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18章 弃子
    没等晋昭宸回复,突然薛大人就已经打岔,指着一个考生说:“王爷,您瞧,不知为何那个考生神色有些慌张啊。”

    徐大人也顺着话说:“可能是腹中学识有限,到了这种场合自然有些慌张。”

    慧大人一脸严肃的说:“王爷,下官觉得还是让人来查一查的好。”

    晋昭宸点头,招过一旁站岗的兵卒:“你去查一查。”这话一出,那名考生更加慌张,额头上竟然流出了汗,只是仔细查过之后并无不妥。

    不过晋昭宸却记住了这个考生,薛大人现在也明白这个考生肯定已经买了考题,进入考场之后才发现并不是原来的题,所以一时之间失了分寸。

    考试一共是九天,分三场,每场考完可以出去,次日再次进入考场。

    所以,在考完第一场,当天晚上,褚丞相就已经收到了陛下已经察觉到考题泄露,但是一直隐忍未发,此时的他不由得庆幸自己提前行动,已经让陛下身边的探子已经归了西,怪不得这两天陛下这两天有些冒火。

    隆正帝也没想到,他经过这几天的留意,早已经发觉是谁,还让方宗义把人盯着,可是考题才出宫门,人就死了。

    方宗义跪下请罪:“奴才死罪!没能看住人,请陛下降罪!”

    隆正帝虽然生气,可也正因此察觉出是谁做的,于是摆摆手说道:“没想到他的手伸的这么长,原本还不确定,如今不用想也知道是谁!只是,对方竟然能够在我眼皮子底下处置了那个叛徒,方宗义,你把我身边所有的人好好的筛一筛。”

    隆正帝身体有些发寒,自己身边还有老鼠,如果对方心生歹意,自己岂不是成了案板上的鱼!

    “是,奴才这就去办!”

    说完,方宗义心里想着,楚王在宫里的势力虽然不小,但他是本次主考官,不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所以只能褚丞相和端王。

    而这些都是在第一场考试之前发生的,那时候的楚王还在贡院里面,不过第一场考完之后他也就知道了。

    考前,晋昭宸提前找到证据,禀报隆正帝考题泄露,虽然隆正帝那里出了意外,不过他在巡视贡院之时发现了一个购买考题之人,在此人考完第一场,刚出贡院就抓了起来。

    而褚丞相运用宫中暗线得到考题,并且授意别人卖出考题,得到了不菲的钱财;虽然宫中暗线在发现之前就已经处理了,但是原本的考题已换,那个直接接触的官员已经被他放弃了,不过没有因此压上楚王一头,实在可惜。

    …………

    晋昭宸把那个学子交给于大人的时候,交代了事情的原由。

    于大人不可置信:“什么?竟然涉及舞弊!”

    “事情已经解决了,现在最重要的是顺着线索挖出他身后之人!”

    于大人对于这种事十分有信心,点点头说:“王爷放心,在下必定挖出幕后之人!”

    在晋昭宸还在贡院的时候,于大人已经和亲信开始审问这名学子。

    学子被带到大理寺的牢房的时候,十分惊慌,虚张声势地说:“你知道我父亲是谁吗?竟敢这样?”

    于大人没有给他废话,直接开问,在还没有上刑的时候,对方就已经招了,原来他也不知道在哪里,只知道是别人介绍的,去的时候蒙着眼睛,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地方不远,应该在平民居住区,因为他听见了叫卖声。

    于大人通过绘画出来的人像,找到了介绍人,要是他再晚一步就被人灭口了,最后通过经过审问找到了地方和卖会试题的人。

    双管齐下,最终找到了国子监祭酒,谁都知道这人不过是挡在褚丞相前面弃子,但是此人和其他人不一样,深谙官场规则,他知道他不说的话只是他死,如果他开口的话,那就不仅仅是他,还有他的族人。

    只是于大人不想放弃:“童大人,你还这么年轻,只要你说出是谁指使你的,楚王必定会在陛下面前保你的!”

    “我认罪,就是我做的!”

    “你不要胡说了,就凭你怎么可能?”

    童大人听后,一言不发,置若罔闻,只在心里想着:丞相,昔日对于母亲的救命之恩,如今已经报还,母亲如今已经去世,他还未成家,孤身一人,现在没什么可以威胁到他,他也可以安心赴死。

    …………

    最终,在考榜公布之后,原本那些买了考题,心存侥幸的考生也彻底死了心。

    于大人叹气说道:“只查到国子监祭酒童大人这一层,明知道他身后的人是谁,却拿他没办法。”

    晋昭宸说道:“他背后之人既然敢指使童祭酒,那就说明他在童祭酒这里没有后顾之忧,审不出来就不必再审了,结案报给陛下吧。”

    次日,隆正帝就收到了大理寺卿于大人的奏书,主犯斩立决,从犯秋决,其家人发配三千里,虽然遗憾,但隆正帝只能给此事盖棺定论。

    于大人刚出去,方宗义这些日子也把陛下身边的人细细的筛选了一遍,禀报着:“陛下,经过奴才这些日子筛查,目前查出三名细作,一个是茶房的二等奉茶宫女,一个是负责殿内洒扫的太监,还有一个是侍奉笔墨的太监。”

    “朕这里都快成跑马场了,谁的人都可以进来!”忍了忍又问:“都是谁的人?”

    方宗义垂着头,陛下身边有这么多的细作,都是自己核查不严的原因:“那个二等奉茶宫女是太后娘娘的人,殿内负责洒扫的是皇后娘娘的人,那个侍奉笔墨的在审问之时,突然自尽,奴才没拦住,请陛下恕罪。”

    太后毕竟是自己的生身母亲,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便说道:“继续筛查,务必肃清细作!除了太后身边的人,剩下的那个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