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4章 记个账都这么文雅的吗?
    初春的夜晚还是有些冷,李禾裸着上身,一个人在屋子里锻炼,汗水顺着下颚、胳膊流了下来。

    来到古代他最骄傲的就是自己的八块腹肌,就是这种脱衣有肉,穿衣显瘦的身材,这可不是肥肉啊!

    才几天没练,就感觉没有以前明显了。看来还是得坚持,真是三天不练自己知道,一月不练旁人知道。

    练了一个时辰的李禾,觉得自己的腹肌完美了一点,心情不错的去沐浴。

    次日,李禾才沉下心来,仔细的看,理清并分析这些东西里面隐藏的东西。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些官场上的人贿赂的手段,真是花样繁多,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办不到!

    账册是以诗句的形式记录的,不懂得人还真是不知道其中关窍,比如这里写着:十年生死两茫茫,下一句却是:落絮游丝三月候,接下来是:七弦琴无心弹。

    这是表示时间:隆正十年,三月七日。

    下来的都是表面上毫不相关的诗句连在一起:欲得周郎顾。博文可约礼。

    送君无可赠

    满帆烟雨渡涛江。越鸟巢南枝。

    银烛秋光冷画屏。秋收万颗子。

    摘出其中的句子就是:顾博文送给江越白银一万两!

    在接下来的是:大江东去浪淘尽。

    意思是:这是朝廷发下来的赈灾银。

    而隆正十年,北方的济州和锦州正是旱灾,江南是水灾,朝廷也艰难,而这些人却把赈灾银给贪污了!

    而这江越正是大皇子的人,如今官拜吏部侍郎,正三品!这顾博文如今是本地的布政使,从二品,官职比江越的高,但却是在地方。

    这个顾博文可了不起,身为地方大员,日子却过的清贫,半点看不出来异样。

    李禾的人虽然已经顺利进入顾家,但只传出一枚顾博文私下很看重的一枚章子,此章有使用过的痕迹,虽然不明白什么意思,但已经偷偷拓印,传递了出来。

    此人是个孝子,母亲多年生病,一直在吃药,而且每次药都是他亲自煎好,送到其母身旁,此事在本地很有名,就连陛下都赞其孝廉,是为官之榜样。

    但是如果没有这封书信,李禾就信了,这是顾博文写给逆王的私信,里面没有署名,只有一个暗章作为标记,这个与传递出拓印的图章一模一样!

    隐藏的可真够深的,不过此信是平昭三十年写的,那时候正是先帝病重的最后一年。

    所以还需要此人在隆正年期间的,与逆王余孽联系的证据。

    看完这些,李禾把这些全部重新整理的写了下来,这样读起来就更加清晰明了,他花了两天才弄完。

    “杨林,进来”。

    杨林听到名字立刻进来,李禾把写好的密语封好交给他,说道:“交给此地的暗卫联络点”。杨林立即去了。

    里面正是李禾吩咐暗卫点,让暗探查清顾博文与逆王或者余孽之间的联系或者勾结。

    ……

    屋外的天空终于晴了,李禾想着已经几天没有出门了,正好出门转转。

    正要出门,青兰就喊:“公子,早饭已经做好了,吃了再出去”?

    “你吃吧,我出去了,不用管我”。

    他来到街边一个小吃摊贩跟前,看着面前的吃食问:“来个馄饨”。

    摊贩老板手里一边忙个不停,一边说:“郎君是外地人吧”。

    “正是”。

    摊贩老板笑着说:“这是我家的馄饨与别家不一样”。

    “如何不一样”。

    “这个是三鲜馄饨,里面有鱼肉,虾肉,猪肉,我这已经几十年了,从我爷爷那一辈起,就做馄饨,大家都爱吃”!

    边上也有顾客搭腔:“是啊,我基本上每天都来,就想着这个味,吃了是好几年了,虽说家里也做,但就不是这个味”。

    李禾明白,食材就这些,重要的是配方以及店家几辈人的经验,于是说着:“那给我也来一碗”。

    味道果真不错,正吃着,就远远瞧见前几日见过的那个男孩,只是他的奶奶不在身边,李禾也没有太在意。

    “店家,多少钱”?

    “十文钱”。

    李禾摸出钱袋,数了十文放到桌上,准备再去书店看看。

    没想到那个男孩看见了他,远远的跑了过来,开心的说:“大哥哥,真的是你,我刚才就瞧见了,我找了你好几天”。

    李禾只得停下来,没有回答,却问道:“如今你家里怎么样”?

    男孩点点头:“现在能吃饱饭了,奶奶现在给别人洗衣服挣钱”。

    “嗯,如此也好,你奶奶如今年岁已高,你要多帮帮她”。

    “嗯,我会照顾奶奶的”。

    李禾其实心里明白,如果老人不去治病,也就只有两三年好活了,那时候男孩……

    想到此处,李禾从怀里拿出一瓶药,说:“以后,要是你奶奶不舒服可服用一丸,旁人千万不能服用,记住了吗”?

    男孩用力点点头,重复了一遍:“我记住了”。

    这个药对于普通人来说会有损身体,但对于老人家来说,却是关键时刻激发身体活力的有用之物,而这也只能延长老人一年左右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