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7章 来了
    崇祯皇帝忍不住抬起头说道:“在家里面饮宴?”

    轻轻点了点头,王承恩笑着说道:“他们在院子里面生了火,烤了一只羊。让下面的人准备了很多酒菜,在院子里面又喝又吃的。”

    “他们倒是快活。”崇祯皇帝感慨的说了一句。

    “边关苦寒,有钱也没地方买东西,”王承恩低着头说道,“进了京城见识了繁华自然,要好好的享受一番。”

    崇祯皇帝点头说道:“李刚给你钱了?”

    “圣明不过皇上,”王承恩低下头说道,“他送了老奴的干儿子王平白银五千两,送给了老奴白银两万,老奴已经让人登记入库了。”

    崇祯皇帝苦笑着说道:“朕这个皇帝做的,还要拿你们的钱。”

    “皇上千万别这么说,”王承恩连忙说道,“皇上奉行节俭,不忍心加重百姓的负担,宁肯苦了自己。您是圣明的皇帝,能伺候皇上,是我们这些做奴婢的福分。”

    “行了,别说这样的话了,”崇祯皇帝摆了摆手说道,“李刚的钱是哪儿来的?”

    “老奴倒是听王平说了,”王承恩低着头说道,“李刚到了新军所之后,收留百姓,开垦了田地,将新军所建的很好,所以吸引了不少的商人。”

    “商人去了之后,李刚给他们立了规矩,只要在新军所做生意就要交钱。按照大明朝的规矩,三十税一,无论谁去都必须要交。”

    实际上根本不是三十税一,三十税一只是表面上。

    私底下李刚还会派老钱头收商人的钱,这笔收入虽然不大,但应付日常的开销也足够了。甚至用来给官员们送礼,也都足够了。

    崇祯皇帝叹了一口气说道:“他能收上来钱,朕为什么就收不上来?你说朕也收商税好不好?”

    王承恩低着头,没有开口说话。

    崇祯皇帝苦笑的摇了摇头说道:“算了。”

    大明朝的赋税是怎么回事,崇祯皇帝心里面有数。不用翻看鱼鳞册,就知道张居正当年清点的田地,到现在一半都没剩下。

    万历年间还能收点矿税和盐税,随着万历皇帝斗争失败,废除了矿税和盐税,皇上连这一部分收入都没有了。

    商税就更不用提了,根本就收不上来。

    田地的税随着他们瞒报,也在逐年的减少。加上土地吞并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能够纳税的土地也越来越少了。

    收入锐减,皇上的日子自然就不好过了。

    免税是给文官和读书人的,收税的人也是文官和读书人,自己收自己的税,想想就知道结果是什么样的了。

    万历皇帝派出太监去收矿税和盐税,结果是什么样子,崇祯皇帝很清楚,现在这个时候他又能派谁去收税呢?

    “等国家安稳下来,辽东平定了,叛乱也平定了。”王承恩抬起头说道,“皇上再做一些事情也是来得及。”

    “希望如此吧!”崇祯皇帝点了点头说道。

    接下来的几天,李刚的行程非常的紧凑。皇上一直叫他去皇宫里,除此之外,李刚还要跟着杨嗣昌在京城到处拜访。

    除了勋贵勋戚,还有各种文官衙,忙得不可开交。

    李刚也没觉得奇怪,跟着跑跟着忙。渐渐的李刚闲下来了,日子过了十多天,所有的事情都完成了,李刚甚至都可以在家里待一整天。

    渐渐的所有人都嗅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老钱头从外面走了进来,表情有些迟疑的说道:“大人,杨嗣昌杨大人来了。”

    李刚抬起头说道:“跟我一起去将大人请进来。”

    两个人来到了门口,见到了杨嗣昌,此时的杨嗣昌早没了前几天的从容和淡定。脸上带着一抹愁容,见到李刚之后露出了一抹迟疑的笑容。

    “大人,里面请。”李刚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恭敬的说。

    杨嗣昌点了点头,叹了一口气,迈着步子跟李刚一起走进了屋子。进入大厅之后分宾主落座,茶水也被送了上来。

    老钱头招呼所有人退下,自己也走到了门外,将门关上了。屋子里只留下了杨嗣昌和李刚,他看得出来,杨嗣昌有话要说。

    喝了一口茶水,看着在外面站岗的老钱头,杨嗣昌笑呵呵的说道:“你手下的人都不错啊!”

    “当不得大人夸奖,”李刚笑着说道,“无非就是一些小心思而已,上不得台面。”

    “生存的智慧呀!”杨嗣昌感慨了一句说道,“是不是在京城待的着急了?”

    李刚点了点头,苦笑的说道:“我也不瞒着大人,我实在是待的着急了。新军所还有很多事等着我回去,朝廷这边一直没个上下,我的心里也没底。”

    按照规矩,朝廷应该让李刚走了。

    所有的事情都办完了,该给的赏赐也该下来了,李刚的官位往上升一升,然后把人放回去,现在把人留在京城算怎么回事?

    “关于你的事,朝廷还没个定论。”杨嗣昌有些无奈的说道。

    “出什么事儿了?”李刚抬起头说道,“还请大人直言相告。”

    杨嗣昌叹了一口气说道:“前几天辽东来了奏报,后金那边出动了人马进兵围锦州城,辽东已经向朝廷求援了。”

    李刚脸色一变说道:“因为我的事?”

    “正是如此。”杨嗣昌点了点头,“因为这件事情,朝廷上现在吵的不可开交,也就顾不上你的事情。”

    “吵什么?”李刚皱着眉头说道。

    “有人说应该马上出兵,派人去救援锦州,有人说后金等的就是咱们救援锦州不能派人去,前者骂后者胆怯为战,后者骂前者鲁莽行事。”杨嗣昌一脸无奈地说道。

    李刚抬起头说道:“此事不应该由辽东督师做决定?是战,是守,战要怎么办,守要怎么守,怎么还拿到朝堂上来吵来了?”

    李刚可太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

    事情一旦到了吵闹的阶段,你有你的想法,他有他的想法。很多人自己没想法,但我不会支持你的想法,你提出来的我就反对。

    这么多人在一起鸡同鸭讲,怎么可能找出一个正确的结果来?再说了,战场上战机稍纵即逝,京城距离辽东虽然不远,快马传递消息也很快,但总归是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