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2章 建工业基地
    在枪械局的车间里,只见蒯富指着辽王最初指导他们生产的木架刻线机说道:“以前我们工匠用这台机器刻好一条枪管膛线需要两个有三年以上的雕镂经验的铁匠,两个人一天才能勉强刻好一条枪管的四根内膛线。”

    接着,他又指着一台锃亮的钢铁机器说:

    “这是我们根据婉君仙子的指导,最近才造出的刻线机床,利用滑轨、轴承和升降机,可以手摇操作,进行上下、左右、前后移动,任意调节角度,刻好一条枪管内的四根内膛线,还不到半天时间,效率提高了五倍以上,造出来的枪管寿命和枪支射击精度也提高了不少。”

    “如果有了充足的水力,这机器的效率还可以提高至少四倍。也就是说,目前朝廷虽然召回一半军械工匠,但对辽东的枪械生产影响并不大。”

    第一次见到这玩意的郭氏兄弟内心震撼无比。

    这妹夫怎么如此牛逼!不仅自己牛逼,手下这些人也是如此牛逼!以前造了几百支什么迅雷铳、掣电铳、一窝蜂,就打得蒙古人哭爹喊娘。那现在有这么厉害的机器,再造出一万支这神枪来,估计还真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

    看来自己今后还是紧跟妹夫走,好处永远有!

    正当郭氏兄弟一脸崇拜地望着这个妹夫时,辽王却说道:

    “也不能说没有影响。如果朝廷不召走这七十五名熟练工匠,三年后,我们还可以培养更多熟练工匠,可以修建更多的高炉,开建更多的工厂。”

    “我打算在这浑河修建一道十米高的大坝蓄水,确保这工厂和矿厂有更为稳定更为强大的水力去推动。修建这样的大坝大约需要五百吨钢材和四千吨水泥。”

    “五百吨钢材是一个什么概念呢?相当于大明内地十四省一年的铁总产量的十四分之一!换句话,如果要建这个大坝,相当于把内地一省全年的铁都用上。”

    “我们以前在广宁城建了四个小炼钢炉,只是小打小闹,做做试验而已。每天最多出四吨钢材,造了兵器,就不能造农具。遇到没有生铁了,就得歇工。”

    “如果明年我们在浑河开始建一个能日产两吨的炼钢炉,慢慢再尝试建更大的炼钢炉。只要人手充足,到第三年的时候,每天钢铁产量就能达到二十吨甚至五十吨,一年产量就能达到六千吨甚至一万吨,超过内地全年的铁产量。”

    “这样,我们不仅有充足的钢铁打造农具、兵器,还能建造一座大坝。有了这座大坝,下游的工厂可以利用水力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更多的钢铁、水泥。”

    “等到辽东钢铁年产量达到十万吨以上以后,我们可以在辽东各个河流上修建千年不倒的钢铁大桥,车马可以在上面自由往返驰奔,免去舟楫来回转运的麻烦。城市里可以建筑数十丈高的楼房,边关将士可以随地修建坚不可摧的堡垒,浑河上游可以储存更多的水源,沈阳周围可以开垦更多的水田,足以应对像今年夏天这样的旱灾……”

    辽王一步一步给大家解说他的工业兴辽的蓝图,早就对辽王惊为天人的蒯富也不得不再一次打破对辽王的认知。

    就连和他一起穿越过来的张信等人,也是感叹不已,这不是当年伟人经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基本思路嘛,他竟然直接用到了这里!

    到了最后,大家对朱植什么优先建设抚顺工业基地的战略规划无不赞同,因为好多人根本不理解,也不需要理解。

    接下来,辽王自然要把这工业兴辽的任务进行分。

    开了年,大家要一起到浑河周边进一步勘察、选址、采矿、建厂。

    婉清按辽王的需求清单和现场勘察结果,出具建厂图纸和具体施工要求。

    张信负责协调人力,郭氏兄弟负责带工程队组织施工。

    蒯富和婉君的任务非常繁重,负责为厂矿设计、生产一批大型设备。

    比如将三八坩埚改进成一次可以容纳三吨以上矿石原料的蒸馏锅炉、炼钢炉、水泥窑炉;利用骡马或水力驱动的传送带,可以从采矿口轻松将矿物源源不断地直接运送到厂房车间进行深加工;将绞车安装钢制耐磨滑轮和轴承,既可灵活移动,又可以一次性吊装上万斤矿石原材料或工业成品;可以向高炉中自动填装更多原材料的投喂机……

    张石也被辽王派到沈阳,和朱大能进行了角色互换。

    辽王除了让他接替朱大能指挥广宁左护卫负责沈阳和抚顺两地安保工作外,更重要的是开始着手建坝章程。因为在穿越人员中,只有张石后世是水利局干部,和修水坝算是沾点边。

    辽王这建大坝的设想,就源于在后世和张石一次钓鱼闲谈时,张石提到的一条信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大型水库--大伙房水库就是建在抚顺旁边的浑河上游。

    当时新中国百废待兴,物资奇缺,全国钢材年产量才十六万吨,还几乎都是出自东北。

    在当年物资紧缺的特殊年代,修建大伙房水库并没有用太多的高科技,也没有耗费太多的钢材和水泥,整个大坝高五十米,长一千多米,只用了不到三千吨钢材、两万吨水泥,坝心则就地取材,用黏土反复碾压而成。

    辽王到抚顺考察之后,怦然心动,先决定搞个十来米高的大坝作实验,工程材料也相应改为后世的五分之一。不过具体需求还得请张石带人现场勘探后,再请婉君、婉清他们细算一下。

    既然要建水库,不仅要钢材,更要后世的水泥。

    初到广宁之国的时候,朱植以木栅为城,木棚为房,并未想到用什么水泥。

    直到去年农闲时,沈庄开始组建工程队在王府给大家建砖石结构的别墅时,才想到需要大量水泥。

    当时朱植忙于东征,工程队在王府工匠的指导下,使用糯米浆、草木灰和石灰浆勾兑成的传统水泥,效果很好。

    但是以粮为料,成本极其高昂,古人基本上只用来修建皇宫、王府、城墙和佛塔。因为辽东缺粮,成本太高,沈庄也只敢用来建王府的别墅。

    后来在婉清的指导下,工程队在修建民房、商铺时,大量使用生石灰和炉渣制造的水泥浆砌墙。

    这是婉清借鉴了上大学时书本上介绍的罗马水泥制造方法,但是效果却没有罗马水泥好用。

    因为婉清水泥配方中的炉渣比罗马人用的火山灰粗糙得多,凝结速度缓慢,影响施工效率,工人们并不喜欢。

    到了今年春天,王府的工匠和沈庄工程队为加强懿州、长春等地防御,建筑一系列军事戍堡时,不得不再次使用糯米制造的水泥浆。

    到了夏天,辽东大旱,粮食紧张,朱植又严禁使用糯米制造水泥浆。

    刚好广宁的炼钢炉因为缺少原材料处于半停产状态,婉清就指导冶铁工人们开始试验用高温坩埚将石灰岩、黏土以及炉渣粉末在一起烧制现代水泥。

    由于原材料非常粗糙,造出来的水泥颗粒物太多,粘结度并不是太好,只能勉强作砌墙之用。

    婉清曾经建议辽王,让他派人到长白山或赤峰火山采集火山灰代替炉渣粉末。

    可那长白山火山灰虽然多,可是远在千里之外不说,还根本无路可走。赤峰火山灰也是路途遥远,而且又在宁王的根据地核心位置。所以婉清的这个建议不大可行。

    婉清只好指导蒯富研制研磨机,将石灰岩、黏土以及炉渣进一步研细,以改进水泥品质。

    蒯富虽然也制造出了研磨机,但是因为干旱,使用手摇研磨机效率低不说,颗粒物还是偏大。

    更重要的是,因为辽西水力的不足,无法推动更大的鼓风机让窑炉中的原材料在充分燃烧沸腾的条件下进行烘干除湿,即使造出一些水泥,如果不及时使用,也极易返潮凝结,导致失效,造成巨大的浪费。

    辽东的实践证明,穿越到古代制造水泥比炼钢和造枪更为复杂,也比造玻璃复杂。

    好在朱植有谢婉清这个化学系研究生,对制造现代水泥的基本原理、配方和步骤还是比较熟悉的,研究方向也是对的,领导一帮学生和工匠少走了不少弯路,制造的水泥也越来越接近后世的标准,至少用来建房子、修哨楼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这次建抚顺工业基地,朱植也是把研制水泥作为辽东继研制出锰钢后的第一件大事来抓。

    他让郭鉴常驻石灰厂,亲自督导石灰的开采,又让蒯富亲自组织水泥生产设备的制造,派郭镛出使盛产硫磺的高丽,在购买制造火药原材料硫磺的同时,大量购买制造水泥的优质原材料火山灰,争取用最好的原材料,造出最好的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