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零二章 玄奘法师(求月票)
    赐婚还只是第一步,随后需要准备的工作可就多了。

    首先是纳彩,这是唐制婚礼的“六礼”之一。

    男方想要和女方结亲的话,男方的家中首先要遣媒妁往女方家中提亲,去送礼求婚。

    得到应允后,再请媒妁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

    初议后,若女方有意,则男方派媒人正式向女家求婚,并携带一定的礼物,所以被称为“纳彩”。

    按照周礼,纳彩一般情况下是根据身份地位而分门别类的,天子用香酒,诸侯用玉器,公卿用羊羔,大夫用雁,士用雉,平民百姓只用布帛。

    后来统一演化为用活雁作为提亲时的礼物,而纳彩也是全部婚姻程序的开始。

    李象特地请了老师萧瑀当媒人,老萧也是高高兴兴喜气洋洋地拎着一只大雁的脖子,跑到裴家提亲。

    其实就是走一个过程,人家小年轻两情相悦,皇帝还已经赐婚了,谁还能反对不成?

    纳彩过后,便是问名,为六礼之二。

    “问名者,将归卜其吉凶。”,“谓问女名,将归卜之也”。

    男方委托媒人,携带通婚男子的名字与生辰,还有礼物,礼书,前往女方家询问待嫁女的名字和生辰。

    男方以此于家庙占卜,获得成婚吉凶的预兆,得吉便可成婚。

    问名过后,乃是纳吉,为六礼之三。

    纳吉是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

    这两个步骤,更是走一个过程。

    太史令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便给了一个大吉的断语。

    李象总觉得这個步骤多余,毕竟他可是久经考验的唯物主义战士,这批八字要是有用的话,那还会有昏君吗?

    在这之后,便是纳征。

    纳征,为六礼之四,又称纳币、大聘、过大礼,是古代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许多地区,即男家纳吉往女家送聘礼。

    《礼记·士昏礼》孔颖达疏:“纳征者,纳聘财也。征,成也。先纳聘财而后婚成。”

    经此仪礼婚约完全成立。纳征重在形式,而不在于数量,纳征的完成标志着订婚阶段的结束,是婚姻成立的主要标志之一。

    其实通俗的说法就是彩礼,简化后男方只须送去一把木梳、两节头绳、几尺鞋布;女方回敬一双手工百蜡底布鞋、一方手帕即可。

    当然了,解放之后,随着时代的变化,还有经济的发展,互赠的礼物也发生了变化。

    至于变化成了什么……

    正月二十这一天,一切准备就绪,便开始请期。

    所谓请期,乃是六礼之五,俗称送日头或称提日,即由男家择定结婚佳期,用红笺书写男女生庚,由媒妁携往女家,和女家主人商量迎娶的日期。

    这日子还是袁天罡定下的,定在了二月十一日。

    其实就是李世民不着急,不然的话当天都可以是吉日。

    李象还顺便问了一嘴,袁天罡是不是曾经去武士彟家看过相,结果袁天罡表示和武家并无交集。

    莫非是姓武的改史?李象挠挠头,按照这byd节操,应该差不多。

    一切都敲定之后,便剩下了最后一个流程,也就是迎亲。

    李象现在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毕竟结婚也相当于小登科。

    想到这里,李象就觉得好难受。

    唉,这辈子算是无法参加科举了,只能通过洞房这个小登科来弥补一下遗憾。

    到了酒楼的时候,兄弟们也在拿他打趣。

    虽说是早就知道李象和裴雪青以及冯盈盈的关系,但现在终于实锤,调侃还是要调侃一番的。

    “兄长,订婚了快活不?”李景仁挤眉弄眼地问道。

    结果李象一句话就让李景仁陷入自闭当中。

    “你和阿史那云关系如何了?”

    看李景仁自闭了,李象伸手拍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其实订婚也就那么回事儿,也没什么值得高兴的。”

    “真的吗,我不信。”韦待价在边上发出正宗的鲁豫口音。

    “你以为我像你看上李雪仪一样,只是看上了裴姐姐的美貌吗?”李象背着手,一副高人风范:“其实你们不知道,实际上我这人有点脸盲,就是说我根本分不清楚谁漂亮谁不漂亮,裴姐姐更多吸引我的是她的内在,你们也要好好学一学我这个做兄长的,正所谓美人在骨不在皮,要更多注重于女人的内在美,而不是一副皮囊。”

    “兄长果然是兄长……”众少年肃然起敬,真的相信了李象的胡诌。

    一路溜达到李漱等人所在的小屋当中,李象推门而入。

    看到李象进来的那一刻,裴雪青的面颊上烧起两朵可疑的红云。

    “哟,二位姑姑,裴姐姐,都在呢?”李象乍着爪子打招呼。

    李漱再次发动阴阳怪气的‘哟哟哟’表情:“哟哟哟,这都订婚了,还要叫裴姐姐?等到你洞房花烛夜的时候,也是要喊姐姐的吗?”

    “看您这话说的,您不也是喊我姑父为‘爱哥哥’吗?”李象露出一副嫌弃的表情。

    啧,就你这泼辣的性子,真把自己当史湘云了?

    听到李象的话,李漱大窘,气急败坏地指着他问道:“你……伱是从哪儿听说的?”

    “前几天你这么喊,我无意中就听到喽。”李象小象摊手。

    李漱深吸一口气,决定不和他一般见识。

    “宝儿姐呢?”李象走到裴雪青的身边,凑上去问道。

    裴雪青身上那股芳香很好闻,让小象有些沉浸。

    “她今天有些不舒服,在家里躺着。”裴雪青听到李象吸鼻子的声音,耳垂都红得娇艳欲滴,却也十分大方地说道:“若是大郎有话要我传,回去后我便与宝儿说。”

    “哦,没事,我就问问。”李象如是说道。

    裴雪青从桌子上取过一只香囊,递给李象。

    他放在鼻尖嗅嗅,闻到了一股药材的味道。

    “挺不错,帮我系上吧。”李象将香囊递还给裴雪青。

    裴雪青接过香囊,温柔地系在李象的腰间。

    “你瞧……”李漱在旁边和李丽质说着悄悄话,用从李象那学来的话说道:“刚才我就听到外面他在说什么‘不知妻美’,结果你看现在,啧啧……”

    从酒楼当中离开的时候,李象还有些晕乎乎的。

    回头一看,是怒气冲冲的李泰和李治。

    “你说!”两个叔叔一起走过来,一人抓住他的一只胳膊。

    “我还是不是你的好二叔!”李泰怒道。

    “我还是不是你的好幺叔!”李治也十分不开心。

    李象挠着头,怎么事儿你俩这是?

    “是啊,怎么了?”他可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到头脑。

    “我问你,为什么请媒人这么大的事情,你不找我们两个,却要找萧瑀那个老……老头?”李治嗷地一声问道。

    李象狐疑地看着李治,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而转移话题,低着头往上瞧李治:“幺叔,你刚才是不是要说‘老登’?”

    “我不是,我没有,你别瞎说!”李治连忙进行稚奴否认三连。

    “真的?”李象明显不想放过他:“我怎么刚才听你的语气不太对呢?”

    “你不要再东拉西扯了!”李治涨红着脸:“我就知道你小子不把我们这两个叔叔放在眼里!你的终身大事啊这可是!”

    “下次一定,下次一定……”李象连忙说道。

    “下次?”

    “哦。”李象自觉失言,他忽然指向二人的身后:“阿翁?”

    听到李象的话,李泰和李治一起回头,手上抓着李象胳膊的力度也松了几分。

    趁着他们俩回头的功夫,李象拔腿就跑。

    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的二人在后面撒丫子狂追,结果根本不是在南棒进修过的李象的对手,眼见着被他溜溜球。

    二人无奈,只能打算进行一波守株待兔。

    然而守株待兔并没有等到李象,反而等到了从西域归来的玄奘法师。

    去年经过于阗国的时候,玄奘就上表给李世民,上表的原因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向朝廷解释一番当年违禁偷渡出国的原因。而李世民下敕,特许他回国,并且表示既往不咎。

    然而比较巧合的是,玄奘在西域的时候,遇到了来自大唐的商队,本着都是老乡的原则,他便跟着商队一起,互相照应着回到了大唐。

    历史上的玄奘,是在正月二十五日进的长安,但由于跟着商队,脚力稍微快上了一些,所以也提前了几天。

    回到长安的当天,李世民便得知了玄奘归国的消息,他第一时间就下诏让玄奘入宫,于两仪殿接见他。

    李象也收到了这个通知,对于玄奘这人他了解不多,当然以玄奘法师为原型所创作的唐僧,他可是再了解不过了。

    西游记有的地方也没差,毕竟玄奘本人俗姓真的姓陈。

    来到两仪殿后,李象第一眼便认出了玄奘法师。

    无他,毕竟玄奘法师的气质就像是黑夜中的萤火虫。

    很黑,符合一个奔波多年之人的形象,但身材却出乎李象意料的壮硕;但那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

    想来也是,若是光懂佛法不懂拳脚,玄奘法师又怎么可能感化路上的劫匪呢?

    大唐皇室此时还并不崇佛,李世民也是如此。

    老李就比较清醒了,虽说关陇集团不存在,但被划分为‘关陇集团’的人还真就都信佛。

    像是杨坚他们家就是如此,比如杨坚字那罗延,那罗延便是佛教人物。

    老李为了平衡,在政治上抬高道教,又为了国家稳固,两个一起打压,算是比较经典的帝王平衡术。

    到了李治时期,在信仰上开始偏向于道教。

    武则天为了打击李家,抬高佛教的地位,让佛教无序发展。

    等到李隆基执政的时期,皇室与朝廷重臣便不信佛了,开始全面信奉道教。

    真要说崇佛,还是从李亨那个混蛋开始的。

    到了宪宗李纯时期,崇佛达到高峰,甚至为了迎奉佛骨朝野上下大费周章,韩愈的“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便是在这个大背景之下诞生的。

    ——当然,老老李,也就是李象的太爷爷李渊还是很信奉佛教的,给老大取字都叫毘沙门,一听味儿就上来了。

    老李急于召见玄奘的原因,也并不是因为他对佛经多么感兴趣,而是对玄奘一路上路过的这些个国家很感兴趣。

    走进殿内的时候,玄奘正在给李世民讲述西域的风土人情。

    “迦毕试国周四千余里,北背雪山,三陲黑岭。国大都城周十余里。宜谷麦,多果木,出善马、郁金香。异方奇货,多聚此国。王城东北山阿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宝饰焕烂。”

    所谓迦毕试国,便是现如今的阿富汗地区。

    大唐退出西域和中亚的影响可谓是毁灭性的灾难,在这之后,西域的千里佛国,已经被同化成一汪绿色的死水。

    李象也没有插话,只是坐在边上安静地听,再和自己前世地理所学,还有出国见闻所一一验证。

    老李在上首听的是如痴如醉,看样子还颇为神往。

    不过他这种神往,和后世神蛆对于阿美的神往不同,他只是想派几个大将友好交流一下,询问一番为何贵国把王宫建在朕的土地上。

    唉,多么讲道理的皇帝啊,还知道先礼后兵。

    李象总觉得玄奘这一趟不止是为了佛法,还是为了给大唐画点地图。

    果然不出他所料,讲到最后,玄奘从袖子中掏出了一副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