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1章 终于见到梵天!
    这混沌,几次进出,陀鲁婆都快跑熟了。

    无光无暗,无前无后,无上无下,无过去无未来。

    感应不到一切方位和时序空间的变化。

    就好像一颗豆子落入了翻腾的粥之中,不知道自己在哪里。

    感受着神力飞速流逝,陀鲁婆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用错了方法。

    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到底是跑到了平行世界,还是坠入了某个梦境。

    迦叶波曾经隐约说起过,混沌之中最大的危险不是别的,而是那些大神无意识的力量。

    因为他们的思想力量都能够创造世界,这个世界对他们来说就像梦境一样!

    而世界生灭,既是大神的意识,也是来源于众神的维护创造。

    有些没有神灵的世界,因为缺少神灵维护创造,可能随生随灭,进去之后一旦没有及时脱离,不小心沉沦其中。

    轻则反复沉沦,等人来捞,重则化为泡影。

    当初爱神和莎维德丽事件之时,迦叶波他们不敢进入混沌,不是怕混沌的伤害。

    而是大梵天那时候状态不稳,他们怕沉沦梦境,等出来之时世界都已经被魔怪破灭了。

    而这一次不是差不多嘛!

    娑罗室伐底消失,梵天又一次因为他女儿发癫了!

    而自己就倒霉的采取了一种迦叶波都不敢的最莽的方式!

    现在,陀鲁婆已经不想再考虑娑罗室伐底之事了,他只想回去。

    自从进入混沌开始,旅程中太过光怪陆离,他都累了。

    忽然,陀鲁婆感应到了远处的混沌出现了一道光芒。

    “光?”

    “混沌之中怎么会出现光芒,难道有其他神灵在?”

    不知道是陀鲁婆自己在移动,还是那光向他而来,当陀鲁婆眼睛看清之时,他已经在一处奇特的场景之中。

    四周还是混沌涌动,面前却是一片乳白的海洋。

    海洋之上,一个神人以手支着头颅侧卧,一双莲花眼带着笑意看着陀鲁婆。

    在他的身下是一巨蛇盘成的蛇床,巨蛇的头颅如同伞盖,似乎在他的头顶为他遮阴。

    “毗湿奴大神!”

    陀鲁婆看着面前的神灵,有很多话想问,毗湿奴却含笑摆手。

    陀鲁婆只能换了话题,开口问道:

    “大神当初说过,我每解决一次世界的劫难,就帮我拉一个兄弟度过劫波!现在,我连大梵天的面都见不到,怎么解决这件事呢?”

    这是毗湿奴让他当牛马的时候,许诺给他的报酬。

    只要陀鲁婆解决一次世界毁灭的危机,那么就为他的那些兄弟争取一张度过劫波的船票。

    陀鲁婆自身估计能够扛过劫波归来,但是却带不了几个人。

    从达刹那痛苦的神色来看,以前的劫波之中,他也不知道放弃了多少自身珍视之人。

    看着自己在乎的人,变成另一个他,以前的种种,就只有自己记得。

    这种痛苦,陀鲁婆不曾尝试过,也不想尝试!

    陀鲁婆却没想到,这船票这么难挣。

    本以为自己的力量再加上想办法,足以解决问题了。

    没想到在第一步,面见梵天就做不到。

    听了陀鲁婆的话,毗湿奴从蛇床之上坐起。

    他看着陀鲁婆,脸上露出奇怪的神色,开口问道。

    “你哪里去找大梵天了?你来混沌中不是一直在找你自己吗?”

    “我看你一直不去找大梵天,这才来见你,你为何这么久都不去救世呢?”

    陀鲁婆看着被毗湿奴,祂身边混沌被身上神光定住,开始演化。

    分化为阴、阳、中和三气。继而开始化为四大,最后似乎有生灭的泡影出现。

    “大神,我在混沌沉浮许久,却找不到梵天!”陀鲁婆只能据实以告。

    毗湿奴点了点头,似乎明白了他的经历,开口提示道。

    “你明悟过三德,那么想一下二十五谛?”

    “混沌运转,诞生了世界,“整个世界像轮子那样转动不已,所以不可避免的前行。”

    “如果你停下车轮,以二十五谛倒转,那么就可以看到梵天了!”

    毗湿奴说完之后,就这么在蛇床之上看着陀鲁婆。

    ‘倒转车轮?’

    以前他就知道原初自性到觉悟神我的二十五谛。

    原初具有三种性质(gu?a):善性(sattva,“喜性”) 、动性(rajas,“忧性”)和惰性(tamas,“暗性”),分别具有明亮性、活动性和停滞性。这三种性质处在运动中,由此原初物质失去平衡,发生变化。

    我觉(buddhi,也就是“大” mahat);

    我慢(aha?kāra也就是自我意识);

    心意(manas);

    五知根(buddhindriyā?i)[眼(cak?us)、耳(?rotra)、鼻(ghrā?a)、舌(激hvā)和身(tyac)];

    五作根(karmendriyā?i)[口(vac)、手(pā?i)、足(pāda)、肛门(pā玉)和生殖器(upastha)];

    五唯(tanmātra)[即色(rupa)、声(?abda)、香(gandha)、味(rasa)和触(spar?a)];

    五大(bhuta)[即地(bhumi)、火(agni)、水(udaka)、风(vā玉)和空(ākā?a)]。

    最后明悟一切,就是觉悟神我。

    陀鲁婆思考自己在混沌中的寻找,有了一些感悟。

    心依靠五知根和五作根而运行,意感知由五唯和五大而构成。

    心意确实一体的,自我意识和心关系紧密。

    混沌之中陀鲁婆失去了外界对象,从而迷失了。

    正是由于自我意识,心在感知对象时产生“自我性”(asmitā),即产生“我”或“我的”观念。

    世界分为主体和客体。

    如果以常规的感官来说,人总是将自己感官所接触到的对象认为客体,而将感官认作主体。

    也就是将自己五官接触到的对象认为是除我之外的“他”,而将感官认识为“我”。

    以为眼耳口鼻包裹的那个就是我!

    混沌无光无暗,无前无后,无上无下,无过去无未来,没有一切方位和时序空间的变化。

    感官对象不存在了,那么你如何分辨感官包裹的自己呢?

    这样的认识,还未脱离感官存在的粗浅本质,在混沌之中,自然无法行动。

    这时候一切自我感官的寻找,都只能落回世界之中。

    只有更进一步,认识到感官包裹的那个不是我,五知根和五作根都只是“他”,继续深入才能找到那个“我”!

    想到这里,陀鲁婆恍然大悟。

    他受到了许多以前的影响,总是将混沌理解成另外一个独特的恶劣环境。

    只要在世界上猛的一挥手,用力量钻破世界的胎壳就是混沌了。

    他理解的混沌,是水,世界是漂浮在上面的一个鸡蛋,只要钻破蛋壳下面就是混沌了。

    那里有着种种的灵宝或者什么东西,就好像在一锅八宝粥里找东西一样。

    这样的想法不能说错,因为这对世界的理解没错;但是却绝对不能说对,因为对混沌的理解不对。

    “多谢大神指教!”陀鲁婆对着笑着的毗湿奴行礼,也对着阿难陀行礼。

    他心中生出了光明,也看到了那个金卵之中的巨大神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