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8章 古琴台
    嫦娥这么一说,左家成才明白,广寒仙子到江夏博物馆的目的,原来是看这里收藏和展出的古代乐器。

    其实想想也就明白,作为活了不知道多少千年的大神,博物馆里的这些文物就算再古老,估计也还没她的年龄大,对她来说,根本没什么稀奇的。

    反而是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又早已消失不见的古乐器,却能够引起作为天庭歌舞团团长兼首席的她的共鸣。

    两个人溜进来时,顺手在门边拿了一本江夏博物馆的介绍画册,左家成拿起来翻了几页,看到博物馆里有一个专门的古乐器展,忙指给嫦娥看,两个人随即又溜了过去。

    古乐器展厅内,作为音乐和文物小白的左家成,陪着嫦娥一件一件的辨别着华夏大地上下几千年来,特别是荆楚出现过的石制、骨制、陶制,以及后来的青铜制、木质、竹制的各种乐器。

    只不过,嫦娥想上手的愿望还是没有达成。

    乐器展厅里的每一件古乐器,都跟前面的编钟一样,封在玻璃柜中。展厅中又只留着几盏微弱的小灯,虽然并不影响嫦娥和左家成看清,但感觉上却大打折扣。

    左家成一边儿看一边儿嘀咕,早知道这样,还不如白天过来,黑灯瞎火的真的没啥可看的。

    嫦娥却走的很慢,在每一件乐器前都会驻足停留,眼睛盯着看过很久,似乎在用心与乐器细细的呼应。

    虽然不能上手摸,但凭着嫦娥对乐器的理解,每一件古乐器所历经的岁月,曾经所演奏过的曲子,甚至他的主人的身份,音乐造诣达到了什么程度,都能从这些古乐器上一一辨别出来。

    那斑驳的痕迹,那沧桑的韵律,仿佛都在细细的向嫦娥诉说着几千年来的过往。

    嫦娥似乎陷入了一种奇异的状态之中。

    “嫦姐,嫦姐?”

    看嫦娥久久不说话,左家成不得不出声叫了她一句。

    “快三点了,咱们是不是该走了?”

    “哦,走。”

    嫦娥从神游状态中醒悟过来,听左家成问起,也觉得时间不短,回了左家成一声,起身跟左家成走出展厅。

    上了车,嫦娥并没有直接开回民宿,反而又在导航上点了几下。

    “还有个地方要去?”

    “嗯,古琴台。既然来了,总不好错过。”

    汽车发动,载着两人向古琴台而去,左家成坐在副驾,拿出手机开始搜索“古琴台”的介绍。

    相传古琴台又名俞伯牙台,为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偶遇钟子期,弹奏《高山流水》,并相约一年后在此重逢的地方。

    不料一年后伯牙依约而至,钟子期却已病故,伯牙悲痛之余,从此不复鼓琴,史称伯牙绝弦。

    这样一个地方,对嫦娥这位艺术大家来说,还真是不可不去的地方。不过这缅怀先人干嘛不能白天来?

    半夜偷偷摸摸的,难道是因为人少安静么!

    还有,对于嫦娥来说,俞伯牙和钟子期算先人么?

    左家成心里的嘀咕自然影响不了嫦娥的方向盘。没过多久,汽车就开到了古琴台外边不远处。

    嫦娥随便找了个地方停车。反正是半夜,没人贴条,停的地方只要别容易造成事故就好。

    古琴台不像博物馆,各种值钱的不值钱的宝贝众多,里三层外三层的报警设施密密麻麻。

    两个人翻墙进入,三两步就行至“琴台”方碑之处。

    伯牙台是用汉白玉筑成的石台,相传便是当年伯牙鼓琴的地方,台的中央刻北宋米芾所书“琴台”二字的方碑和“伯牙抚琴图”。

    嫦娥在琴台前又站立不动,陷入沉思。

    左家成觉得没什么意思,借着皎洁的月光,在琴台内转悠了起来。

    古琴台说是个景区,还不如说是个公园。

    院内移步换景、虚实结合,庭院、花坛、回廊、茶室层次分明。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布局却相当精巧雅致。

    转悠了一圈,又回到琴台石碑前面,却看到嫦娥刚刚直起腰身,放下双臂,似乎刚刚对着琴台大礼参拜了一番。

    “嫦姐,你这广寒宫的仙子,难道还要参拜凡间之人么?”

    左家成好奇的问道。

    “学无先后,达者为师,更勿论仙凡。”

    “我虽是仙人,也自诩在音律鼓乐甚至歌舞方面有些造诣,但单就琴技来说,相比伯牙,我所差还是甚多,这却跟是否仙人无关。”

    “之前俞伯牙在世时,我心高气傲,参不透这个道理,与琴圣缘悭一面,如今想来,却是悔之晚矣。”

    “只能在此凭吊一番,以缅怀琴圣事迹了。”

    咦?

    自从左家成跟嫦娥认识以来,从没有见到嫦娥这么谦虚恭敬的对待过任何人,没想到在古琴台之前,却让他见到了嫦娥的另一面。

    估计搞艺术的都是这样,只有在遇到了另一个搞艺术的人时,才会表露出真性情来。

    “哦,那我也拜一拜吧。”

    左家成把自己的衣服整理的一番,刚刚在车上撕垃圾袋,衣服弄得有些散乱。

    衣服整理完了,这才面对琴台的方向站定,双手作揖,庄庄重重的拜了四拜。

    第四下拜完,直起身子后,左家成忽然觉得刚刚一直微微刮着的小风忽然停了,旁边的树枝和花坛中的花卉也都不再摇动,就连身后的嫦娥也似乎消失不见。

    月光如水,铺满整个庭院,天地间却仿佛只剩下面前的一座高台。

    四周万籁俱寂,不知从什么地方,隐隐约约传来一阵古琴声。虽微不可及,却连绵不断,让人忍不住侧耳倾听。

    琴声淙淙。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大江明月,晴涧碧松,俱在一曲之中矣。

    不知道过了多久,也许只是一瞬,也可能是一个小时,左家成抬起头来。

    “听到了?”

    嫦娥在后面低声问道。

    “听到了!”

    左家成点了点头。

    刚刚听到的曲子,应该就是当年钟子期听到的那一首,跨越千百年的时空,又传入到了左家成的耳朵里。

    凤沼余灰此处埋,空留雅韵筑琴台。白发无端输寂寞,清音散失拾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