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九百四十三章 天下第一知府
    <b></b>                  隆庆元年三月二日,为世人敬仰的一代大儒,掌宁波通商事四年之久的唐顺之在杭州府钱塘县病逝。

    唐鹤征遵其父遗命,在乡梓武进设衣冠冢,扶棺前往镇海侯涛山。

    抵达之日,游击将军杨文率军护卫,威远城头炮声大作,镇海知县孙文和亲抬棺木上肩,前来拜祭者官员、士子、商贩、平民,数以万计。

    消息在短时间内哄传东南,不到十日,京城也传的沸沸扬扬,但不是为了唐顺之的过世,而是因为宁波知府的出缺。

    在朝中诸公看来,随园掌控宁绍台三府,其中之重在于宁波,宁波之重在于镇海,而镇海之重在于唐顺之。

    这是个软硬不吃,又具有极高名望,同时具备任事之能,而且还清廉如水的麻烦人物。

    台州知府、绍兴知府去年便已经易主,如今唐顺之一去,本就势衰的随园更是如雨后荷叶,凋零难再复盛况。

    “朝中有人好当官啊。”陆树德牢骚了句,“没想到同年中,居然有人如此快就能任知府,而且是天下第一知府!”

    大明比宁波府地位高的府洲不少,但像宁波知府这样能执掌通商事的知府只有这一个,因此得了个“天下第一知府的”的绰号。

    今天林烃是来随园报喜的,钱氏刚刚查出身孕,听了好友这话,忍不住笑道“听起来挺酸?”

    陆树德翻了个白眼,“难道不是?文和兄还只是镇海知县,他张元嗣何德何能为文和兄上官?”

    宁波知府出缺的消息入京两日,随园一直保持着沉默,但另外两位不会。

    徐阶门生中够资格的不少,但宁波知府何等重要,自然需要精挑细选,还没什么确凿的消息传出。

    而高拱不同,如今在内阁中俨然后来居上,气焰嚣张,已经放出话了,宜黄知县张孟男,考绩优上,调回京中任刑部郎中,当转任宁波知府。

    张孟男,嘉靖三十八年进士,至今入仕才两年多,先任广平府推官,但宜黄知县杨铨很快因功被调入吏部任考功司郎中,张孟男转任宜黄知县。

    两年来,张孟男在宜黄推广红薯、洋芋,颇见其效,又公平定案,官声极佳,就连丁忧在家的谭纶也曾经给钱渊来信赞誉有加。

    就在二月初,张孟男被吏部评为政绩卓著,即将调回京中,按道理来说,新科进士外放,若政绩卓著,最佳的选择是调入京中入六科或都察院,这也是科道言官主要的来源。

    但宁波知府太重要了,如今在京中被誉为天下第一知府,多少人虎视眈眈。

    于是,本应该是为科道言官的张孟男还在路上没抵达京城,就已经转任刑部郎中了……而郎中外放,一般来说正好是知府。

    当然了,这是有原因的,高拱是张孟男的嫡亲姑父。

    所以陆树德哀叹,朝中有人好做官啊。

    张孟男的确是个人物,但入仕至今两年多就能升任六部郎中……这种晋升速度能将同年的那些三甲同进士气得吐血,那些人在外地转悠个十来二十年都未必能回京。

    而陆树德不忿的另一个原因是,杨铨怎么说也在宜黄熬了将近四年,而且还立下战功,也不过就升任郎中,而张孟男只是下去镀了一层金而已……而且还是沾了杨铨的光。

    一旁的潘允端笑骂道“只看得到别人,看不到自个儿,你们俩……一个户部侍郎,一个礼部侍郎!”

    林烃撇嘴没吭声,父亲为礼部侍郎掌詹事府,但自己只不过是个刑部主事而已。

    而陆树德面无表情的转过头去,自从陆树声入京后,他的日子相当的难熬。

    就在昨天,陆树声又替弟弟联系了一家相看……结果陆树德相看完了之后,劝哥哥纳一房良妾,结果陆树声的捶衣棍又派上了用场。

    “对了,渊哥呢?”陆树德左顾右盼,劝陆树声纳妾的主意就是钱渊出的。

    这些天,钱渊也在陆树声手下吃了不少排头,还有钱铮……不过他稍微好点,在岳父那吃了排头就回头发泄到侄儿身上。

    “适才有护卫送信过来。”林烃解释了句,转头问“朝阳兄,吏部可有风声?”

    一直沉默的徐渭抬起头路瞄了眼林烃,“石斋公能起身了?”

    林烃脸黑了下,皮笑肉不笑的哼哼,“勉强起身,每日药汁不断。”

    从去年末病倒到现在三个月了,李默已经无法正常行使阁臣的职责,徐渭这句话也不是随随便便问出口的,如今朝局复杂,如果李默恢复,这是个需要考量的因素。

    杨铨摇头道“虽是知府,但却是天下第一知府,分量太重,天官不敢擅专,内阁会插手……陛下可能也要过问。”

    “内阁?”徐渭嘿了声,“不是都定了张孟男吗?”

    “未必,张孟男资历太浅了。”杨铨身为吏部考功司郎中,摇头道“若是明年,张孟男倒是确凿。”

    “今日与文选司相议,选派宁波知府,必通东南事,擅算术,有刚强之风,兼两袖清风,最好是懂新式记账。”

    陆树德脱口而出,“户部登之兄最为合适,本就是宁波清吏司郎中,也名正言顺。”

    “孙文和虽祖籍绍兴余姚,但落籍京城。”杨铨摇摇头,“但登之兄不同。”

    这句话的意思是,孙铤落籍北京,甚至县试、乡试都是在顺天府过的,任镇海知县还说得过去,但祖孙三代都在绍兴府余姚县的陈有年外放宁波知府……这个是违背户部选官的规矩的。

    孙鑨叹了口气,谁能想得到……尚未到花甲之年的荆川公居然突然过世,这么大的肥肉虽然不是无主之物,但现在没人亲手提着,留着口水扑过来的人数不胜数。

    短暂的沉默后,徐渭突然开口道“朝阳此言未必作准。”

    “文长兄有何高见?”

    “东南通商事乃是本朝未有之先例,选派官员,未必要遵循前例。”

    “登之入户部多年,受指派曾南下查验红薯事,期间对通商事了如指掌,又执掌宁波清吏司多年,实是最佳人选。”

    “吴惟锡乃金华府义乌人氏,先巡按浙江,后任浙江巡抚;胡绩溪乃南直隶人氏,亦任浙直总督。”

    杨铨和孙鑨面面相觑,这个理由有点牵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