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83章 朝堂交锋(三)
    被陛下亲口点了名,崔德率自然不敢耽搁,赶紧回答:“回陛下,臣当时上书反对确实是因为李元吉年纪尚幼,资历尚浅,不足以......”

    陛下立即插嘴:“多的就不用说了,只需回答今天不上书反对的原因就行了。”

    崔德率立即磕头:“臣遵旨。”然后赶紧开口解释,“因为臣也听到了诸位同僚说的与李元吉相关的传言,冒功骗赏、欺君罔上实属罪大恶极,与之比起来,臣之前在奏折中列出来的种种反对理由已然不值一提。而且臣料定都察院的同僚们必定会上奏弹劾,所以臣便决定不再多此一举。”

    作为二皇子一派的中坚力量,崔德率是最早上奏反对李元吉参与祭祀大典的大臣。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替二皇子争取这个宝贵的名额。只是没想到第二天就听到了李元吉冒功骗赏的惊人消息,他原本以为这是二皇子的手笔,于是当即连夜赶了过去。

    在二皇子再三保证与这些传言无关后,他提起来的心才终于放了下来,然后就一起制定了一个“明哲保身”的应对计划,即:不再上书反对,更不能上书弹劾,袖手旁观,与这事保持足够远的距离。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纷争,朝堂亦是如此,而且完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年,他们与大皇子、六皇子的明争暗斗从来就没有断过,为了达到各自的目的,各方势力都没少给对方使阴招、下绊子。实话实说,像构陷忠良这等不光彩之事他们并不是没有干过,不过,这次可完全不同,因为其中的当事人是陛下的御前亲卫,并不属于任何一个皇子派系,这个身份很敏感,他们绝对不能碰、不能沾。

    这才是崔德率今天只字不提李元吉的真实原因,不过肯定不能说,于是被陛下点名后立即苦思冥想编了一个看起来说得过去的理由,没想到现在还真得派上了用场。

    剩下那些大臣保持沉默的真实原因都跟他的完全一致,站在他和二皇子这边的自不用说,站在六皇子那边的其实也是这么考虑的。

    搞笑的是他们还都以为这谣言是对方放出来的,所以都异常开心,都眼巴巴地等着对方先栽跟头。

    陛下重重一哼:“你真是这么想的?”

    崔德率赶紧回答:“回陛下,千真万确。”

    陛下又看向其他人,脸上带着一丝不屑的表情:“不用说,你们肯定也是这么想的吧。”

    这些大臣当即齐齐拍马屁:“陛下圣明。”

    陛下声音一冷:“那你们背后之人呢,他们又是怎么想的?”不用查他也知道这些人上奏反对肯定是别有用心。

    听了这话,崔德率赶紧磕头:“陛下,臣是陛下提拔的官员,拿的也是陛下的俸禄,臣的背后哪里还有其他人啊,若说有,也只能是陛下啊。”

    他一说完,剩下的人也赶紧表忠心。

    陛下猛然提高调门:“但愿如此。”

    听了陛下声音陡然加大,这些大臣都吓坏了,赶紧一动不动地趴在地上。

    陛下不给他们半点喘息的机会,继续问:“这件事你们怎么看?”

    崔德率回答:“回陛下,臣觉得李元吉冒功骗赏有违军法,欺君罔上有违国法,罪大恶极,不可轻恕。”

    陛下冷冷地开口:“怎么,你这就给人定罪了?”

    崔德率坚定地回答:“回陛下,这事能传得如此广,如此快,恐怕不是空穴来风,这说明,对李元吉报上来的这些战功持怀疑态度的人本就有不少。臣听说,这些消息早就在北边传疯了,只是泰安城距离较远,所以最近才传到,而且司马大人不是收到铁石骑军将士的联名检举信了吗,听说里面的内容确实能与那些传言相互佐证,如此看来,这些传言或许真得不是凭空捏造的。当然,臣这并不是在给李元吉定罪,臣也没那个资格,只是综合所有的信息后,臣觉得臣只能这么看。”

    崔德率本来是要恪守与二皇子订下的“明哲保身”之计的,可在听出陛下好像产生了一些动摇的迹象后,便果断改变了计策,选择顺水推舟,再往陛下的心里添上一把火。

    其实他也觉得李元吉这件事有蹊跷,不过并不在乎,如果这些传言是真的,倒霉的也只会是李元吉,并不会对二皇子产生一丝一毫的影响。如果是假的,那更好,等背后搞鬼的人现出原形,二皇子必然会从中获利。

    崔德率计划的没错,对已经动摇的陛下来说,这些话确实是一记不小的打击。

    陛下听完只感觉一阵气血突然自心底涌起,然后径直冲入脑海,让他焦躁不已、坐立难安。万一这些传言是真的,那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自然会沦为笑柄,可这还不是什么大问题,最严重的是瑶儿。这段时间,在自己的全力撮合下,她好不容易才对李元吉生出了一些情愫。现在该怎么办?难道回去告诉她,李元吉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子,这一切都是个错误?不!他不能接受,也无法忍受,更说不出口,于是心里一急又呼呼地喘起了粗气。

    福公公见状急忙走过去端起茶碗,递到他身前。

    可陛下并没有接,而是看着下面的一众大臣,冷冷地开口:“你们都是这么想的?”

    这话说完,整个朝堂立即陷入一片寂静,没人开口说话,但他知道沉默本就是一种态度。

    就在陛下要灰心意冷之时,突然看到一个一直孤零零地站在文臣队伍中的身影突然动了一下,接着就看见他迈着坚定地步伐走到已经跪成一片的人群中央,然后一撩朝服下摆,跪了下去,最后抱拳高喊:“陛下,臣了解李元吉的为人,臣认为他是无辜的,绝对做不出弄虚作假、坑蒙拐骗这等龌龊之事。”

    这话一出,满朝文武立即转过脑袋,好奇地看着这个与别人都不同的出头鸟。

    包括萧战,他刚才已经动了,如果不是这声大喊,这时已经走出去了。见这人正是在李家见过几次的老熟人胡怀安,便欣慰地点了点头,脸上也终于露出一丝笑意。

    见终于有人站出来为李元吉说话了,陛下也不禁长舒一口气,就像一个溺水之人突然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于是立即开口问:“你是何人?为什么这么说?”

    胡怀安张口回答:“臣胡怀安,是新任吏部侍郎,臣与李家素有交情。李大人为人持正不阿、光明磊落,李元吉自幼善良本分、一身正气,并且以锄强扶弱、惩恶扬善为己任,像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孩子,绝对干不出冒功骗赏之事,这臣敢用生命保证。”

    胡怀安说完,孙皓赶紧出口反驳:“胡大人,古话说得好:人不可貌相,还说,知人知面不知心,你只凭着个人的直觉、好恶就判定了一个人好坏,是不是显得过于儿戏了。”

    胡怀安立即据理力争:“孙大人,这些话我是凭借着对李家人十几年的了解客观总结出来的,并不是你口中说的个人的直觉和好恶,你说我这过于儿戏,那请问,你以及你的一众同僚仅仅靠着从路边听来的流言蜚语就上书弹劾一个有功之臣,甚至一副不给人定罪就不罢休的架势,这难道不比我那些话更荒唐,更儿戏?”

    胡怀安这话简直比火折子还猛,一扔过去,直接就把督察院这个火药桶给点燃了。孙浩都没来得及张嘴,跪在他旁边的一位督察御史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喊了起来:“胡大人,风闻上奏本就是我们都察院的职责,这是祖制,是我大楚建国之初就定下来的,你竟敢说荒唐,你难道想数典忘祖、背弃祖宗之法不成,你好大的胆子。”

    听了这番诛心之言,胡怀安立即反击:“这位大人,胡某只是就事论事而已,请你不要借题发挥,上纲上线,这顶数典忘祖、背弃祖宗之法的帽子可不是随意就能往别人头上扣的,胡某也戴不起。”

    他这话一说完,又有一位督察御史站出来接过了战旗:“胡大人,冒功骗赏、欺君罔上可是大罪,可不是你一句“用生命保证”就能开脱的了的。你说李元吉是无辜的,可以,但是你得拿出证据。”

    胡怀安立即回答:“胡某没有证据,不过,......”

    不等他把话说完,另一个督察御史就“呼”得竖起身体强行打断了他得话:“胡大人,没有证据就站出来替嫌疑人脱罪,还说不是儿戏。”

    胡怀安懒得再与这些督察御史逞口舌之快,直接转头看着陛下:“陛下,李元吉可是为我大楚立下过赫赫战功的有功之臣,现在他遭到了奸人的陷害,我们这些朝臣、我们这个朝廷理应站出来为他遮风挡雨,现在我们不站出来,反而还跟着那些歹人一起去落井下石,这跟卸磨杀驴有什么区别,难道就不怕寒了广大英雄们的心?陛下,臣认为,朝廷现在应该立即派人彻查此事,找出幕后之人,还李元吉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