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0章 驿站里的罪恶
    过了一会,杨林和青兰去而复返,跟着他们一起过来的还有一个熟人。

    “李禾!李禾”!李禾听声就知道是王少卿!

    李禾掀开帘子,走下马车,诧异道:“王兄,你怎么在这”?

    “年前陪着祖母回乡”。

    “这也不是回京的路”?

    “要去一趟锦州,前几天收到信,我姑母病重,祖母收到信之后特别着急,谁知道走了一半路,马车坏了”。

    “老太太既然在,我去拜见一下才好”。

    李禾走到跟前,就看到光马车就有七辆,还有些仆人护卫,总共加起来得有三十多人,坏了的马车正好是王家老太太的。

    不远处是一位年约五十多岁的老太太,边上站着一个十三岁左右的小女孩,正与老太太说着什么,瞧见王少卿带着李禾过来,立刻停了下来。

    王少卿“祖母,这是我的好友李禾”。

    李禾目不斜视,行了礼:“晚辈李禾,给老太太见礼”。

    “好孩子,之前就听少卿提起过你,不想在这遇见你了,你这是要去哪儿”?

    “晚辈是去锦州参加乡试,正好同路”。

    “如此,正好同行,相互之间也有个照应”。

    又闲聊了了一会,马车才修好,只是时间已经耽搁,虽然没有到落脚点,但是王家是官眷,可以住驿站,李禾也跟着沾了光。

    到了徐州驿,下人就去敲门,过了好一会才有一个三十来岁的男人来开门,看到这么多人后先是惊了一下。

    按理来说,这才过完年没多久,一般情况下路上是不会有人的,怎么着也得十五以后。

    敲门的仆人不悦的说:“怎么这么久才开门”?

    那人目光闪烁:“刚才没听到,这里是驿站,非官不得住”!

    敲门的仆人脸上流露出傲娇的神情:“废话!这是我们兵部尚书王大人的家眷”!

    那人知道拒绝不得,只得硬着头皮说:“那请进”。说完后开了门后,人就往里跑去,也不管人。

    “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驿丞,什么态度”。

    这些事情李禾尽收眼底,这驿站里面定有猫腻,进了驿站后,本就会些功夫的李禾,耳力也不弱,隐隐约约似乎听见了女子的声音。

    李禾给杨林使了个眼色,杨林立刻会意,离开了。

    不知何时那驿丞又冒出来了:“几位左边请”?

    李禾立即开口:“敢问右上房住的是哪位大人,或者家眷”?

    那人结结巴巴的说:“还未来得及打扫,免得脏了贵人的脚”。

    李禾知道这是托词,因为左右上房正好是两个相反的方向,这人是为了不让右上房里面定有古怪!

    李禾故意拖着,又说道:“如今天色已晚,又没有人入住,为何现在还没有打扫,岂不是驿站的伙计失职”?

    那人脸上的汗已经流了出来:“公子说得对,我这就辞退他”。

    “天气这么冷,你怎么还流着汗”。

    “我,我生病了”。

    “在下略懂岐黄之术,正好为你看看”。

    这人已经不仅仅是流汗了,已经开始抖了起来。

    这个时候,杨林也回来了,在李禾耳边耳语几句,李禾的脸色顿时就冷了下来,一股威压之感袭来,还没说什么,那人就已经跪了下来,不停的磕头:“不关我的事,我也是被逼的”!

    护卫已经把王家的家眷保护了起来,李禾给王少卿说:“咱们上去看看吧”。

    王少卿也意识到事情的不对劲,点头同意:“你们守护好老太太和姑娘”!

    三人拔出剑,已经上了楼,推门而入,眼前的这一切简直不堪入目,这些人真是可恶!畜牲不如!

    一个男子衣着凌乱,可见刚才很匆忙,床上躺着一个妙龄女子,浑身赤裸,满身的伤痕;另一个亦是浑身赤裸,蜷缩在角落,嘴里不停地嘟囔着救命!

    四周散落着女子的衣服,一种是棉布的;另一种是锦缎的;房间里还有一些不可言说的器具,李禾立即扔过去了衣服将两人盖住!

    试了躺在床上女子的鼻息和脉搏后,向王少卿摇了摇头,人已经没气了!

    这两位女子其中一位手上有些薄茧,面容清秀;另一位面容白皙,长的很是秀美;屋内有些瓷器碎片和倒了的家具,从现场来看,女子有过反抗,但终究没能逃过魔爪!

    那男子正要往外跑,被李禾一脚踢翻在地,绑了起来!他那一脚踢的很重,此人的肋骨起码骨折了两根。

    男人被李禾三人带了出去:“先让女眷回避,这件事还是要给老太太说一声,老太太有诰命在身,更方便一些”。

    王少卿也明白李禾说得对,匆忙出去了,不一会儿,又回来了,还带着一件女眷的衣服,冲着李禾点点头,意思是已经去报官了。

    “此人在驿站如此嚣张,身份必定不一般,咱们去报官,他们也会敷衍拖着,也只有老太太的诰命身份可以压一压,让他们不得不重视收敛”。

    里面的那个姑娘换完衣服之后,不停的哭泣,李禾正要为她把脉,那姑娘突然间吓得后退,他只得安抚:“姑娘莫怕,我会医术,为你把一下脉”。

    把完脉的李禾说道:“少卿,你让下人把老太太的安神汤,为这位姑娘熬些来,再让婆子把这药为她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