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峭的春风在松花江以东的平原上,呼呼的吹。这里的春天来的晚一些,也急一些。自从杨静下令40万流民安置到这里以后,千里沃野,有了很多人的气息。杨竞准备在这片大地上设置5个郡,连名字都起好了。只待人口足够的多,就开始划分郡县。
赵石在杨竞同意拨付3000万斤粮食后,立即安排人手将粮食运往松花江以东,发放在灾民手中。政保司也派出了大量的探子,混在流民中,避免地方官吏克扣流民的口粮。即使这样,还是发生了多起基层官吏欺压流民的情况。
“赵二是吧?你家几口人?”一个粮食发放点,有书吏拿着名册,看着前来前来领粮食的中年流民说。
“回大人的话,是小人。小人家里4口人,小人妻子、儿子和老母,领取这个月的60斤的口粮”赵二点头哈腰的说。
赵二本是晋阳郡人,家乡大旱两年了,几亩薄田早就贱卖了糊口了,没办法,一家人当了流民。后来听官府的人说,到襄平去,辽王殿下每人分5亩地,一家人就随着流民大队过了山海关,到了辽藩。没想到辽王殿下真的每人分5亩土地,不论老幼,虽然是没开垦的荒地,但是三年不纳税啊。自己一家4口,就是20亩地啊,这在老家,妥妥的一个小地主啊。
“行了,知道了,啰嗦,这40斤粮食拿去吧,在这里签字”那书吏不耐烦的说
“大人,小人家里4口人,每人每月15斤,应该是60斤啊,怎么是40斤呢?”那赵二一下急了,每个月60斤粮食,一个月过得都紧紧巴巴,要是40斤,肯定不够啊。
“要不要?不要滚蛋”那书吏蛮横的说
“辽王千岁金口玉言,每个人每月15斤粮食,您怎么可以克扣5斤呢?”赵二犟劲也上来了。
“哈,还殿下说了?你听见了?”
“宣传司的人都说了,原来是每人每月10斤,赵尚书向殿下提议12.5斤,结果殿下直接加到15斤,这是宣传司的大人们说的”赵二梗着脖子说
这就是杨竞现代人思维的作用了,杨竞知道很多基层的宥吏欺上瞒下的盘剥百姓,靠的就是信息差。上头就10斤,他就敢和百姓说1斤,所以发救济粮这么大的事情,杨竞直接安排宣传司去进行巡回宣讲政策,把救济标准、救济时间、甚至杨竞做决策的过程,都全部讲给百姓。这样一来,那些基层的宥吏想欺骗百姓也不行了。
“哎,你懂的还不少,想造反不成?”那宥吏见欺骗不成,直接玩横的了,“来人,把这赵二轰出去”
“住手,我看谁敢?我看你是想造反”这时,流民群中有政保司的吏员出来,脱掉身上破烂的外衣,露出里面的斗牛服。
“某乃政保司百户李友忠,将此宥吏拿了”那李百户断喝,旁边执勤的士兵看了看身穿斗牛服的李友忠,立即上前拿下了那个发粮食的宥吏。
“押回去,好好审,看看他后台是谁”李友忠说了一句,然后又看向赵二、看向等待领取救济粮的流民,“辽王千岁命令我等政保司人员,到各地查访不法,保护黎庶,尔等若发现有作奸犯科的官吏,即可高声大喊,政保司无处不在”
这话多少有些吹牛逼了,政保司虽然势力强大,但也不可能无处不在,不过这么说,对官吏的震撼是真的大。政保司、秋华的名声,已经深入辽藩官僚的心中,都说秋华不仅心狠手辣,而且手段多样,犯在政保司的手里,断然没有好果子吃。
“辽王千岁千岁千千岁”流民们都朝襄平城的方向跪下了,高声齐呼。通过分地、发放救济粮、打击流民身边的贪官污吏,短短两个月,杨竞在这40万流民的心中,威望简直如日中天。流民在辽藩感受到和大梁不一样的气氛。
辽王府、养心殿,杨竞看着政保司报上来的奏折,叹了一口气,这短短半个月,涉及流民的官吏违法案件就高达45起,有克扣粮食的、有强抢民女的、有随意殴打人的、甚至有抢夺财物逼死人的,杨竞知道,在这个时代,百姓的命,根本就不在那些官吏的眼里。看来改革司法体系的事情必须提上日程了。
现在辽藩只有一个刑部,负责缉拿、审判和定罪,杨竞用屁股想都知道,这三项权力集中在一起,是多么的可怕。所以杨竞盯着刑部盯的死死的,刑部尚书王显也算是清廉,刑部目前问题不大。中枢杨竞能盯着,可是地方怎么办呢?杨竞不可能盯住辽藩所有的司法衙门,所以只能靠制度治理。
杨竞拿过一张空白的纸,开始写了起来:设置御史台,正二品建制,设置都御史1名,正二品;左都御史1名,从二品;右都御史1名,正三品;下设若干监察御史,负责辽藩官员的监察工作,各郡设巡察御史,巡察御史由御史台委派,一年一轮换。
由于巡察御史一年一轮换,这就大大增大了地方官僚收买巡察御史的难度,毕竟流动性太快了,你不可能每年都收买一遍新任的御史吧?或许也可以,但是就大大增加了收买的成本和难度。
设置藩大理寺,负责审判工作,正二品建制;设大理寺卿1名,正二品;大理寺少卿1名,从二品,负责辽藩的审判工作,所有辽藩子民,不经大理寺审判,即是无罪;各郡、各县设置大理寺分寺,寺正及其他官吏由大理寺委派,一年一轮换。
这个也是一样的道理,杨竞让司法官员流动起来,核心就是一个,避免司法官员和地方官员结成相对牢固的联盟,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减少冤案错案的发生。至少是主观层面的冤案错案发生。
改组刑部职能,刑部只负责侦查、逮捕和起诉,大理寺负责审判,遇见重大案件,需要由御史台、大理寺和刑部三法司会审,报杨竞审批。
杨竞所谓的改革,就是把审判权和侦查权、逮捕权分开,现在辽藩,或者说大梁,都是地方方既负责查案、又负责审案,这样下来运动员和裁判员都是一个人,能公正才怪呢。所以杨竞才设置了大理寺和在地方设置分大理寺,设置御史台和在地方设置巡察御史,尽可能的剥夺地方官的司法权力。
这里有个例外,政保司不受这个制度约束,政保司是杨竞亲军,单独具备侦查权、起诉权和审判权。杨竞还没有糊涂,不会自废武功,更不会在这个时代倡导什么法治精神,他只是利用他现代的管理经验,对一些制度性东西进行改良而已。至于说情报机关,这么好用的手段,杨竞又怎么会轻易放弃?
杨竞洋洋洒洒的写了好几篇,对御史人选啊、晋升流程啊、培养手段啊都进行了规定,反正都是照抄现代的管理制度,主要的还是施行,这才是重中之重。
“李德全,让政保司把这个誊抄几份,分别送各位尚书手中征求一下意见,在关内的长平、山海关的曾大人、在松江郡的王显都要送到,特别是王显”曾泰是枢密院枢密使,也是尚书一级的官员。杨竞把写好的辽藩司法改革方案,递给了李德全,李德全立即接过来,用特制的纸袋密封好,盖好印戳,安排小太监送到通政司。
这也是杨竞主张建立的保密制度,大梁根本没有保密制度可言,甚至很多官员以炫耀自己知道的秘密为荣,上午在朝堂上研究的机密事项,下午就传的市井人尽皆知。杨竞就藩以后,立即加强的保密工作,这个文件袋,就是其中的改进措施之一。
文件放入文件袋,密封盖好印戳,接收的人确认印戳无误后再签收,这就避免了文件传递过程中的泄密,很多看起来很小,但却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证了辽藩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杨竞这个穿越者可能工业技术不行,但是在人文、管理技术上却是在线,凭借着领先这个时代的管理技术,杨竞才保持住了辽藩在某种程度上的对大梁的领先地位。
“走,去看看海兰珠和海兰察”忙活完司法改革方案起草这个大活,杨竞忽然来了兴致,想去看看那对姑姑侄女。
“是”秋华立即答应下来。
来到海兰珠和海兰察住的小院,这对姑姑侄女见礼后,杨竞啥话没说,先是发泄了一通,然后在躺在这对姑姑侄女之间,一边搂着一个,和她俩说话。
“你俩是怎么打算的?想要离开孤立即放你们走,想要留下也可以”杨竞这倒是真心实意的说。海兰珠的儿子已经被政保司暗杀在战场了,其余的奴真残部也全部被打散,开始梁化。按照杨竞的说法,辽藩没有梁族、高句丽族、奴真族和突厥族之分,全都是梁族。
“殿下,我们想留下”海兰珠和海兰察的话有点出乎杨竞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