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八章 替父入朝(求收藏)
    前言:贞观六年三月,翼国公秦琼携子秦怀玉率十万大军前往青海练兵,同年四月,李世民命秦风凛代父上朝。

    寅时过半,翼国公府秦风凛的小院,此时秦风凛已经起床,换上了李世民给自己的官服准备上朝,今天是他第一天上朝的日子,虽然李世民有说他卯时过后再到也没问题,但秦风凛还是选择准时到,以免给他人嚼舌根的机会。

    没有惊扰到玲珑与苏意寒,秦风凛蹑手蹑脚离开了小院,再吃过一些早点后便往皇宫走去。

    “房伯伯,真是巧啊。”

    来到承天门外,秦风凛便看见一道熟悉的身影,定睛一看,正是尚书左仆射,一代名相房乔房玄龄。

    “哦,我当时谁呢,原来是贤侄啊。”听到有人在呼喊自己,房玄龄转过身一看,就见秦风凛一脸笑意的站在自己身后。

    与房玄龄作伴,两人一边攀谈一边往太极殿走去(ps:之前搞错了,上朝是太极殿不是两仪殿。),对于秦风凛,房玄龄很是欣赏,两人虽然交谈次数不多,但也因为李世民的原因交流过几次,可以说,秦风凛无论是文学才华,还是对于政治的远见,都令这位未来的贤相不得不惊叹一句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青于蓝。

    “贤侄,千万谨记,朝堂之上,谨言慎行,虽然朝中大臣每一位对大唐都是忠心耿耿,但贤侄毕竟是小辈,吐蕃一事贤侄锋芒毕露,已经令些许大臣们忌惮与不满了。”

    “长孙无忌?”

    房玄龄没有点明,但秦风凛却已经猜到了房玄龄口中的大臣中的其中一位是谁,论文武百官之中谁与自己有过节,那么也只有长孙无忌一人了。

    “长孙无忌对贤侄入朝之事一直在劝阻皇上,不过,皇上并未理会,坚持让贤侄入朝,长孙无忌心眼极小,怕是会在朝堂之上对贤侄不利,贤侄切记,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官场之上,有时候比战场更为凶险。”

    “房伯伯宽心,风凛知道该怎么做,再者,家父秦琼也是一名国公,家中更有先皇御赐金锏,长孙无忌再怎么样也不敢明刀明枪对风凛出手。”

    秦风凛感激的看了眼房玄龄,官场险恶,人心难测,自己虽得李世民看重厚爱,但也得小心翼翼,而眼前这位,明显就是在教导自己如何在官场上过活。

    “看贤侄自信满满的模样,想必已是有了对策,那我也不再多说些什么了,但小心使得万年船,多留个心眼,总没有坏处。”

    太极殿外,房玄龄对秦风凛进行了最后的忠告,进入大殿后,之后的一切都要看秦风凛自己的。

    两人进入大殿没多久,其余百官也都陆陆续续赶到,先是魏征,再是长孙无忌等等,最后,快到卯时的时候,程咬金才迟迟赶到。

    “皇上驾到!”

    太监尖锐的声音传遍整个大殿,只见李世民一身龙袍加身,来到了太极殿上,气势不凡。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异口同声,没有一丝一毫的时间差,秦风凛有时候都不知道这些个大臣是怎么练就这份默契的。

    “众爱卿平身。”

    李世民点点头看向了站在最前方的秦风凛,代父入朝,闻所未闻,他李世民这一举动,可不就是在为秦风凛的未来早做准备,以秦风凛之才,在李世民眼中官拜宰相也不过是时间问题,差的,只是处事经验罢了。

    “诸位爱卿有何要事启奏?”

    李世民话音刚落,房玄龄便走了出来,行了一礼后说道。

    “陛下,河南一带突发瘟疫,药物供给不足,百姓受灾严重,需要尽快救援。”

    “此时着户部办理,立刻将赈灾药粮送往河南一带,务必扼住住瘟疫蔓延。”

    李世民皱眉,瘟疫之事可大可小,迅速镇压还好,不然的话,被有心之人利用渔轮控制百姓,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陛下,瘟疫已经发生两天,众百姓流离失所,背井离乡,大大的增强了人流动量,瘟疫已经逐渐满眼开了,要想止住谈和容易,需想一个万全之策才行。”

    房玄龄的话令殿内陷入沉寂,瘟疫传开,想要抑制住就难了啊。

    “陛下,微臣有一策,可抑制瘟疫。”

    秦风凛站在房玄龄身侧说道

    “无论这些患有瘟疫的人走到哪里去,都需要喝水,我们只要把药草全部灌一个麻布袋里,然后丢下各个县的主要水井里,要求太守出一告示,救说井里被放了治疗瘟疫的药,这样的话百姓就可有病治病,无病防身。这样的话只要药草足够,这场瘟疫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

    “如此一来,就可以瞬间医治好好几个病人,大大的减少瘟疫带来的伤害,除去瘟疫指日可待。”

    “嗯,此法甚好,着户部即刻办理此事。”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这个方法又快又好,可以说是眼下最优的方法了。

    “众爱卿可还有其他事情奏上?”

    河南瘟疫之事有了解决办法,李世民也就跳过了这个问题。

    “若是无事,便退朝吧,风凛贤侄留下。”

    见百官再无上奏,李世民便下令退朝,而秦风凛则是被邀请去了李世民的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