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万岁!"
"明军威猛!"
"大明强大!"
"皇上万岁!"
观礼台上,众多官员目睹此景,心中莫名涌起一股自豪。
他们明白,这一回,大明定将大败敌人!
今日,既是演练之时,亦是大明军队踏上征途之日!
因铁路刚铺设至开封府,这批战士需乘火车先抵开封府,再徒步前往顺天府集结。
集结完成后,便由顺天府一路向西进发!先破鞑靼,再克瓦剌!
十列火车此刻正停在应天府中央火车站内。
战士们也是首次踏入火车站。
连朱棣本人,迈进火车站的那一刻,亦感到十分震撼!
汉王与赵王,还有朱瞻基几人,如同初入城的乡巴佬,四处打量。
汉王开口:"这火车站,得花多少银子才建得成?"
"没错!"
赵王挠了挠后脑勺。
指向前方,那长长的、望不到头的火车,说:"二哥,你瞧这火车!这么长!还不用马拉!能跑得动吗?"
汉王转头望了眼远处的朱寿,冷笑:"呵呵,跑不跑得动,就看这位朱大人的了。"
"若有差池,哼!这朱大人,休想逃脱!"
赵王闻言,点头赞同。
这时,一旁的朱瞻基道:"二位叔父可能不知,听说这蒸汽火车,日行千里不在话下。"
"速度快,而且每趟能载数千人!"
这些火车都加长了,一列最多可容五千人。
"十列火车,便是五万人。"
"每次五万,两天一趟。"
"这样算来,不出十日,二十万大军即可运抵开封府。"
"这铁路还将延伸至顺天府,直至鞑靼、瓦剌!"
汉王一听,转头白了朱瞻基一眼,道:"哼!本王岂会不知?"
其实,他真不清楚。
只是看不惯这小子故作聪明的模样。
身为皇帝,朱棣自然有自己的专列。
专列里载着的是朱棣的亲卫。
还有锦衣卫等。
无数官兵满怀好奇,登上火车,各自找了座位坐下。
不久,火车前端传来汽笛声。
呜——
呜——
吓得汉王和赵王浑身一颤!
不仅是汉王赵王,连朱棣都微微一震。
不久后……
随着蒸汽与金属摩擦的声响。
火车,缓缓启动了……
站台上的百姓见状,纷纷发出惊叹!
"老天爷啊!动了动了!真的动了!"
"太神奇了!没马拉也能走?"
不久,随着火车速度加快,渐渐消失在站台尽头。
百姓们聚到站台边缘,望向火车离去的方向。
只见火车已加速。
连马都难以追赶!
人群中议论纷纷。
有人说:"这火车,真是飞快!还不用吃草!"
"哼!谁说火车不吃东西?"
"对对!听说这火车不仅要吃,还得喝水呢!"
"啥?火车也要喝水?"
"这火车啊,吃的是煤,喝的是水,和马差不多。"
"只不过这火车不知疲倦,能一直跑,力大无比!"
毕竟是蒸汽火车,需要蒸汽。
所以要加水。
不过,沿途每个城镇、火车站都设有水塔。
供水问题暂时无忧。
十列火车,一辆接一辆驶向前线。
车厢内,战士们纷纷起身,趴在窗边,欣赏着飞驰而过的风景!
战士们同样充满好奇。
个个面露愉悦。
仿佛不是去作战,而是去郊游。
然而,这时!
突然有战士注意到了玻璃!
大声叫道:"这!这这!这窗户!是琉璃!"
"我的天哪!真的是琉璃!"
"老天在上!世上怎会有磨得如此精致的琉璃?"
"琉璃做窗户!这也太奢侈了吧?"
"不愧是我们大明啊!蒙古人这下肯定吓得屁滚尿流!"
……
另一边。
朱寿得亲自监督铁路建设了。
毕竟他曾答应朱棣,要将铁路一直修到瓦剌最西边!
铁路所达之处,皆为大明疆土!
况且,不久前,郑和已带领两万昆仑奴登朱。
这两万昆仑奴,已在官兵带领下前往顺天府。
朱寿的计划如下:
虽然目前铁路仅修至开封府。
但要快速推进,使铁路建设跟上朱棣开疆拓土的步伐。
就得双管齐下。
国内百姓负责国内路段。
那两万昆仑奴则从顺天府向东修起,紧跟朱棣步伐。
每到一站,建一座小车站。
如此一来,后勤物资就能通过铁路不断输向前线。
朱棣的大军再也不必担忧粮草短缺。
至于应天府改造工程,朱寿已有规划,按部就班即可。
朱寿将此重任暂交尹雪和景雨墨负责。
至于李诗诗,她得随自己。
胡三二人也得跟着。
朱寿清楚,有人要取他性命!
刚到应天府,自然无人敢轻举妄动。
但一旦离开应天府,恐怕……
就难保不遭人暗算了。
这日,朱寿收拾好行装,带着李诗诗和胡三等人,踏上了北上顺天府的路。
三人先乘火车安全到达开封府,于开封府休整一夜,再徒步前往顺天府。
此时……
火车上,朱寿边吃水果边赏景。
这种感受,难以言表。
一种强烈的时间与空间错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