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六十二章:嘉善大捷!
    第165章 嘉善大捷!

    汪直只是一个商人,他不通军略,不懂兵事,站在十六世纪远洋贸易的风口上飞了天。

    所以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无法摆脱本质是一个商人的影子,并且困在历史的牢笼中挣脱不得。

    因此后人永远无法理解汪直明明有了那么大的势力,为什么不把海外那一圈打下来,偏偏要和大明朝死磕。

    这一磕就磕了七八年。

    磕到最后他身死道消,大明朝也耗干了所有元气。

    两败俱伤,谁都不好受。

    汪直到死的那一天还希望嘉靖能和他合作一起去开海,这看似是一件好事,但他自大的将自己的身份摆在一个和嘉靖或者说大明中央政府平等的地位上。

    他只是一个商人啊。

    嘉靖就算再如何开明也不可能同意一個商人与自己平起平坐。

    因此,很多故事的结局在一开始就注定了。

    此后的几百年,日本长崎博物馆的门口,日本人为汪直树立了一座铜像,用于感谢他为日本带去了先进的火枪火炮和造船技术。

    甚至还曾派人去往汪直的徽州老家为其树雕像、修衣冠冢。

    这就像是一个笑话留在了历史中。

    而现在,这个被明王朝视为心腹大患的汪直再次做出了一个说不上英明还是愚蠢的决定,那就是放弃接应汪仲,全力突破戚继光的封锁,撤出嘉善城。

    面对几万名倭寇的全力突击,就算是戚继光也不可能做到全部拦截下,在给予汪直最大限度的杀伤后,只能眼睁睁看着汪直的中军突破封锁线,向着平湖方向遁去。

    “不要追了。”

    戚继光放弃追赶汪直,转而选择固守住嘉善城,并且清点被汪直遗留在城中的那多达数百门的佛朗机炮。

    “这一次汪直上岸,赔了儿子折了炮,还死了数万倭寇,元气已然大伤,覆灭只是早晚的事了,现在咱们先把即将到来的汪仲这一伙贼寇给囫囵个的吃掉。”

    这个决定事实证明是绝对正确的,没有了汪直的接应,匆匆赶到嘉善的汪仲傻了眼,本以为能够逃出生天的他此刻无比后悔。

    为什么不抛下这一万多残兵败将,选择先一步逃回嘉善。

    深知就算投降也不可能免死的汪仲选择做最后的殊死一搏,他领军猛攻立足不稳的戚继光,企图再从嘉善打出一个缺口来。

    可从苏州连日逃奔来的倭寇早已疲惫不堪,加上士气已然锐减至崩溃边缘,此时此刻又哪里还有什么战力可言,进攻了一个多时辰愣是连一条防线都没能突破。

    身背后,刘远已经带着骑兵追了上来。

    “今命丧于此,乃天数也。”

    汪仲仰天长叹,拔剑自刎。

    ——

    南京城文渊阁。

    凡是有资格决定江南前程命运的人物此刻都聚集于此,所有人都在议论中等待着。

    “今天苏州和嘉兴的兵报还没有送进来,看来应该是和汪逆交上了手。”

    “两天前不是已经在嘉善打过一场了吗,戚继光按兵不动是对的,现在谁也不知道汪逆的主攻方向到底在哪。”

    “甭管怎么说,都不能让他儿子活着离开我大明。”

    “这一次汪仲那个逆贼之子率军三万进攻我大明,这已经是汪逆一半的实力了,吃下去,汪逆以后也翻不出什么风浪,收复双屿也不再困难。”

    “一旦收复双屿,则可复开海禁,织造局和市舶司的船就能出海了,到时候朝廷的财政能好些。”

    十几人都在交头接耳的聊着,唯独陆远一声不发,徐鹏举看了前者一眼,轻声喊了一句。

    “陆部堂?”

    “啊?啊,国公爷。”

    陆远惊醒,见是徐鹏举在唤自己忙回应。

    “想什么呢?”

    “没事,不过是眼下迟迟没有最新的军报送进来,有些心绪不宁罢了。”

    “不用担心。”徐鹏举微微一笑:“咱们在苏州、嘉兴屯了重兵,吴淞口也被张部堂收复,汪仲这一伙倭寇跑不掉的。”

    陆远点了点头,感慨道:“是啊,跑不掉的,这场仗前后打了四个多月,可算是到了该结束的日子。”

    正说着,文渊阁外谭振鹄右手高举着一道本匆匆跑来,一边跑一边喊。

    “捷报来了,捷报来了。”

    一听到捷报两个字,文渊阁内十几人几乎齐刷刷站了起来看向谭振鹄。

    后者冲进了文渊阁,脸上全是喜色。

    韩邦奇一步站出,难掩激动的说道。

    “快读。”

    谭振鹄打开军报,大声朗诵。

    “时嘉靖三十年十月二十四日,寇汪逆直亲率大军驱赶百姓攻嘉善,守备周诚并下三千四百人不敌,周诚与城同亡,嘉善陷于贼手,同日杭州参将岳长林、游击戚继光领兵攻嘉善,汪逆遁逃,嘉善复还。

    是日夜,汪逆子仲败逃嘉善,突围无果,提督江淮总兵刘远、苏州参将俞大猷率军杀至围剿,仲不敌,自刎于阵中。

    至此,围剿汪仲一部倭寇之战结束,日起嘉靖三十年六月初九,终于十月二十四,共毙倭寇两万一千八百人,俘寇一万五千二百二十七人,缴敌佛朗机火炮五百三十三门,各式火枪兵器三万七千余件。

    我军亡一万一千三百零六人,伤八千二百四十四人,另有百姓亡难者暂无可统算。

    此报,提督江淮总兵刘远、苏州参将俞大猷、杭州参将岳长林、游击戚继光合疏上禀。”

    随着谭振鹄读完最后一个字,文渊阁内顿时一片欢欣鼓舞。

    “歼敌三万多人,缴火炮五百多门,好啊,太好了。”

    “刘远四人立了大功啊。”

    “此战之后汪逆元气尽损,几不足惧也。”

    “哈哈哈哈。”

    “列祖列宗保佑,我大明海患可去矣。”

    所有人都在欢呼,陆远也露出了笑容,只是心中有些隐隐作痛。

    驱百姓而攻城,这次嘉善几经易手,恐怕周遭无辜死难者,要累逾数万。

    不过比起历史来看,这伤亡连一成都不到。

    很好了。

    自己这几年做的所有事,总算是结出了第一个果实。

    徐鹏举看向谭振鹄,下令道。

    “立刻传令刘远四将,火速收复平湖,将汪逆赶出去,所缴火炮,半数留在平湖沿岸修筑岸防炮台,余数并战船交付浙直总督张经,着其整军,伺机全力进攻双屿,争取收复双屿,一战而荡海平波。”

    “是。”

    谭振鹄喜气洋洋领命离开。

    他走了,文渊阁内的喜气不减,朱纨很懂事的开口。

    “魏国公、永康侯、各位上官,这庆功宴今晚不妨先摆一堂,多亏有了各位上官的坐镇运筹,才有今日前线这般大捷。”

    一群人纷纷大笑应允,颇觉理所当然。

    徐鹏举随后看向陆远。

    “陆部堂,这拟报请功的事,您来办吧。”

    陆远咧嘴笑笑,点头。

    “好。”

    是啊,仗打完了,该请功了。

    如此大的功劳,该怎么分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