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前线打的热火朝天,江西境内的布局也在逐步展开,只等天时地利出现。
周济民在调研之时,扩编之后的空军野战工兵团也在日夜赶工,将基地从皖南地区扩展到了福建内地,使得新组建的强击机大队能够更好的为曾广平所部提供空中火力支援。
强击机这一概念还是诞生于一战之中,在凡尔登战役之中,当时还叫英国皇家陆军航空队的英国战机部队出动了大量飞机,对地面部队提供了猛烈火力支援。
他们携带炸弹攻击了火车站,弹药库以及运输线等后勤纵深目标。
英国人的创举也让德国人受到了启发,他们决定赋予航空部队真正独立的管制权。在1916年10月8日之后,德意志帝国空勤队这一全新空中作战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有了队伍那也要有合适的战术以及趁手的装备,于是乎,研发一款适用于一战时期的飞行坦克的任务被空勤队交给了容克公司。
容克公司也没有辜负军队的期望,研发出了合适的飞机。而这一飞机也正是攻击机的起源。
但在飞虎军内部,无论是空军总司令冯如,还是之前争吵的宋万权与高志航,对于这支部队的成立都不太高兴。
原因无它,这支部队的指挥权自己只能拿到一半,剩下一半交给了那帮吃灰的陆军手中。
这就是明摆着的分化瓦解空军内部!
冯如也曾经大吵大闹过,堵过刘瑞的门,天天闯杨林的办公室,甚至差点和吕军干了起来。
但最后,在刘瑞承诺强击机部队的经费一半归陆军支出范畴之后,空军那帮人算是消停了,强击机大队也总算是建立起来。虽然他们在空军系统内一向被人瞧不起。
强击机派的人可不管这些,他们从学堂开始就一直是被鄙视的存在,现在都走上岗位了,早就不会因为言语上的毛刺伤心了。
强击机大队现在只有两个中队,还有一个没满编,只有40架出头的数量,这还是包括了6架备用机。
但就是这样,他们仍然坚持每天驾机出击,围城战期间平均每天升空近百架次。他们驾驶的是中央航空制造所研制的第一款战机,强击一型,官方绰号:雷电。
强击一型总体设计十分新颖,抛弃了主流的双翼设计,转向使用了与之前改装的战斗轰炸机一样的下单翼设计,整体机翼形似一个不完整的椭圆,圆润的翼尖让他们的驾驶更加得心应手。但由于材料与动力的限制,机翼也是厚重无比,也算得上是设计的败笔。
埋头铆钉与新型焊接技术的引用让飞机外形更加流线型,空气阻力更好。
设计战机时,恰逢航发一所那边传来好消息,昆仑800型气冷12缸发动机项目成功,在2000米的高度下,能稳定出力600马力,在进入加力后,短时间内能爆发出750马力的功率。
就是检修间隔有点短,只有400小时左右,也就是说一架飞机每天出击2次的情况下,两个多月的时间就要回去大修一次。
还有个缺点就是大小比国外同等功率的发动机尺寸略大,导致战机不得不重新吹风洞去修改机头外形。
出于安全考虑,战机设计师没有采用刚刚开始实验的可收放式起落架,而是采用了半收放式,起落架收起后,轮胎仍然露在舱门外,确保战机紧急迫降时的安全性。
除了这些外功,内部的设计也浸透了设计团队的心血与上下游产业的最好技术。
无线电装置出厂就装配上了,各种仪表一应俱全,刚刚突破的特种玻璃制造技术最大化减少了驾驶舱盖上的框架,极大提升了驾驶员能观察到的视野。
来自荷属东印度与英属东印度的橡胶被制成了宝贵的自封油箱,让飞行员与战机多了一份生存的能力。
从澳洲运来的优质铁矿被炼制成优质防弹钢板,比45姐还萨拉托加的那种,这些钢板被放置在驾驶座周围,形成了一个结实的装甲浴缸,来自地面最主要的机枪火力对飞机来说只是挠痒痒。
机翼被设计师使用了空战襟翼,还布置了前缘襟翼,只要是能够提高机动能力的措施,几乎全都试了个遍。
空军的人原本对这帮人设计的飞机不屑一顾,直到他们开始试飞后,空军的人对这架飞机的表现大跌眼镜。
在挂载着500公斤配重,还灌满燃油的情况下,战机在3000米仍然飞出了390km\/h的时速,比现在装备的驱逐机还快。
即便是在满挂弹药之后,时速也只是下跌到330km\/h,爬升性能下滑罢了。
可以说,强击机的性能甩原本装备的驱逐机八条街。
强击机大队与驱逐机大队展开的友好切磋中,只要是被强击机找到机会的,驱逐机那些来料波音与改装波音就没有一个能躲开的。
高志航与乐以琴直接找到冯如,哭诉他们的飞机被那帮给陆军打工的强击机咬六点就像小时候被村里大鹅咬一样简单,必须要换飞机!
后来冯如也找到了中央航空制造所,让他们在强击一型的基础上研发一款驱逐机,一定要快!
制造所研究部门的研究员当场就掏出好几个方案来,供君选择,待君采撷。
制造所也是速度极快,砍掉机腹的弹舱,砍掉后座的机枪手,翼尖重新设计,将原先的椭圆形改成一个近似于梯形的结构。
原先机体框架设计时间早,任务急,新的材料没来得及用,现在驱逐机上用了更好的新型铝合金,强度更高,重量更轻,整个机体还进行了进一步设计修型,飞机速度估计还可以增加30节左右。
当强击机大队逐步驾驶着他们的崭新雷电座驾转场来到前线机场时,高志航小队已经换装了这种速度更快的新型驱逐机,虽然它是脱胎于强击机,良好的性能让他们最终还是捏着鼻子接受了这款飞机。
但上手之后,高志航小队就爱上了这款飞机,它的机动性丝毫不逊色于之前开的双翼机,还有着快一倍的最高时速,虽然因为发动机短缺供应不足的原因,飞机上都安装了功率限制器,最高只能开到满功率的80%,但这已经让他们在抓落单的苏沪军侦察机时占尽优势,红色闪电的名字也在前线传开,只因为跳伞逃离的苏沪军飞行员大多都提及他们的对手总是会在银色的铝合金原色外壳上漆上一个红色的闪电。
闪电也就此成为了驱逐二型的官方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