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6章 代天南巡
    且说韩林毫不畏惧地怒斥德法两国代表,一时间各国代表也都加入到激烈的争论之中。面对这一局面,韩林果断派出李鸿章和奕?两位得力干将前去应战。

    有了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为后盾,这次和谈自然充满了底气。在谈判桌上,李鸿章和奕?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与谋略,与各国代表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舌战。

    英国、意大利、葡萄牙和美国等国家纷纷表示,可以接受一定程度的战争赔款,但前提是必须确保各国在华的正常贸易不受影响,并要求开放军火贸易市场。对于这些提议,韩林经过深思熟虑后表示赞同和支持。

    他们深知,只有通过平等互利的合作才能实现共赢。同时,开放军火贸易也有助于提升国家的军事力量,更好地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俄国作为最多被俘人员的国家,韩林并不想对其实行过度剥削和压迫。这其中有两个原因:其一,需要利用俄国来牵制欧洲;其二,可以促使俄国与日本之间产生更多冲突和矛盾。

    基于以上考虑,韩林明确提出要求,俄国应当归还通过《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所侵占的领土,并以外兴安岭和乌第河为边界线,将库页岛交还给清朝政府。

    同时,作为交换条件,清朝将会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前往俄罗斯协助勘探和开采西伯利亚地区的石油及煤炭等自然资源。

    此外,还会帮助他们修建铁路以及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双边贸易方面,也会给予一定程度的优惠关税政策支持。

    沙俄代表很是高兴,原来政府的领土思维已逐渐被市场思维所替代,终于意识到穷兵黩武远不如跨国贸易划算。

    这些年通过与奥斯曼土耳其、奥匈帝国、德国之间数十年的缠斗,结果是双方筋疲力尽,谁都没得到好处。方才悟出这个道理。

    如今韩林大方地放开几亿人口的超级市场,自己拥有丰富的资源,离得又近,那些赔款和俘虏赎回金能有几个钱,沙俄代表不再质疑。

    剩下的就是日本了,开战前由于驱逐了日本大使,现在日本代表也仅仅是商团的名义出席会议。不是韩林点名,根本没有机会上桌讨论。

    韩林道:“日方身为邻居,三番五次地为难于我,至今东北的山林里还有不少参与日军在活动,日本内阁必须给我个说法!”

    日方代表道:“我方对此次战争中的不礼貌行为感到非常遗憾,不过会尽最大努力劝降东北的日军。摄政王不要担心。”

    韩林没好气得说道:“我没什么担心的,再被抓到就不会按照俘虏的待遇了,日本国小,还是多留几条命吧!

    对了,你们日本就不用再谈什么条件了,马关条约先期赔款的几千万两银子赶紧还回来,还有战争赔款,上次打了一场仗就勒索大清两万万两白银,这次该赔多少?少了我可绝不答应!

    此次八国联军也是你日本组织,按我以前的脾气,早就灭了你们的天皇。对了,琉球国前几日不是要求归附嘛,日方驻军尽早离去。十天之后,台湾水师就将全面接管琉球。”

    日本代表惊得,苦苦哀求道:“摄政王,日本上次打仗就已经发了好几轮国债,借了很多列强的钱,大清赔款的几千万大部分也都给了摄政王,并未运送日本几两银子。请摄政王予以减免。”

    韩林道:“给你减免,只恐伤了旅顺数万无辜死难同胞的感情!告诉你们天皇,老老实实把钱赔了,不然我大清士兵登陆之日,就是天皇被赶到海里喂鱼之日!”

    日本代表苦苦力争,拿出刚刚摄政王给予英法优待的例子,为何偏对日本逼迫甚急。

    韩林冷笑起来,对李鸿章道:“李中堂,签马关条约的时候,日本是怎么对待你的,你就怎么给我对待日本,剩下的谈判就由你和恭亲王共同负责。当年丢的脸面我可是给你机会捡起来。可不要让我失望。”

    李鸿章起身道:“卑职定不负摄政王重托,”

    韩林身为摄政王,大方向上把握好方针,剩下的具体操作完全就看手下人的具体操作了。加上奕?卖力表现替自己看着,李鸿章就是再想收钱也得有所顾忌。

    眼见会场气氛被自己搞得有些紧张,韩林心想自己的事做完了,也是时候溜了。怎么吵架那都是李鸿章的事,自己留在这里只怕会影响他输出。寻了个借口便离开了。

    韩林找到薛福成,让他替自己好好看着点李鸿章的谈判,和战事安排。自己得去广东前线看看,憋在北京都快闲出病来了。

    薛福成性格沉稳内敛,给人一种踏实靠谱的感觉。他心地善良、宽厚待人,从不与人计较得失。不仅如此,他还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深远的目光,能够轻易地洞察人心。

    对于韩林对自己的赏识和重用,薛福成内心充满了感激之情。他深知韩林是一个有抱负、有能力的人,这样的人注定不会安于现状,而是会去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

    尽管心中有些担忧,但薛福也明白,以韩林的性格和决心,是很难被阻拦下来的。

    因此,薛福成所能做的就是尽量提醒韩林要注意自身安全。另外劝道,此次就以南巡的名义,带上吴襄荣禄,遇到事情也可以出谋划策。

    警卫方面更是安排警卫团全员随行,中南海这里自有聂士成的卫戍部队可以负责。

    韩林道:“老薛,你这么安排下来,我还出行个屁啊,带着一两千人马,知道的以为是巡视,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来打仗呢!听我的,就带几个秘书护卫就行了。”

    薛福成道:“那不行,按照史书记载,天子出行所需车驾,大驾八十一、法驾三十六,那都是少不了的。宋仁宗有次出行还带了两万人。”

    韩林大笑,搂着薛福成肩膀道:“又开玩笑了,老薛,毕竟咱现在还没造反不是!低调一点。”

    薛福成道:“就那么一张窗户纸,干嘛一直拖着,现在有点能力的满清贵族基本都控制着,怕什么?你点点头,剩下的我来安排,先例这么多,一点难度都没有。”

    韩林道:“不急,北方几省出不了什么乱子,就是担心这南方初定、人心不稳,这次去看看,试试水,该收拾的收拾掉,现在就贸然夺位,时机不成熟啊!”

    薛福成点了点头,道:“你去南方搞事情,那些地方豪强巴不得要弄死你,听我的,警卫团都带上。有些谱可不是摆给你自己看的!那是国家的脸面。”

    韩林眼见说不过,只好同意。道:“我把警卫团调走,京城防卫方面你再从钱力军中调一支精锐部队来,自己的老班底信得过。

    另外一定要监视宫里与外界的联系,我不在这里镇着,依那老太婆的性格,肯定又是个不服输的。”

    薛福成道:“放心吧,这几个统兵大将与我也相熟,只要军队在咱自己手里,北京就乱不了。”

    两人商议完毕,随后薛福成便去安排摄政王出行一事。规划路线,准备仪仗,安排车马,通知途经官员接驾,诸多琐碎之事前后忙了竟有七八天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