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如何来比?”
狄泉心中暗喜,这射箭的箭术,自己虽然是半路出家和周侗学得的,但是奈何人家周侗的射术是天下第一的绝活,这九箭定太平之箭术,他融会贯通之后,不敢说箭术天下第一,也是天下前列。
因为这九箭定太平之箭术,周侗自己只传授给了两个人,一个是螟蛉之子,干儿子岳飞,一个是狄泉。
至于前几个徒弟,周侗并没有传授这一箭术,只因为当时他还没有领悟出来这套绝学。
而除了那“小李广”花荣和“小养由基”庞万春,只怕是其他人的射术也不可能高过狄泉。
“比四平箭!”
南柏麟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
这所谓的“四平箭”就是射出四支箭矢,上二下二,呈现出长方形,不但要上限平行成一条直线,而且要用力相等,箭头没入靶子的深度要完全一致。
射箭射出长方形的四支箭矢,这个说句实话是并不难的,但是想要没入的深度完全一致,这可就太难了,因为正常人每一次的拉弓射箭,箭矢出去之后都很难保证其箭矢的力度,或深或浅都非常有可能。
但是,哪怕是深度有着极其微弱的变化,那也不能算是合格的“四平箭”。
而南柏麟能够拿出“四平箭”的规定和狄泉来笔试射术,想必是他可以轻轻松松的射出符合要求的“四平箭”来,如此来看,他的射术只怕不逊色于“小李广”花荣和“小养由基”庞万春这等高手。
但是,对于狄泉来说,他掌握了九箭定太平,这四平箭的操作就变得太基础了,因为九箭定太平那是把九支箭矢射成“太平”二字的模样,其用的力道大小,距离,各不相同,所以对于这种微妙的力道掌控,只要他想,他就能做得到。
“好!那我先来!”
南柏麟一副极有信心的样子,伸出手向狄泉讨要一把弓箭。
狄泉用眼神示意“两头蛇”解珍,解珍便给了南柏麟一把弓箭。
南柏麟试了试弓箭,还算是合手,便对准了旁边一棵大树,连射了四箭!
这四箭迅速射出,入树木而无声,“两头蛇”解珍和“双尾蝎”解宝一看见他有如此箭术,也是对视一眼,毕竟他们兄弟二人也是猎户出身,善于使用强弩硬弓,毕竟打猎很多时候不能靠着他们两个拿着钢叉上去刺杀,更多还是要靠着射箭。
但是,以他们两个的射术来看,还是不能超过眼前这个年轻的南柏麟。
众人走上前去看了一下,但见这上面的两支箭,箭头半入树身,算是比较浅的没入,而下面的两支箭则是箭头全身没入了那棵大树里面。
狄雷一看到了这个情况,便说道,“不是平的,输了,输了!”
而“两头蛇”解珍则是把狄雷偷偷拽过来,小声说道,“狄二爷,您这可是丢人现眼了!”
“这……怎么说?”
狄雷不解的问道。
“这是上下四平箭,上面两支箭轻,却是丝毫不差,下面两支箭重,却也丝毫不差,这是说他射箭力量是收放自如,已经到达了随心所欲的境地。”
“两头蛇”解珍的这一通解释也是给在场的所有人解了疑惑了,所有人的目光现在都直直的看向了狄泉,有的人觉得狄泉肯定是没有问题,有的则是在担心,狄泉能不能战胜南柏麟。
而张弃病此时也是心中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毕竟他刚刚投降了狄泉,自己的亲外甥就和自己来这一套。
要是狄泉能够打赢了,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看可是,要是狄泉输了,又当如何呢?
狄泉可是梁山之主,要是他在自己外甥面前被打败了,失了面子,谁敢说他们日后在梁山上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
可是事到如今,箭在弦上,也是不得不发,张弃病他可太了解自己这个外甥的性格了,那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堪比那毛驴一样,想让他放弃和狄泉的比试 那只怕是要比登天还难。
而狄泉却并没有丝毫的害怕,神态自若,有如古井无波,刚刚他看到了那南柏麟射箭的全过程。
老实说,他的箭术已经是不俗了,但是,比起九箭定太平的绝技,还是不值一提的!
但见狄泉也拿起了南柏麟刚刚使用过的那副弓箭,试了试弓箭的力道,然后向便走。
“什么?”
南柏麟难以置信的看着狄泉向后拔步就走的举动,因为在他看来,狄泉这个举动是对他妥妥的蔑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刚刚站在那里射箭的距离那棵大树大概是一百步,这已经是不近的距离了。
而他现在看着狄泉又往后走了五十步左右,也就是距离那棵大树有着一百五十步的距离,而狄泉的这一举动,无疑是给自己的射击增加了难度。
一百五十步的距离,实话实说,南柏麟射不了这么远!
但是,虽然说他看到了狄泉离的如此之远,但是他并不相信,狄泉有能力在那么远的距离之下射出四平箭来!
他不相信!
狄泉气定神闲,站在起射线上,左肩对目标靶位,左手持弓,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身体的重量均匀的落在双脚上 ,并且身体微向前倾。
这点很重要,站立,在九箭定太平之中尤其重要,虽然看着姿势很正常,但是周侗在其中加入了桩功,自然有所不同。
箭失搭在手指上,单色主羽毛向自己,箭尾槽扣在弓弦箭扣上,右手以食指,中指及无名指扣弦,食指置于箭尾上方,中指及无名指置于箭尾下方。
狄泉举弓时左臂下沉,肘内旋,用左手虎口推弓,并固定好眼睛与大树,在开弓的过程中同时将眼,准星和靶上的瞄点连成一线。以左肩推右肩拉的力将弓拉开,并继续拉至右手“虎口”靠位下颌。
但见狄泉待开弓,瞄准后右肩继续加力同时扣弦的右手三指迅速张开,箭即射出。
但见那箭矢“嗖嗖嗖”,狄泉连珠箭快速射击,上三,中三,下三,三支箭齐刷刷的钉在树上!
在场的众人登时惊呆了,因为狄泉射的这不是四平箭,这是九平箭,九支箭不偏不倚,齐齐整整的三三排列,至于其深度如何暂且不知,但是这难度直接是翻了翻的,毕竟九支箭,比南柏麟那四支箭两倍还要多了一支箭。
箭中靶位后,狄泉左臂由腕、肘、肩至全身依次放松,他心里面已经知道,自己赢定了。
要使箭脱离弓飞向靶纸,一般人均可做到。但引弦后经正确瞄准,使箭射中靶标,则必须有一定的经验累积才可练成。每
次射箭时要用固定的姿势,相同的力道。但是人在精神及肉体上会时时产生变化,要每次都以同样的状态或同样的样子来射箭是不可能的。
所以,后世的射箭运动那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为了使射箭姿势尽量正确,必须学习射箭的技巧、知识。学习后按照姿势反覆练习,不断调整自己的姿势,熟能生巧,最终都能练成与正确姿势接近的自己的姿势,这时即使意外地遭到精神上或肉体上的不安影响亦能充分把持,不致误差太多。
射箭的目的不在于增强肌肉,拉弦时不可使出全身之力,应只让两手用力扩张,肩膀的肌肉必须放松,你要能做到这一点,才算是完成了用心灵挽弓射箭的条件之一;吸气后,轻轻的将气往下压,使得腹部绷紧,再引弓射箭,呼气要尽量的慢而稳,而且要一口气完全呼完;引弓手轻柔地向后方伸展至完全伸直,是松弦、保持最重要的条件。
而南柏麟他根本不知道这些理论,全是凭借经验和手感,狄泉用周侗的经验再加上自己对后世射击运动的了解,融会贯通,才敢如此托大。
其次,就是狄泉赢在射法上,南柏麟是拇指钩弦法,拇指第一关节弯曲钩住弓弦,食指指腹压住拇指形成锁扣,同时食指第二关节侧面与箭杆接触,可以施加一个横向力。
拇指钩弦法是中国传统射法的最大特点,能适应不同的起射环境,无论是站立静态射还是移动步射,甚至在飞奔的马、颠簸的车上发射,都可以完美地射出每一支箭。
而狄泉用的是“地中海射法”。
张弓射箭的手法,主要有三大类方式,西方学者分别将之命名为“捏箭式”、“地中海式”和“蒙古式”。
而实际上常见的手法只有两大类:流行于盛行单体弓的西方世界的“地中海式”,由食指勾弦位于箭尾之上,中指和无名指勾弦位于箭尾之下;流行于盛行复合弓的东方世界的“蒙古式”,用戴着扳指的拇指勾弦,食指和中指压住拇指以加强力道。这两种不同的手法,源于单体弓与复合弓不同的特性。单体弓的弓身一般较长而弹性差,拉满时、弓弦的角度比较大,适合用多个手指勾弦;复合弓的弓身一般较短而弹性好,拉满时、弓弦成锐角,只适合用拇指单个勾弦。
地中海式可以箭头延长线瞄准,而且比较容易上手。竞反的体系更科学,按照竞反的方式练习射箭进步快。但缺点就是搭箭慢,稳定性差。地中海和竞反其实不是一回事,只不过有点像而已。
蒙古式优点是搭箭稳定,颠簸时也不会掉箭,利于移动时射击和骑射,缺点是不能直接使用箭头延长线瞄准,而且缺乏训练的时候,出箭时很容易碰撞弓把,影响精度和威力,换而言之,不好上手。
地中海适合新手,也能打出好成绩。
但蒙古式,适合练“心”,要打出好成绩,必须苦练到形成肌肉记忆+感觉,必须会控制自己的心态。
刚刚一场大战过后,那南柏麟先是大战一场,此时气息紊乱尚未停歇,又紧接着败于狄泉之手,心态自然会受到影响。
再加上他性格本来就急躁,根本不可能做得到平心静气,又急于证明自己,即便是他本来的射术是不错的,也无法发挥到最强的水准。
狄泉用的是容错率最高的“地中海射箭法”,再加上他的心态,必胜无疑。
“狄寨主这箭……”
张弃病主动走上前去查看这狄泉的九支箭,这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狄泉这九支箭简直是力道层次递进,各不相同,一支比一支更加深入一分!
这简直已经算是神乎其技了,毕竟能够把力道给控制到这个地步,全天下的人又能有几个?
尤其是两人用的可都是齐梅针箭,这种箭矢,长约一米左右,铁质长箭镞,平头,杨木箭杆,外裹桦树皮,黑雕翎,羽间髹橙色漆。
别看这玩意的箭簇小,它却很有用,可射穿锁子甲,属于战斗用箭范围,也能用来射击熊和野猪,以穿其厚皮。
所以只要满弓射出,即便是力气并不太大 但是也很难在树木上留下很浅的痕迹,想射得深入并不能难办。
其实难办的事情是,如何才能把这东西射得很浅!
而张弃病也罢自己的外甥南柏麟给拉到了大树前面去亲眼看这九支箭。
南柏麟的眼神瞬间都绝望了,他不停的摇晃着自己的脑袋,大声的喊叫,连嗓子都给喊破音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这 这……怎么可能呢?这是人能够做得到吗?你这还是射箭吗?就是李广再世,养由基重生,飞卫投胎,也不可能啊!”
狄泉直接走到了南柏麟的身前,拍了拍南柏麟的肩膀,“怎么样,服不服?”
“不服!怎么可能呢?你是神仙吗?”
南柏麟依旧是嘴硬得很。
“小兄弟,我叫你个乖,射箭,身体的轻微颤抖,呼吸,风量,都会影响你射击的精准程度,要是你在射箭的时候,心情激动,身体微微颤抖,实在是无法做到平心静气,你就要记住一件事情,屏住呼吸,一指动,全身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