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21章 适少濩落,客于梁宋
    屋外已是入暮,屋内的众人喝完了屠苏酒,就开始一起吃年夜饭了。此时常安吃了两口,就对顾苏氏喊了一声:

    “岳母大人。”

    被常安点名后,顾苏氏便回应了一句:“怎么了好女婿?”

    “您先前不是说,有些事情要找高兄谈一谈吗?”常安笑了笑,说道。

    听到这话,高适整个人都愣了一下,就连干饭的手都顿了顿。但是毕竟是有话要和自己说,高适就连忙放下碗筷,端正地看向了顾苏氏,问道:

    “不知顾夫人可是有何事要交托于我。”

    看着高适这正经的样子,顾苏氏不由得笑了笑,然后说道:“这是家宴,何必如此拘谨,边吃边说也是可以的。”

    “好。”

    高适愣愣地拿起了自己的大碗,继续吃了起来。随后顾苏氏就问道:“不知高郎君今年年龄几何?”

    “高适今年十六岁余。”高适回答道。

    “我记得你不曾婚配吧?”

    “确实不曾。”

    顾苏氏此时弯弯绕绕,终于是说道:“我记得高郎君是渤海蓨人,恰好我前段时间,认识了一个也是从渤海蓨来的一位娘子,姓王,年纪比你小一岁。”

    “家中也算是书香门第,虽然落寞了些,倒也是个不错的人。我也是见你不曾婚配,便想自作主张给你说个亲事,届时家中也好多个内助替你操持家事。如此,不知高郎君意下如何?”

    高适此时有些诧异,下意识地看向了常安,对方只是和他简单地对视了一眼,并没有多说什么。于是高适便说道:

    “抱歉了顾夫人,高适知道顾夫人一片好意,但只是高适此时,可能无法成婚立家。”

    “为什么?你二人都在长安城中,如何不可?”顾苏氏问道。

    高适思考了一番,似乎是下定了决心,说道:“顾夫人,各位,实不相瞒,明年初春,高适便打算离开长安城了。”

    此时在场地人都有些诧异,手中的动作都停了下来——当然了,除了常安以外。

    王维自然是知道高适辞官的事情,但是应该不至于离京那么严重吧。便问道:“怎么了高兄,为何要离京?可是在城中遇到了什么事情吗?”

    高适叹了口气,说道:“高适自身才学不高,只想光复门楣,去年入京也是为了能寻个贵人替我引荐一番。”

    “但是常博士不是替你引荐了吗?你也是当了一个主事,从小的做起,又为何要着急于此时呢?”王维又问道。

    “但是事情并非我想的那么简单。”高适摇了摇头,说道:“兵部之中,虽然也有通过引荐进入的官员,但是人家多少都是有才华的。我的才学在其中,是最低的那一个。”

    “与其在兵部主事的位置上尸位素餐,不如离开,去苦读一番后再回来,重新试试。”

    “但是为何要离京呢?”崔玉就插嘴问道,“在京中也可以自己读书的,而且我听说高郎君你在平康坊的苏梦娘子手下担任护卫,生活亦算是稳定的。为何一定要离开呢?”

    “留在京中为人当护卫,终归是少了些时间。我想寻一处干净僻远之地,安心躬耕,同时好好读书。”

    王维和常安对视了一眼,也是有些想再劝劝,但是常文孟此时就开口说道:“若是高郎君心意已决,那便由着你来,你还年轻,尚有时间。”

    顾苏氏就又问道:“那不知高郎君打算去哪里?可是有了心中的去处?”

    高适点点头,回答道:“不错,高适打算去梁宋,在宋州那边,耕读自养,也是可以多些时间用于读书。”

    “宋州,倒是有些远了。”顾苏氏说道,“倒不如高郎君寻个时间来我这里,倒是看看也好。”

    高适此时看了看常安,似乎是要常安给他支个招。而常安也是叹了口气,说道:“去见见吧,好歹还是同乡,总会有些话能说的。”

    常安都这么说了,高适也只好点点头,算是同意了。

    “高郎君这算是......同意了?”顾苏氏有些不可置信。

    高适点点头,说道:“就像常兄说的,好歹也是同乡,去见见也未尝不可。”

    “只是,高适现在,尚未有所功名,自然不曾想过婚配。只怕是到时见了人家,就要辜负人家的一片情谊了。”

    “没事儿,就当是同乡之间正常聊天便是了,不必想那些有的没的。”常安此时就说道,又指了指面前的饭菜:

    “话说回来,高兄你的饭量真的变少了,菜等下还要再换下一批呢。”

    常文晴此时也是说:“好了,方才的话已经过去了,赶紧吃饭吧。本来年夜饭的时候,就不该谈这种分离伤感情的事情。”

    “好。”

    “快吃快吃,等下还有饺子和汤圆呢。”常文孟说道。

    当火锅的料子都被吃完后,丫鬟们就端来了几大盘的饺子、还有汤圆进来。今年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崔玉怀孕的原因,王维这一次居然破戒了,开始吃起了猪肉饺子。

    常安此时就带有些笑意,问道:“摩诘兄,你不是佛门信子吗?为何开始沾了荤腥呢?”

    王维笑了笑,说道:“我只是佛门信子,并非是寺庙中的僧人,为何一定要不吃肉呢?”

    说着,王维又夹了一块饺子放进了嘴里,然后说道:“永和兄,这饺子的味道,果真是好。”

    “好吃就多吃些,管够的。别忘了也给崔娘子分一些。”常安笑着点点头,说道。

    周昉此时也是忽然问道:“表兄,这饺子是哪里来的吃食,竟如此好......哎呦!”

    常文晴此时则笑着轻轻地敲了他的脑袋一下,说道:“我不是与你说过了吗?这饺子、汤圆还有火锅,都是你表兄亲自研究出来的。”

    周匡平也是笑着说道:“你日日就只知道在家中作画,怎的我们说的话你都不记得了?”

    周昉这才“嘿嘿”地傻笑了两声,然后又吃了一个饺子。此时顾鲤笑了笑,把一盘饺子推到了周昉的面前,说道:

    “既然觉得好吃那就多吃些,都是一家人,不必客气的。”

    “多谢嫂嫂!哎呦......”此时周昉嘴里的饺子还没完全咽下去,此时就开口说话,惹得常文晴又敲了他一下。

    “吃东西的时候,先把食物咽下去再说话。”常文晴温柔地说道。

    周昉此时才点头,常安看着自己这个有名的不得了的表弟,似乎是除了画画以外,别的地方都有些落后。他笑着摇了摇头,然后就继续吃东西了。

    年夜饭结束了时候,几个老郎君也是借着屠苏酒,喝的有些“到位”了,如此一来,这除夕夜也是开始进入“守岁”的环节了。

    今年顾科一家和周匡平一家照例是回家去守岁,而王维因为需要顾及到足月了的崔玉,便也是赶在了宵禁之前回去了,如此一来,今年留下一起守岁的就只有高适了。

    吃完饭后,常安一家和高适就在正堂里休息。趁着顾鲤的药还没送过来,常安此时就问道:“高兄,你明年打算什么时候走?”

    “大抵是在常兄参加了春闱之后吧,那个时候正好化雪入春,行路也方便。”高适说道。

    “那你就打算一直在宋州定居了吗?”常安继续问,“若是如此,以后每个除夕夜吗,都是只能有你一个人过了,岂不落寞?”

    常安自然是知道高适离开是肯定的,但他还是想试着能不能留他一留。

    “没事,落寞些就落寞些吧。”高适笑着摇了摇头,然后说道:“高适在父亲离世后,就一直是孤身一人。直到遇见了永和兄,与我兄弟相待,又有何不满足的呢?”

    ......

    轮流洗完了澡后,就和去年一样,几人都换上了新衣裳,在正堂里围坐准备守夜。

    常安轻轻牵着顾鲤,然后说道:“顾娘,还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顾娘向我许下的愿望吗?”

    顾鲤眨眨眼,说道:“我许的愿望可多了,常郎说的是哪一个?”

    常安此时就凑到了顾鲤的耳边,低声说道:“当然是,顾娘想和我——只有我和顾娘两个人一起过除夕夜。”

    顾鲤的脸“唰”地一下就红了,然后说道:“但是不是不行吗?现在家里可是三个人了。”

    “但是......”

    常安此时就神秘兮兮地说道,顿时就把顾鲤给吸引到了,随后他就凑到了顾鲤的耳边,说道:“明年就是四个人一起过年了。”

    顾鲤脸更红了,轻轻地掐了常安一下。摸了摸肚子,然后又开始掰着指头算时间——

    “好像努努力的话,到明年也确实是四个了......”

    数完了数,顾鲤就小声地说道。

    ——

    正史:开元九年(721年),高适自长安失意而归,客游梁宋,定居宋州。宋城,耕读自养。后于开元二十三年(735年),赴长安应试,未能考中。

    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一:

    高适者,渤海蓚人也。父从文,位终韶州长史。适少濩落,不事生业,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取给。天宝中,海内事干进者注意文词。适年过五十,始留意诗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