“杀!”
标定箭伴随着短促低沉的唱杀声迅速升入空,而后迅速在南陈军圆阵前形成了几道不规则的线,与南陈军射出的标定箭彼此交错。
史义的表情随着双方距离的接近开始愈发凝重起来。
唐军弩手的一轮标定箭有不少已经钉在了盾墙上,这就明唐军距离他们至多不会超过一百六十步,甚至更近。
唐军弩机距离远,弩矢威力大这件事情,南陈军中无人不知。
“传令,收缩圆阵,防备唐军箭雨。”
“举牌!”
圆阵最外围传来一阵阵各级将校的呼喝声,圆阵的盾墙在号令声中再次压缩了几分,变得更加密集。
史义的军令下达没有多久,唐军阵中就再度传来一阵唱杀声。
一轮弩矢从四个方向同时升起,而后划过一道弧线落进了圆阵之郑
早已经做好准备的南陈军高举旁牌遮蔽着头顶,一些刀牌手也用手中团牌在圆阵中结成一个个的方阵,协助枪槊手格挡从上落下的箭雨。
一百三十步射来的弩矢对于防备严密的南陈军并没有构成多少杀伤,这一点陆昭明很清楚。
但是陆昭明本意也并非是要用弓弩压垮这些被包围尚能保持阵形严整的南陈军精锐。
要打垮这样的精锐,还是要用最直接的短兵相接来分出胜负。
“弩手压制,军阵再近敌三十步!”
陆昭明大声对鼓号手与旗手吼道。
令旗在铜钲的声音中挥舞,已经停止前进的唐军军阵再度开始逼近。
唐军弩机的射程让南陈军的弓弩手失去了反制的机会,只能躲在旁牌之后忍受连绵不绝的箭雨。
而唐军的四个军阵则从容不迫地不断压迫上来,甚至有空闲调整稍稍松散的队尾。
随着唐军弓手抵近到可以齐射的距离,近千弓手也加入到了压制南陈军的行粒
南陈军头顶的箭雨又密集了几分。
每一轮箭雨中间的间隔也缩短了近一倍。
史义蹲在亲兵构成的盾阵下方静静地听着唐军的鼓号声,一只手不断在刀鞘上敲打着。
身旁,一名幢主不断劝史义强行派弓弩手射住阵脚,他却只当没有听见,仍旧在等待着什么。
直到唐军的第三通钲鼓声响起时,史义抬头对那名还在劝派出弓弩手的幢主道:“唐军压上了最少百步,现在命弓弩手起身,不要理会唐军弓弩手,全力射杀想要接战的唐军!”
史义下令弓弩手起身的同时,陆昭明麾下早已经整备完毕的一千两百战锋队已经在旁牌手后方等待。
战锋队披甲执锐,静静地站在原地,队尾一名校尉正死死盯着军阵中央的令旗。
陆昭明眯着眼盯着南陈军近在咫尺的圆阵,猛地抬手大声喝道:“战锋队,接战!”
军令传达后,几名塘马从军阵两翼飞驰而出,一边高速奔跑,一边不断挥舞着一面红色令旗向南北两面以及西面的己方军阵传达军令,同时一阵钲鼓声也从陆昭明的本阵开始响起,渐渐与其余三个方向的军阵连成一片。
“打开盾墙!战锋队近敌三十接战!”
看到出击的令旗挥舞,战锋队队尾的将校立刻起身从侧面向前奔跑,并不断高声呼喊,背负在他们身后的认旗随着他们奔跑不断摆动,原本死寂的战锋队队列中突然爆发出一阵整齐地呼喝声。
“杀!”
唐军盾墙打开,四支战锋队分别从四个方向同时向南陈军压了上去。
足足四个团一千二百人组成的战锋队在人数上已经完全压过南陈军可以接战的人数。
唐军战锋队刚一出阵,南陈军圆阵之中的一个个的盾阵就纷纷散开,数百南陈军弓弩手在密集的箭雨中猛地起身。
唐军弓弩手此时已经连续射出了五六轮箭雨,齐射的速度已经肉眼可见的变慢,南陈军弓弩手只挨了一轮箭雨就迅速朝着唐军战锋队还射了一轮。
箭矢弩矢在不到四十步的距离上几乎完全覆盖了从北面压上的唐军战锋队。
战锋队身上穿着铁甲,又有护颈盆领铁面,四百多南陈军弓弩手的一轮齐射仅有其中的一百多弩手对战锋队造成了不的伤亡,其余的箭矢大多都被嵌在了甲叶之间,或只是造成了一些不值一提的轻伤。
可就算如此,唐军战锋队的进攻队列还是被打得有些散乱,接敌的速度也进一步放缓了下来。
南陈军弓弩手现在才开始还射让陆昭明有些惊讶,他连忙下令弓弩手压制,可南陈军在极短的时间内已经连续抛射出两轮箭雨,将南北两侧的战锋队队形扰乱。
南陈军弓弩手在对着南北两侧唐军战锋队射出第三轮箭雨后,人数上处于极大劣势的他们也被及时反应过来的唐军弓弩手重新压了回去。
此时己方战锋队已经距离南陈军圆阵不足二十步,弓弩手碍于同袍的位置,已经无法再构成有效的压制。
而本应同时接敌的战锋队也因为南北两侧的滞后变成了一前一后分别接担
随着距离拉近,由缓到急的战锋队也开始发起了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