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84章 前所未有的条件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惠风和畅,叶天问神采奕奕的出了门,却没有走远,而是搬了把椅子坐在门前,享受着难得的悠闲。

    人就像是一张弓,若是每天都拉的很满,很快就会把弓弦崩断,需要定期的维护保养,这三天本来就是叶天问留给自己的时间。

    过了没一会儿,就有人推着小车将他昨天订下的货物陆续送了过来,自有仆佣出来搬东西,而叶天问就斜倚在太师椅上跟商贩们聊着天。

    许多事情不需要派多少人,花多少钱才能打听出来,留心听一听身边的百姓怎么说,就能知道个八九不离十了。

    比如这位谭大爷,已经快七十岁了,一辈子都没怎么出过永胜乡,但村里的大事小情没有人能瞒得过他,就像是当地的土地公一般。

    就连那些离乡多年,回来探亲访友的人,进了村口的第一件事,也是要向谭大爷报到,就像是某种约定俗成的形式一般。

    “昨天我看叶老爷有些疲倦,过了一晚上就又生龙活虎了,毕竟还是年轻啊。”

    谭老爷坐在叶天问对面的板凳上,捋着花白的胡须,随意的说着话,就如同与某个晚辈聊天而已。

    这位叶天问,虽然不常回来,但每次都会照顾自己的生意,说话也很亲切随和,有钱人的跋扈傲慢在他身上丝毫无踪,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就是天大的好人了。

    “今年村里的收成怎么样?好像雨水不太充足啊?”叶天问随口询问道。

    “说的是啊,您还懂庄稼活呢?”谭大爷叹了口气说道,“今年的粮食不足去年的七成,估计好多家又要卖地了。”

    当地里的收成无法承担沉重的赋税,满足自己生活所需的时候,他们也就只能将田地折价卖给财主,然后自己就从自耕农变成了佃户,也就是为别人干活,勉强维持生计。

    过去几年风调雨顺,永胜乡的日子倒还好过,想不到今年降雨量大幅减少,愁坏了不少人。

    “当初我让你们种些药材,保证有销路,可是最终没几个人愿意试试,否则的话多少也能贴补一下吧。”

    谭大爷闻听此言,更是满脸的懊悔,因为他的两个儿子本来也想种,结果被他拦下了,说是从来没有弄过,成本又高,万一种不好就都赔进去了。

    “不用急,不用急!老天爷总不会年年如此的,你老人家撑过今年,等开春的时候别忘了就行。”

    叶天问看着对面老者忧愁的情绪,笑着安慰道,却看到有人拎了咸肉干货过来,正是年轻的杂货铺小陆老板。

    “谭大爷,您起的这么早啊!”小陆是个乐天派,笑嘻嘻的将手里的东西交给叶家的人,随口道,“远远就听着您唉声叹气的,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无非是今年天旱,庄稼收成不好,刚刚说到有人可能要卖地了!”叶天问解释道,“你听说了什么吗?”

    “这您可问对人了!”小陆一脸神秘的说道,“还真有人卖地,就连买主都找到了!”

    “这些无良的财主,都是趁此机会赚这种昧心钱!”若不是有自己这家香油铺撑着,两个儿子恐怕也会走上这条路,让看不惯那些人嘴脸的谭大爷愤愤不平的咒骂道。

    “这回您老可猜错了!”小陆摇着头说道,“还真不是无良的地主,价格比正常的高了三成!”

    “三成?!”不仅是谭大爷,就连叶天问也睁大了眼睛,三成本来就是财主们要赚的钱,高了三成几乎就无利可图了。

    “不但如此,这些田地依旧由他们耕种,每年上缴的比例也降了两成,几乎达到了五五分账。”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谭大爷的胡子都快要被他呼出来的气吹上天了,“最多也就是七三分成,还得是心地最好的财主!五五分成,哪还有赚头啊?”

    “这还不是全部呢。”小陆难得在谭大爷面前显摆一下自己,笑着补充道,“若是遇到灾情,连糊口都做不到,还能暂缓缴纳!”

    “不可能,不可能!”谭大爷的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根本不愿意相信世上有如此的好心人。

    “莫非是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下凡,化身千万普度众生?”

    叶天问觉得极为惊讶,因为叶家算得上是一方财主,虽然以行医为主,但也有不少良田,从未听说过如此优厚的条件。

    就在此时,送熏香的钱大夫也到了,听见他们的争执,连忙解劝道:“莫要争了!我听说已经有人签好了契约,兴冲冲的拿着银子回来了,直接找他们问一下不就清楚了吗?”

    说来也巧,正好有个谭大爷五服内的一个晚辈,喜滋滋的从他们面前经过,嘴里还哼着小曲。

    还没等他行礼,谭大爷就跳了起来,捏住他的手,急切的问道:“你是不是把自己的土地卖掉了?”

    这小伙子被吓了一跳,点了点头答道:“是啊,刚卖掉,比市价最好的时候还高了三成!”

    “听说这是一位从姑苏来的大善人,原来也是穷苦人家,说是有了些钱就想要救助大家。”

    小伙子挠了挠脑袋,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略带着些激动说了下去,“刚开始我还不不信,但是契约上写的明明白白,到手的银票也是真金白银,真的是遇上好人了!”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契约,还有一叠银票,展示给众人看。

    谭大爷从头到尾看了三遍,又将银票对着阳光验证了好几次,确认无误之后,这才彻底相信了,嘴里喃喃自语道:“真的是菩萨心肠啊!”

    叶天问接过契约,仔细看了一遍,确实如他所说,条文清晰,并无暗藏玄机,农户所得到的好处也是实实在在的。

    “姑苏城什么时候出了一位大善人?”叶天问惊异之余,起了好奇之心,毕竟在姑苏居住多年的他,还没听说过这样的人。

    翻到最后的契约签名画押之处,在鲜红的指印之旁,有个字迹并不工整,却如同斧凿般有力的名字: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