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1章 再议连家
    “我那天和嘉宝都看到了,你和连姐姐在一起,只有两口子才会在一起。”

    赵二郎眼前开始发黑,他咬牙哄道:“你撞了人,我自然得多问两句。”

    “骗人,才不是这样呢。”

    杨氏清咳两声,蓉宝立即闭上了自己的嘴巴,她趴在赵老四腿上,嘴里嘀嘀咕咕的念个不停。

    酒过三巡,赵盼儿拿出一个红封,“不知道四郎喜欢什么,就什么都没买,这点钱算是姑姑的心意,喜欢什么买什么。”

    大人之间的往来一向讲究客套,众人拉扯起来,“谢谢姑姑,我自己有钱。”

    “心意到了,钱收回去。”

    “我给孩子的,你们别抢,自己有钱是自己的,这是姑姑的心意。”

    几波人在门口分别,杨氏喊住赵二郎,“二郎,四婶有话问你。”

    赵二郎的背脊一僵,心里是翻江倒海的情绪,他在男女婚事上比赵大郎要爽朗,但面对突如其来的盘问,一时也有点支支吾吾,“就是在城里遇上了,她家卖豆腐,刚好跟着我以前卖竹篮在一块。”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不用害臊,只要告诉四婶,你喜欢那连家姑娘吗?”杨氏早就想问这事,只是一直碰不上好时机,后来双方越来越忙,就忘记了这档子事。

    牛车有点晃荡,就像赵二郎的心一样,他“嗯”了一声。

    杨氏叹了口气,“连家姑娘今年有十七岁,这婚事怕是等赶快。”

    朝廷有律法,女子十八岁还没出嫁,就会被衙门强制婚配,嫁的人自然不是什么好人。

    “这事情得跟你奶奶和你爹商量。”

    有两个顾虑点,一是连家男丁艰难,二是连春儿年岁大了点。

    当年给赵大郎挑媳妇连家是被剩下的那个,要不是赵二郎自己喜欢,杨氏肯定不会考虑连家闺女。

    “去年给你大哥相媳妇的时候就看过连家,只是我和你奶奶考虑一番过后,还是觉得许家更好。连家姑娘家境样貌比你大嫂都要差上一点,性子各有千秋。二郎,今天是你自己提的,将来可会觉得委屈?”

    赵二郎不解,“四婶,这有什么可委屈的。各花入各眼,我觉得连姑娘好,这是我的事,跟别人无关。旁人千好万好,那终究是旁人。”

    “再有一点,连家香火不旺。”

    赵二郎正色道:“儿女都是缘分,不过是早来和晚来。”

    “她年岁比你大,一个女孩肩负养家重担,心思必然圆滑。”

    赵二郎沉默片刻,“四婶,你觉得她会像我娘一样吗?”

    连春儿有个七岁的幼弟,是她一手带大,若是分不清里外,将来很有可能跟许氏一样,一心拿钱补贴娘家。

    “你觉得呢?”

    赵二郎深吸一口气,“麻烦四婶为我操心了。”

    ……

    吴氏一脸迟疑,“二郎瞧上了连家姑娘?”

    她的记忆有点不好,想了许久才想起来,“连家姑娘的长相我记不大清,只记得她家就一个男娃。”

    杨氏点头,“有一个七岁的幼弟。”

    “那姑娘年纪好似也比二郎大很多,性子厉害,她家也不是什么安分人家。”吴氏皱起眉,“二郎是个聪明孩子,心思比大郎还要活络,如今家里一年比一年好,应当往更好的人家找才是。”

    赵二郎没有让杨氏为难,自己出声道:“奶奶,是我自己瞧上的。她家以前都穷的没米下锅,如今七八年就买了一头牛。”

    吴氏一下子就听出了孙子话里的意思,“是那姑娘挣的?”

    “嗯,”赵二郎猛的点头,“她家明年准备在县里开一个豆腐铺子。”

    “奶奶不是瞧不起人,但连家确实不是个好姻亲。娶妻娶贤,不止得看姑娘家的人品性子,还得看她家里是什么样。一个人好与不好,咱们也没法从面相上看出来,但她家里人是什么样子,大概就能看出教的姑娘是什么样。”

    “许屠夫娘子虽然在外有个小气名声,但许屠夫却是出了名的厚道人,再说你三嫂,性子品行都好,但有个娘家拖累,差点……”吴氏没有在小辈面前多说儿媳的不是,只道:“奶奶也不是非得让你死心,但好坏都得摊跟你讲,你要觉得自己不怕这些,奶奶就去找媒人。”

    赵二郎实在没想到还有这么多要考虑的事情,他喜欢连春儿吗?肯定是心动的,毕竟性子脾气都合胃口。

    少年慕艾,遇上喜欢的姑娘很正常,但人这一辈子,不能只靠喜欢过日子。

    吴氏和杨氏都是过来人,目光放的更长远。

    连家姑娘就算再好,家里的不好也抹不去。

    赵二郎失魂落魄的蹲在院门口叹气。

    蓉宝和嘉宝提着小篮子蹲在他对面嘀咕。

    “二哥怎么了?”

    “想媳妇了呗。”蓉宝自信道:“大哥以前想媳妇的时候也这样,魂都被勾走了。”

    “二哥还没媳妇呢。”

    “快了快了,媳妇马上就进门了。”

    赵二郎觉得自己耳边有七百只蚊子在叫,他毫不留情的把两人蹂躏一番,“小孩子懂啥啊!”

    蓉宝晃了晃脑袋,“看不起小孩子,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我们懂的事可多了。”

    嘉宝一本正经道:“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

    蓉宝解释,“男孩子一生下来,父母便希望给他找妻室;女孩子一生下来,父母便希望给她觅婆家。男女长大,均当婚配。”

    赵二郎笑问,“又是从哪里听来的?”

    “先生教的。”

    赵二郎纳闷,“你们先生怎么什么都教?”

    “书里写的,我们先生就教。”

    庄先生授课很有趣,他看过很多书,也不像其他先生古板,有时还会讲一些趣事,比如说哪个地方有个穷酸秀才五十岁才考上个举人,结果年纪大,还没有享受几天就去了。

    又比如有个六岁顽童缠着家里要读书,结果父母费劲千辛万苦把他送进学堂后,顽童又觉得读书累,就偷偷从学堂溜出去玩,结果被家里哥哥姐姐揍了一顿拖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