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9章 陈大仙儿的心思
    腊月二十,是吴建党结婚的前一天。

    照例,许幻臣和吴荣枝没有回去,老百姓攒了一年的钱,都等着这个时候消费呢,他们俩急着挣钱,派了许山代表夫妻俩去参加吴建党的婚礼。

    吴建国开着三轮车,车上坐着许山,还拉了一个大家伙回去。

    “建国,你买的这个是啥?”

    三轮车停在吴家院子里,车上是一个四四方方的纸箱,看不出来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

    黄连庄的老百姓虽然这半年跟着吴家赚了些钱,但农家人日子节俭惯了,不太敢花,顶多就是去赶集的时候多买两个糖糕给孩子们吃,手里有钱,就舍得给孩子花,但买大家电这些东西他们还是不太敢,所以基本上还没有人认识电视。

    许山坐在三轮车上,自豪的吆喝:“这是电视,我大舅专门给我三舅买的。”

    那神情,仿佛吴建国带回来的电视机是买给他的。

    到底是长大了,又处在一个桀骜不驯的年纪,许山没有以前那么怕吴祥,这一次是坐在三轮车上心安理得地进吴家院子的。

    一听说是电视,众人很稀奇,同时也有人调侃吴建国:“不赖呀,建国,看来你卖衣服挣着钱了呀。”

    迄今为止,吴建国也算是走南闯北见过一些世面,面对大家伙的玩笑也没有张扬,只是说:“建党好不容易结婚了,我这做大哥的也不知道弄点啥好,这电视还是翠娟去学习之前专门吩咐我买的。”

    “你看看翠娟这大嫂当的,就是好。”

    吴建党总算是要结婚了,崔英感觉自己的任务又完成了一个,心情格外好,她冲着来吴家的人喊道:“以后没事来家里看电视啊。”

    “好嘞。”

    众人高兴地合不拢嘴,在这以前晚上吃了饭就只能四处唠唠嗑,庄上就那么大地方,也没有什么地方可以逛的,以后可有地方去了,吴家这院子大,多少人挤在这里看电视都不成问题。

    上一次吴家大肆操办酒席还是吴玥满月的时候,后来两颗松相继出生,吴祥也都是小办。崔英手里这些年给吴建党攒了不少娶媳妇的钱,再加上吴建党每个月还有一些工资,零零总总加起来不少。

    所以崔英决定来一次大办,没有跟吴祥商量就定了一个唢呐班,还有几个咿咿呀呀唱戏的演员,也不知道从哪里淘了一顶略显破旧的花轿,准备让人明天抬着去接新娘。

    甚至院子里的那颗石榴树也让她给绑了一朵大红花,吴家到处都是红彤彤的喜字。

    吴家院子再一次陷入一片热闹的场景。

    作为准新郎的吴建党面无表情地在人群里穿梭,也不知道该忙些什么,似乎干什么都没有劲儿。

    对于吴建党来说,让他现在娶谁都一样,所以亲妈把婚礼操持得再隆重似乎都跟他没有关系,他对明天的结婚仪式没有期待,也没有喜悦。

    陈村。

    陈大仙儿趁人不注意,走到在家附近卖力锄地的陈芳面前,悄声说道:“芳芳,你明天就要结婚了,高兴不?”

    “高兴。”

    她妈说结婚的时候有糖吃,所以高兴。

    “以后到吴家乖乖的,吴家有个很厉害的医生,让他给你好好看看病,知道吗?”

    “知道,芳芳最乖了。”

    她妈说乖乖的就可以天天有糖吃。

    芳芳想吃糖,想天天吃糖。

    陈芳像个小孩子一样,忽闪着大眼睛,看着陈大仙儿,不明白陈哥哥为啥一直跟她说这种话。

    陈哥哥已经不是第一次说她有病了,但是她确实没病啊,应该是陈哥哥有病吧,

    不过妈妈说了,别人有病也不能当面说,听到的人会伤心的,可是眼前这个哥哥看起来好难受的样子,到底要不要告诉他呢。

    陈芳歪着头想了半天,有了。

    她把手里的锄头扔到地上,突然闭着眼睛,把嘴巴凑到陈大仙儿的耳朵边上,轻轻地说道:“陈哥哥,你好像有病,你去找医生看看。”

    她是对着耳朵说的,也没有看哥哥的脸,所以不是当着面说的,这样应该没问题的。

    可是当她睁开眼睛的时候看到这个哥哥还是很难受的样子,心里念叨:这个哥哥病得不轻呢,哎,她也不是医生,救不了哥哥的。

    陈芳念叨的声音并不小,陈大仙儿听清楚之后整个人都呆住了,但是转念一想,又无奈地笑了,芳芳是个病人,他跟病人有什么好计较的呢。

    陈家有人出来找陈芳,陈大仙儿趁机回家了。

    芳芳终于嫁出去了,他应该开心才对。

    没有人知道,曾经的陈大仙儿学医其实是为了陈芳。

    那时候的陈大仙儿还没有这个外号呢,他叫陈达。

    陈芳从小就懂事,生下来也不跟其他小孩子一样闹人,只有不舒服的时候才会哼唧两声,安静到大人们忙起来经常会忘记家里还有一个这么小的小孩子。

    当时的陈达也没有多大,两岁的孩子经常被爹妈扔在地头玩泥巴。

    两个陈家的地离得近,经常大人们就把两个孩子往地里一扔,开始干活,也就是那个时候陈达有了第一个玩伴,也就是躺在地上连翻身都还不会的陈芳。

    青梅竹马的两个人慢慢长大,一直到陈达上小学,陈芳的家里人才注意到陈芳不对劲,跟同龄人比起来明显更幼稚,但那时候的农村人,谁会注意这个,只当是自己家孩子稍微傻那么一点,反正陈芳看起来能吃能喝,完全能够自理,所以压根儿没有放在心上。

    一直到陈芳该上学的年纪,老师说陈芳不适合上学,劝陈家不要浪费那么钱,那个时候陈家人才找急忙航地把陈芳带到医院里去看,医生说是天生的,完全治不了。

    加上陈芳还是个女娃娃,家里大人也不太愿意出大价钱给孩子治病,反正就那么养着呗,闺女家家的,迟早是要嫁人的。

    陈达十岁那年放学回家,他爸跟他说:“芳芳是个傻子,脑子不太正常。”

    这让一直把陈芳视为玩伴的陈达如何受得了,他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跟他爸争辩:“不是,我教芳芳写字她都会,她聪明的。”

    “你看她就比你小两岁,话都说不明白,哪里聪明了?你陈叔今年已经让我给孩子看过了,治不了的。”

    “治不了是因为你医术不好,我才不信芳芳有病呢。”

    也不知道为何,十岁的孩子会说出这样的话,陈大仙儿到现在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大概是因为家里一直让他学医,他产生了逆反心理,总想找个攻击点来击退爸妈的逼迫。

    但陈芳生病这件事情,对当时的陈达来说又成了一个契机点。

    执着的孩子一直不相信芳芳是个病人,从那以后魔怔了一般,开始专心读书,嘴巴里还不时地在念叨一些别人听不懂的话,外人才给了他一个陈大仙儿的称号。

    为了有一天打亲爸的脸,陈大仙儿十年如一日地苦读终于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上了富源市的医科大学的神经科专业。

    大学顺利毕业,陈大仙儿拒绝了学校的留校邀请,特地回到陈村继承父亲的衣钵,开了一家诊所,就为了有朝一日能把陈芳的病给治好。

    但这么多年过去了,陈大仙儿对此依然束手无策,偶尔发现吴家有一个医术精湛的医生,他喜出望外,但还没等他高兴太久,老牛就告诉他:除了吴家人,外人的病不给看。

    气得陈大仙儿回去摔了好几本书,不过好在后来听说吴家在给吴建党找媳妇儿,陈大仙儿就打起了主意,现在愿望达成,他只期待芳芳能顺利嫁到吴家去,然后让那个老牛出手把芳芳给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