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章 唐四公子大才
    我曹!

    他是黄观?

    黄观就长这逼样?

    方静之有点懵逼。

    黄观在大明历史上,可谓是鼎鼎大名。

    虽然不如后世挽大厦于将倾的于少保,但也是大明少有的忠臣。

    而且是暇丝很少的那种。

    洪武二十三年,黄观以贡生入太学,同年八月,在南京应乡试,中解元。次年应会试,中会元,是年,参加由明太祖朱元璋亲发策问的殿试,又中状元。

    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这个头顶青春美丽疙瘩豆的家伙,会在未来解锁超高难度的三元六首成就。

    当然,牛逼的人自然有牛逼之处。

    黄观的牛逼,也不仅仅只是三元六首。

    建文元年,黄观人右侍中,掌管玉玺,与方孝孺,齐泰等人同为建文帝亲信重用。

    建文四年,朱老四终于开始了他人生高潮的起点。

    而黄观则是立马就写了一封声讨老四叛逆的檄文。

    骂的那叫一个难听。

    老四听完,那是连干了四碗白米饭,这才止住了心中的怒气。

    之后黄观就到长江上游各地调兵遣将,准备与老四决一死战。

    可惜结果功亏一篑。

    没等他跟老四拼个你死我活,李景隆就把南京城门打开了!

    老四进驻南京以后,对黄观可谓是恨之入骨,随即下令通缉黄观。

    以老四的城府,以黄观的才学。

    可以说,只要黄观选择投降。

    老四必然会恩怨一笔勾销,并且为黄观重用。

    可这位黄状元在看到建文朝大势已去,无力回天,自己的妻妾儿女均已死节以后,愣是投江自尽了。

    可以说,这黄观的一家子,都是暴脾气建文忠臣。

    可以说,黄观的这一生,在大明的历史上,可谓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个家伙,一看就很适合作为方门走狗啊!

    方静之打量着黄观,那是越看越喜欢啊!

    可这眼神,看的黄观却是越来越害怕。

    这少爷的眼神怪怪的,总给人一种头皮发麻,屁股抽搐的感觉。

    黄观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哆嗦,随后紧了紧身上的衣裳。

    警惕的看着方静之。

    “这位少爷,待如何?”黄观问道。

    “还有家人嘛?”方静之答非所问。

    黄观皱了皱眉头,刚想说话,方静之却冷不丁的蹦出一句:“君子当诚!”

    这尼玛,这是不信任自己的人品啊!

    黄观老老实实的说道:“家中父母早亡,孤身一人!”

    “喜欢看书?”方静之笑了笑,将黄观手里的书抽了出来。

    竟然是春秋战国时期管仲所着的管子。

    方静之随意的翻阅了几页。

    “圣人之所以为圣人者,善分民也。”

    “圣人不能分民,则犹百姓也。”

    “与己不足,安得名圣?”

    “这是什么意思?”

    黄观侃侃而谈:“这句话的意思是,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就是因为他们善于把利分给百姓,如果圣人不擅长把利分给百姓,那他就跟百姓别无二致了,自己都贪婪而不满足,又怎么能算是圣人呢!”

    “是古有事则用,无事则归之于民,唯圣人为善托业于民,民之生也,辟则惠,闭则类,上为一,下唯二!”

    “所以,国有事则从百姓那里征收财务,无事便藏富于民。”

    “只有圣人才会善于把事业寄托在百姓身上,百姓的本性,是越开道便越通达,越约束越善良,上行下效,给百姓做出好的榜样,百姓自然会学习模仿!”

    方静之啧啧两声,几把的,懂得真多。

    抬头凝视黄观,方静之龇牙道:“本少爷让你讲这么多了,你在跟本少爷显摆你的学识,讽刺本少爷的不学无术嘛!”

    黄观有点尴尬,不是你问我的嘛!

    你自己没有说完,我给你补充上去还是我的错了。

    “少爷说的是!”

    方静之瞪眼:“你说本少爷不学无术!”

    黄观被难为的都要哭了,连忙拱手致歉:“没没,没有,我说少爷说得对,学生当戒骄戒躁,少爷说什么就是什么!”

    方静之这才满意,继续说道:“嗯,你书背的不错啊,看来跟本少爷一样,已经得了其中三味。!”

    黄观嘴角抽了抽,你刚刚还说自己不学无术的。

    不过。

    黄观兴奋道:“少爷,您也觉得书中讲的对,应该让利于民?”

    方静之轻轻地拍打着手里的书本,沉吟说道:“嗯,圣人怎么可能说错,说的自然是对的,可以后这样的话,就不要在本少爷面前说了!”

    黄观有些不解的看着方静之:“少爷,这是为何,圣人之言,当日日品读才是啊!”

    方静之龇牙,作为正儿八经的南方孔氏二号人物,他是个坚定的圣人拥护者。

    可让他说圣人的道理全是对的,那他还真不能昧着良心说这话。

    圣人让我把利益让给百姓,当我是个一无所有刁民的时候,那自然是没问题的。

    就像自己上辈子,别说是让了,换一下人生都没问题啊!

    可谁让现在是在大明呢!

    本少爷是真的有一辆小轿车啊!

    不能骑在老百姓的头上作威作福,抢他们的粮食睡他们的闺女。

    那自己这穿越不是白穿越了。

    方静之不想跟黄观讨论这个问题,将手里的书本重新塞回他的手里。

    “本少爷作为南方孔氏当家人,孔善祥大儒的小师弟,圣人的道理早已经在心里,又何必日日品读。”

    “圣人曾经云过,过犹不及,就是这个道理!”

    “你这小学生,圣人的道理,岂是你能全听得明白的。”

    孔善祥大儒的小师弟???

    黄观望着眼前的少年郎一脸的惊悚。

    这个名头可不小啊!

    孔善祥大儒,那可是读书人们的老祖宗,谁见了不喊一声先生。

    做他的弟子就已经祖坟冒了青烟了。

    更别说能做他的小师弟了。

    至于眼前的方少爷是不是冒充,黄观是从没想过的。

    孔氏先祖关门弟子这个名头,那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冒充的。

    一但被人告发,别说是朝廷了,就是天下的读书人都能喷死你。

    不理会已经陷入呆滞状态的黄观。

    毕竟今天不是来跟这家伙讨论圣人之学的。

    方静之缓缓开口:“唐四公子的话本,你看过多少啊!”

    黄观回过神来,听着方静之的话,面露难色。

    他是个正经的读书人,有着远大的理想,可不是那些言情话本的受众。

    只有那些闲着没吊事的纨绔跟那些向往爱情的小姐才是这些话本的忠实爱好者。

    这些话本,在黄观看来,就一个评价。

    伤风败俗。

    可面对铺子主人的方静之,黄观那是半点不能讲。

    万一不让自己在这里看书了咋整。

    黄观沉声说道:“回这位少爷,倒是看过几本。”

    方静之道:“看过哪本啊!”

    黄观不说话了,他哪看过啊,他对这玩意,想来嗤之以鼻的好吧!

    好在读书人的脑子向来比较灵活。

    在铺子里久了,难免听到那些小姐姐们的闲聊。

    黄观说道:“看过一本负心读书人跟花魁娘子的话本。”

    方静之点头,瞬间就知道那一本了。

    水太凉与头太痒的故事呗。

    “有什么心得嘛!”方静之问道。

    黄观更加懵逼了。

    这尼玛,这玩意还要有心得,你不是跟我开玩笑吧!

    这个问题,他是真的回答不了了。

    一时间,空气都变得有些安静。

    方静之看着黄观,那是连连的摇头。

    “一看你就是读书不精啊!”

    “以为是话本,就一笑置之了。”

    “殊不知,话本里面,同样存在着圣人道理。”

    “还请先生教我!”

    见方静之说的认真,黄观虽然心中疑惑,但还是恭恭敬敬行了一礼。

    圣人云,不耻下问,达者为师。

    虽然瞧不起话本这样的东西,但若是其中有道理,黄观不吝啬回头好好看一下。

    方静之叹了一口气,语气有些低沉的开口。

    “世人皆言,情字难解。”

    “世间文字八万个,唯有情字最伤人!”

    “藏书更是千千万,却无一人告诉我们,什么是情,什么又是爱。”

    “可唐四公子不同!”

    方静之挺直了腰杆,伸手一指书柜上的言情画本。

    “唐四公子的书里,就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情,什么是爱。”

    “更告诉了我们,如何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所爱之人。”

    “世间情爱。最大莫过于亲情与爱情!”

    “纵观世间书籍,写亲情的数不胜数,处处都在教导为人当孝。”

    “可有一本告诉我们,什么叫做爱情吗!”

    “而唐四公子的书,就告诉了我们,什么才叫做爱情。”

    爱情?

    黄观面露难色。

    他从来没想过这个事情。

    从读书开始,先生就教导。

    好好读书,好好学习书里圣人的道理。

    到了长大以后,考据功名,报效国家。

    可爱情是什么?

    自己暗恋桂花娘子。

    这算不算爱情。

    黄观面露难色,抬头看向方静之。

    却发现方静之也正在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你懂爱情吗?”

    黄观摇摇头。

    “那你喜欢她吗?”

    黄观知道,她是指的桂花娘子。

    黄观十分认真的点点头。

    “唐四公子的书里写了,这就是爱情。”

    “可我怕她不喜欢我年纪小,且一无是处。”

    “你没问过,又如何知晓她不喜欢。”

    “所以,你是支持我喜欢她的对嘛?”黄观的眼中露出期许的神色。

    方静之点点头,道:“唐四公子说了,只要有了爱情,年龄不是差距,只要有了爱情,财富也不是距离,只要有了爱情!”

    黄观面露思索之色,喃喃道:“只要有了爱情!”

    果真是不逊色圣人大道的爱情之道。

    唐四公子,大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