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25章 民族英雄录第三部6
    正如林枫与武珊珊商量的那样,在盘点完邓子龙生平后,同意了明太祖和成祖的要求,开启跨位行动。

    同时,林枫以神皇之名邀请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和唐高宗参与其中。

    跨位面作战选定在天启三年,为什么如此选?刚好一举解决边患,至少这个位面的女真族彻底凉凉了。

    天启三年,明熹宗朱由校突然宣布早朝,这是他第一次上早朝,满朝文武一脸懵逼。

    不过很快就知道是怎么回事,明太祖朱元璋出现在大殿之上,至于成祖朱棣则领兵赶往辽东。

    至于秦始皇则随朱元璋一起出现在朝堂之上,唐太宗李世民则领兵协同朱棣前往,这次唐太宗是来报复蕃帮小国的,该说他被射瞎一只眼,逃回大唐而亡孰可忍,孰不可忍。

    一个小国也敢造次,真是厕所里找灯笼——找死!而且更阴损的是林枫,明说:

    “历史岂客否定与篡改,更不能忍的是西方伪史来洗脑华夏下一代,我们的历史被篡改,已经显露出危害性,因此,这次没有高丽王国,只有华夏自古以来的领土,那个叫安南的也一样一并收拾,恢复秦汉时期的地名:交趾!”

    “好!神皇霸气!等此件事了,开启征服世界之路,蛮夷皆可诛!”众帝王并无异议,同意了林枫的建议,各路兵马也开始调整,各自负责一个方向,这回有戏看了。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朱元璋依造史实并且调查核实后,朱元璋依造名单逐一清查,天启三年位面上,在朱元璋大肆抄东炒家,灭了不少大明官员。

    “明太祖好手段,只是尚有不足,光杀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还须改善。”林枫如实告知。

    天启位面上,除少数大明官员,原东林党,浙党,齐党,鲁党成员被朱元璋铁血震慑,触及朱元璋底线的人无一例外经核实后均被老朱给杀绝了。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内部被肃清了一番,名单在手的朱元璋开始整活了。

    经过一番大清洗,明,天启年发生变化,历史发展走向不确定性也显现了。

    双系统颁布的任务,明太祖等帝王算是完成了。林枫将他们送回各自的时空。

    十天之后,天幕再次启动,万界古人看视频时多了几分期盼。

    天幕:“历史上那些为国牺牲的英雄们,又能记得多少?本期介绍李成梁,李如松。

    李成梁字汝契,号引城,辽东铁岭人。明朝后期辽东将领。

    万历初期,灭建州女真首领王杲,子阿台部。数次大败插汉部酋长土蛮,泰宁部酋长速把亥,计杀海西叶赫部首领清佳砮,杨吉砮。

    李成梁有大将才,在整个明朝将吏贪懦,边备废弛的情况下镇守辽东30年间,率领辽东铁骑先后奏大捷者十边帅武功之盛,200年来前所未有。

    但他位望益隆,奢侈无度,甚至虚报战功,为言官所劾,万历十九年罢官。

    其后十年间辽东边备益弛,万历二十九年李成梁复职,年已76岁。万历三十四年李成梁错将万历初年时由他献议兴建的宽甸等六堡以“地孤悬难守”放弃之,尽徙其民6万余户于内地,“生聚日繁”至六万四千余家。

    以大军驱迫恋家之民,虽为时论所谴责,但使辽东再次出现安定的局面。

    卒于明万历四十三年,享年90岁,葬仰山之北。

    李如松字子茂,号仰城,辽东铁岭卫人。明朝中后期名将,辽东总兵官李成梁长子。

    李如松自少骁勇善战,师从学者徐渭。初承父荫授指挥同知,充任宁远伯勋卫。因战功迁升为都督佥事,为神机营右副将。

    三十五岁时便升任山西总兵官,后改宣府总兵官。

    万历二十年以提督陕西讨逆军务总兵官讨伐宁夏哱拜之乱,击退蒙古着力兔部增援,督兵率先破宁夏城。

    同年,再授中军都督府佥事,提督蓟、保定、山东诸军援助朝鲜,抗击入侵的日本军。

    万历二十一年,在平壤之战大破日军小西行长等部,督中朝联军收复平壤,开城。

    开城碧蹄馆之战失利后,李如松与日军对峙朝鲜王京汉城一线,随后派兵突袭龙山大仓,破坏日军粮食补给,迫使日军放弃汉城。

    双方停战后,李如松于年底回朝述职。升任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加太子太保。

    万历二十五年,出任辽东总兵,万历二十六年李如松在与蒙古部落的战役中阵亡,终年五十岁。

    明神宗追赠他为少保,宁远伯,赐谥号“忠烈”并为其立祠祭祀。

    在明代以李成梁,李如松为代表的李家和以麻贵为代表的麻家被并誉为“东李西麻”。

    其中李如松在万历时期接连指挥了万历三大征中的宁夏之役,壬辰抗倭援朝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

    公元1592年,平静多时的明朝北部边疆爆发了震动不小的宁夏之役,从蒙古投诚而来的大将哱拜因为利益问题而选择铤而走险。明朝为了将之镇压而几乎动用了全国一半以上的机动部队包括后来声名远播的悍将李如松,他也依靠这次战争而迅速蹿起。

    **李成梁与李如松的辉煌战功与战役解析**

    在明朝的辽阔疆域中,李成梁与李如松父子二人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辉煌的战绩,铸就了明朝边疆的稳定与繁荣。他们的成就,不仅体现在对边疆的巩固上,更在于他们参与的无数次战役中展现出的英勇与智慧。《明史》对他们的事迹有着详细的记载,本文便以这些史料为依据,对李成梁与李如松的主要成就及参与的战役进行深入的剖析。

    一、李成梁的辉煌战功

    李成梁,字汝契,号引城,辽东铁岭人,明朝后期名将。他出身将门世家,自幼受军事文化的熏陶,成年后更是勇猛善战,屡立战功。在明朝的边疆防御中,李成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李成梁出任辽东总兵官,开始了他在辽东的军事生涯。他上任后,整顿兵马,修筑城堡,加强防御,使得辽东地区的防务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同时,他多次深入敌后,发动奇袭,成功地击败了蒙古部落和女真部落的侵扰,扞卫了明朝的边疆安全。

    在万历三大征中,李成梁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率领的部队,不仅成功地击退了敌人的进攻,还多次深入敌境,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他的军事才能和英勇无畏的精神,赢得了朝廷和人民的高度赞誉。

    二、李如松的英勇战绩

    李如松,李成梁之子,字仰之,号子茂,辽东铁岭人,明朝名将。他继承了父亲的军事才能,更在战场上展现出了优秀的指挥能力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朝鲜发生了倭乱,明朝决定出兵援朝。李如松被任命为东征提督,率领大军前往朝鲜作战。在平壤之战中,李如松指挥明军奋勇杀敌,成功地击溃了日军的主力,收复了平壤。此后,他又在碧蹄馆之战中再次击败日军,为援朝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援朝战争结束后,李如松又参与了对蒙古的作战。他率领的部队多次深入蒙古草原,与蒙古部落展开了激战。在数次战役中,他都展现出了过人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地击败了敌人,保卫了明朝的边疆安全。

    三、战役解析

    1. 平壤之战

    平壤之战是援朝战争中的一场关键性战役。李如松率领的明军与日军在平壤城下展开了激战。在战斗中,李如松亲自率军冲锋陷阵,奋勇杀敌。他巧妙地运用了火器和骑兵的优势,成功地击溃了日军的主力。平壤之战的胜利不仅为援朝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也为李如松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2. 碧蹄馆之战

    碧蹄馆之战是援朝战争中的另一场重要战役。在这场战斗中李如松再次展现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英勇无畏的精神。他率领明军与日军展开了激战,经过数日的激战最终成功地击败了敌人。碧蹄馆之战的失利,李如松改变战术,与倭寇对峙玉京汉城一线。不仅巩固了援朝战争的胜利成果也进一步提高了李如松在明朝军界的地位。

    四、结语

    综上所述李成梁与李如松父子二人在明朝的边疆防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英勇事迹和辉煌战绩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不仅是明朝的杰出将领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榜样。他们的事迹将激励着后世的人们为保卫祖国边疆为扞卫民族尊严而努力奋斗!

    李成梁的军事思想,作战思想:

    万历初期,在首辅张居正的主持下“西和东守”是当时明朝国防政策的主导思想。而在“东守”,李成梁坚持的则是“以攻为守”的积极防御政策。不待敌军靠近便主动出击,多次击败蒙古,女真军队。

    李成梁作战非常讲究战略战术,战有“堵截”,有“捣巢”。虏人犯或大举或零窃而与战者名日“堵截”,虏不人犯而我出剿者名日“捣巢”。即根据不同的战场情况而采取不同的作战方式,而主要的则是捣巢之策。作战时正面战线以大军阻截敌军,自己或部下则从侧面率领精骑迁回奔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