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零八章 密谋登基,杀鸡儆猴
    李瑄挑选二十四都督,不仅仅是战功,还要看统帅能力,是否可以坐镇一方。

    明显能发现李瑄设计的都督府分三个梯队。

    安西、北庭、太原、灵武、范阳,皆为元帅级别的人物。

    青海、柏海、敦煌、武威,也都是将才,广袤的地域,更适合多都督府为战。

    另外就是国家的北方地区,将领能力更强一筹,如车神塞,车光倩,浑瑊,李广琛,王思礼。

    至于南方地区,将领则整体略有不如。

    因为调兵遣将,一定是从北部调遣为主,大唐的敌人,为西北和北部地区。

    另外荔非元礼、荔非守瑜兄弟,李瑄认为守瑜果断有谋,善待士卒,可以南方为帅。

    元礼则对士卒苛刻,所以被李瑄调到灵武为副都督,继续与王难得合作。

    还有一些猛将也是任副都督。如尉迟胜、高锴、曲环、辛京杲、李怀仙、浑释之、张万福等。

    理论上,一个都督府可任两名副都督。

    如李瑄比较欣赏的李晟,暂且为柏海副都督,将来一定还会提拔,他运气很差,领军以来,完美错过所有大战。

    另外还有一些儒将被李瑄和幕僚一样,换为太守,如张仁贤、毕思琛、杨景辉、李国贞等。

    最后就是李瑄无比信任的张兴,现陌刀军全部分为安西都督,张兴功绩高于李嗣业,戎马一生,几乎参加李瑄开启的所以战役。

    张兴看似是猛将,五大三粗,实则饱读诗书,明晓经使。

    李瑄提拔兵部侍郎高适为河南尹,主持河南事务。

    封张兴为兵部侍郎,授骠骑大将军,上柱国,封冀国公。

    让岑参与张兴一文一武辅助封常清,为兵部增加一点杀气。

    一直辅助李瑄管理牧监的张文俨今年六月病逝,李瑄惋惜。

    他整合从安西北庭,到河西陇右,到青海柏海九曲,到朔方云中,再到范阳平卢的牧监,统一管理,为司马监,从三品。

    将牧马当成经国要政,由原本的心腹程千里执掌司马监。

    河西长行转运使,联接西域,李瑄暂时没有废除这个使职,让李纾负责。

    李瑄的天策上将令从洛阳出发,传递给兵马即将驻扎的郡县。

    以郡为主,开始调配粮食,设立驻扎地。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今后的都督府不再是军政机构,纯粹是朝廷直接管辖的“军区”。

    都督府的官职,也不是“差遣官”。

    除了柘枝城都督为从三品。

    其余二十四都督,皆为正三品,副都督为正四品。

    依据都督府兵力数量,设一到两名长史,从四品上;一名都虞候,正五品上;一名行军司马,正五品下;一名主簿,从五品下;两到三名名从事。正六品上;六曹参军事正七品下;四到六名巡官,从七品下;六到八名典军从八品下;四名录事,正九品下。另外还有一批刀笔吏,属于流外官。

    后勤、训练、赏罚、起草文书、战术、谋略、巡查、记录,及六曹事务一应俱全。

    皆是朝廷命官,都督需向兵部推荐,由兵部考察任命,不再是以幕僚形势去任意任命判官推官掌书记。

    李瑄允许士卒在十月之前,离开洛阳。

    在此期间,李瑄多次犒劳,哪怕没有参加战斗的,李瑄也有钱财赏赐。

    立下军功者,更是开诚布公,宣扬全军,使士卒心服口服。

    在发布奖赏和勋章的时候,都是李瑄亲自出面,让士卒们激动。

    能见到秦王,和秦王说一句话,心潮澎湃。

    如果得到秦王亲自颁发的勋章,为毕生的荣耀。

    李瑄鼓舞士卒们,叛乱虽平,但战争还会继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总会有敌人挑衅大唐。

    李瑄令士卒们严加训练,不论是驻扎在边军,亦或者驻扎在中原,都要保证隔日一训。

    李瑄拿彍骑、飞骑举例,以往天下人心中神圣的羽林军、龙武军,装备精良,高头大马,在叛军面前竟不堪一击。这是久疏战阵,不整武备的结果。

    希望全军引以为戒。

    只要能立功,哪怕是在操练中成绩优异,都可作为晋升的依据。

    现唐军心中,李瑄是神一样的人物,他们愿意听从李瑄的吩咐。

    无数有志青年,发愤图强,双目有光。

    有的士卒为了丰厚的奖励;有的是为升官光宗耀祖;还有一些士卒将李瑄的话奉为圭臬,向往秦王口中的纪律、荣耀、使命。

    李瑄的引导,并非没有一点用处。

    至于李光弼、王思礼的军队,李瑄让他将军功簿送来。

    李瑄会将赏赐送到。

    范阳城所获得的金银财宝车载斗量,届时会随着押送俘虏的队伍,到达洛阳。

    现李瑄还在等吐蕃方向的消息。

    虽埋下尺带珠丹这颗定时炸弹,但李瑄更清楚玛祥·仲巴杰和恩兰·达札路恭的雄雄野心。

    ……

    这一日,李瑄正在慰问河东军的时候,李适之派遣贴身仆人,将两封信件送到李瑄手中。

    李瑄到一旁观看。

    一封出自李隆基之手,让张垍效仿“荆轲刺秦”,玩“图穷匕见”。

    这老皇帝有些天真。

    刺杀他,必须三步之内,才有一丝可能。

    在李瑄身边,除非最亲密的臣子,不然不可能靠近李瑄三步之内。

    用这种方法,还不如用美人计。

    不过他浑身上下基本没什么软肋。

    李瑄并没有因这封信而过于惊讶。

    李隆基能忍受寂寞,就不是李隆基了。

    他也可以理解,毕竟汉献帝几无权势,还试图去弄死曹老板。

    和汉献帝不同,如果李瑄死。李隆基还真有可能重新掌权。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好不容易划分的都督府,最少会分成两派,重启大战。

    另一封书信上,大抵是李适之向夏寒的问候。最后提及是张垍主动将李隆基的密诏交给他。

    过多的李适之没有多说。

    李瑄面色平静地收起信件,继续慰问士卒。

    下午,从河东军营地回到洛阳城的时候,李瑄又将心腹李泌召来。

    没有去紫薇城,而在洛阳城积善坊中临时秦王府。

    李泌到达秦王府后,李瑄将李隆基的密诏交给李泌。

    他一字一句地观看,眉头微皱。

    “我本想推李亨当皇帝,先削减圣人长久以来的威势,等圣人寿终正寝,再让李亨禅让给我。但圣人这样折腾,让我很无奈啊!”

    李瑄对李泌推心置腹,李泌完全了解他,所以说话的时候没有藏着掖着。

    说到底,秦王头顶有皇帝,天下人总会产生心思。

    连百姓都会产生疑问,秦王和皇帝,哪个更大?

    “属下未料到秦王能如此快掌握权柄,使天下大体安定。恕我直言,您现在就如权臣一样。文臣武将,也盼望您能再进一步,彻底稳固局势。也让权贵和士族难以产生非分之想。”

    李泌将自己的想法说出。

    他在陇右的时候,就知晓李瑄所图甚大。

    但没想到李瑄能这么快横扫天下,不足而立之年,完成震古烁今的伟业。

    军权、政权,都在李瑄手中。

    李瑄用宰相生涯整饬吏治,改革农具,引进棉花等农作物,得到民心,拉拢寒素。

    李瑄用他的诗词和科举改革,征服文人、诗人。

    另外,一部分商人、工匠、医者也都折服于李瑄。

    秦王,天策上将,尚书令。

    说李瑄是权臣,但自古没有一个权臣,能达到李瑄地位。

    有的时候,李泌也认为李瑄是神机妙算的大智慧者,他望尘莫及。

    此时此刻,李瑄应该在众望所归下,登临大统。

    否则,天下总给人一种不安定的感觉。

    “如先生所言,现如今我登临天子之位,有些名不正言不顺,那些腐朽的文人一定会痛骂我,天下文人士子也会被误导。”

    之前李瑄打算推李亨,又想等李隆基死,是想稳定交接皇位。

    他对李隆基抱有希望。

    现在明显不可行,他这次纵容李隆基一次,下次李隆基恐会变本加厉。

    而且李瑄又看到他不继承天子弊端。

    “属下有一计,恐要委屈一下秦王。”

    李泌欲言又止。

    “先生但说无妨。”

    李瑄让李泌尽管直言,他认为自己和太宗皇帝一样纳谏如流,从来不会因为麾下文武说错话而怪罪。

    “借着这封密诏,秦王自导自演一场刺杀,嫁祸给太子,让圣人废掉太子李亨。”

    “而后让圣人以膝下诸子不器为由,收秦王为义子,并立为太子。最后圣人再以年事已高,不能理事,将帝名禅位。”

    李泌向李瑄献策道。

    这样虽不能完全消除舆论,最起码把舆论降至最低。

    对李瑄来说,百姓和麾下文武认可他的皇位就足够了。

    “先生之言可行。”

    “届时我登皇位后,会封两名太上皇。”

    李瑄如此说道。

    等他继位后,会进一步限制李隆基,让他彻底失去任何依靠。

    “自古没有这样的规矩!秦王可等圣人驾崩,再加冕陇西王的太上皇。”

    李泌面色怪异,第一次听说两个太上皇的事情。

    “太上皇不过是一个名号罢了。我父花甲之年,含辛菇苦把我抚养长大,如果不能为太上皇,我就不配为孝子了。”

    李瑄这一次没听李泌的。

    按照历史,李隆基还能活好几年。

    他如果提前登上皇位,李适之也能风光一把。

    李适之不喜欢铺张浪费,李瑄会限制李隆基奢靡无度。两个太上皇也没什么。

    “秦王大孝!”

    李瑄都这么解释了,李泌也不好多说。

    只要李隆基还在太上皇的位置上即可,代表李瑄更正统的继承。

    “我准备在回长安,过朱雀街的时候,安排人来冲击我的车架,到时候令亲卫将其活捉。”

    “然后我会拿着密诏质问圣人,令圣人拟定废太子诏书。”

    自导自演,李瑄觉得很简单,最好是在大庭广众之下。

    把刺杀的责任往李亨头上一扣,李亨百口莫辩。

    李瑄可是刚平定叛乱的英雄,刚回到就被刺杀,不免令人心寒。

    李泌点了点头,认为此再好不过。

    李瑄与李泌又敲定一些细节,等天黑的时候,李泌才离开秦王府。

    李瑄暂时不动声色,等洛阳的事情处理完,他再回长安。

    他只是传令给刘单,让他留心一点,怎么能让李隆基的信件从宫中传出呢?

    接下来,李瑄将洛阳城外的大部分俘虏安排起来,让他们配合荥阳军、北海军运输粮食到郡县赈灾。

    另外还有一部分新兵,配合乡勇押送俘虏,往河北运输粮食。

    同时,李瑄传令江淮、江南地区常平粮仓中的米、粟尽可能向洛阳运输。

    另外,李瑄将一批身强力壮的俘虏交给工部。

    让工部重新修建河阳桥。

    之前安禄山东进,拿下太行陉的时候,洛阳留守烧毁河阳桥,阻碍安禄山的偏师快速度过黄河,直取洛阳。

    作为连通河南、河东的大桥,必须修建。

    最好能和蒲津桥一样,修建一座铁锁浮桥……

    时间飞逝,进入十月初。

    在这秋意正浓,秋叶枯黄的季节,河南、河北的太守齐聚洛阳城。

    洛阳城周边最后一批士卒已经离开。

    此时,洛阳城仅剩下一万五千天策卫,和五千自剑南的士卒。

    以及一千羽林军、一千龙武军、一千飞龙禁军。

    其他都已分配诸都督府,如果都督府编制的士卒数目不够,由兵部主持招募。

    现在招募系统还不齐全,以后每个行省都会有兵部的募兵校场,招募士卒在校场初步训练三个月后,再分配诸都督府。

    在李嗣业的安西军,马璘的北庭军离开洛阳前,李瑄吩咐他们暂且停留在长安北部和西部,等待李瑄的军令,再回西域。

    长安即将发生大事,需要震慑一些不轨者。

    西域有颜真卿镇守,暂时未得到大食帝国入侵波斯王国的消息。

    十月五日,明堂。

    李瑄与一众大臣,在明堂召集河北、河南的太守。

    “拜见秦王!”

    李瑄一身玄黑色王袍入场后,众人纷纷起身拜见。

    “免礼吧!”

    李瑄令众官吏免礼,然后坐在大堂台阶深处的榻上。

    明堂虽然不是朝堂,但意义重大,李瑄坐的位置,一直以来唯有天子可居。

    但没有人敢对李瑄指三道四。

    “诸位,潼关以西,无数百姓饥寒交迫,想像牛羊一样吃草都是奢求;连一件遮蔽身体的物品都没有。看范阳都督的战报,常山随处可见在原野上裸露身体的尸体;上谷山间的沟壑都被尸体填满;赵郡的苍穹上,到处都是盘旋在天空的食人鹰,那乌鸦在树上叫个不停;黄河的下游,还带着血色,浮尸到现在都未捞尽;战争结束了,百姓却不敢夜间行走,到处都是孤魂野鬼啊……本王每每听到描述,不忍卒读。虽有足够的粮食,忧虑是否能运送到百姓的手中……”

    “这是兵灾所至,无辜的百姓被牵连。”

    “那些投降燕军的太守,会通过审查,永不录用。你们当中,有的临危受命;有的弃暗投明。有一些太守,没等燕军到城墙下考验他,是像张介然一样效死节?还是像是陕郡太守窦庭芝一样主动投降?亦或者如汲郡太守崔悦一样弃城逃跑?”

    “这些本王也不会去追击,凡事论迹不论心,论心千古无完人。”

    “在会议开始前,本王只想询问一件事情……”

    “嘭!”

    李瑄本来还伤心不已的模样,突然拍案而起,怒道:“北海离洛阳很远吗?本王已下令一个多月,他为什么还未到达?他知道自己要耽误多少大事吗?”

    北海太守贺兰进明一直推脱,未至洛阳,以至于会议迟迟不能进行。

    诸郡太守打了个寒颤。

    有的太守很早就到达洛阳,他们也听说贺兰进明还未到来。

    这是挑衅秦王的威严。

    “回秦王,北海至洛阳,即便乘坐马车也该早就到达。之前朝廷传令贺兰进明率领五千兵马支援河北,但他畏而不出,只知固守在北海城,其居心叵测,当免去贺兰进明的官职,押送洛阳问罪。”

    吏部尚书裴遵庆向李瑄拱手说道。

    秦王要全力复苏河南河北,这些郡守有心怀李隆基,当杀鸡儆猴,让这些郡守清醒一下。

    同时,变革进行的时候也更为方便。

    国有国法,贺兰进明的行径,连裴遵庆也看不下去。

    实际上,贺兰进明不是故意得罪李瑄,他害怕自己抗旨不尊,未出兵河北的事情,被李瑄问罪。

    当时安禄山权势如日中天,贺兰进明见那么多太守都向安禄山投降,不降者已死,所以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张巡被李瑄任命为河南防御使的时候,也征调贺兰进明招募的兵马去攻打被叛军占领的济阴。

    但那时候叛军还占领着潼关,南阳传来武令珣大破薛愿的消息,贺兰进明并未接受张巡的调遣。是以,使他更害怕李瑄。

    “启禀秦王,仅无视法令这一条,就能问罪贺兰进明!”

    刑部侍郎王玙说道。

    “乱世刚定,贺兰进明有割据之意图,必须绳之以法。”

    封常清更激烈。

    紧接着,崔光远、高适、刘眺、孙逖等大臣纷纷请求治罪贺兰进明。

    太守们中,有不少为李瑄新任命的,张仁贤、李国贞、毕思琛、柳绩、张巡、许远等十几名太守请求拿下贺兰进明。

    饶阳太守卢全诚、济南太守李随、清河太守王怀忠、魏郡太守王焘等十几名太守也没有多想,附应道。

    谁都能看出秦王被贺兰进明激怒,不能忤逆秦王。

    再说贺兰进明也太不给秦王面子了,一个小小的太守,难道想仅凭五千兵马造反不成。

    哪怕和豪强大族有很深瓜葛的太守,也得来洛阳见一下李瑄。

    李瑄见此,抬了抬手,他将不表态的太守记在心里。

    “令北海都督车光倩到北海后,将贺兰进明拿下,押回洛阳。如果敢反抗,就把他的头送过来。”

    李瑄下达命令。

    “遵命!”

    一名秘书监的官吏领命离去。

    李瑄的杀伐果断,让诸郡太守冷汗直流。

    太守们早就来了,他将会议拖到现在,等的就是给诸郡太守下马威的时候。

    李瑄相信这些太守之中有不少与豪强大族有牵连,甚至本身就是豪强大族。

    除贱为良,一定会损害到他们的利益。

    但首先下刀的地方,必是河南河北。

    李瑄当即任命李琚为北海太守。

    他是李瑄最早的书法老师,力压颜真卿,状元及第。由于与被李隆基处死的光王同名,一直被李隆基忽视。

    李瑄认为他有能力治理好北海郡。

    “本王此次召尔等前来,主要是与诸位商议重整郡县事宜。”

    “朝廷已组织军士、俘虏、民夫,通过漕运、陆运,对河南河北郡县进行赈灾。希望你们能与六部官吏紧密沟通,也希望你们回去后能组织百姓,收敛道路上的遗骸,统计县乡户口,耕地。尽可能地劝说逃亡山里的百姓回来……”

    “本王清楚无数豪强趁火打劫,借助叛乱,大肆兼并土地,如禽兽一般毫无底线。本王扫平叛乱,他们一定很失望。”

    “你们回去后,务必要抑制兼并,惩治豪强。”

    李瑄最后用模棱两可的话向诸郡太守说道。

    李瑄对豪强一向强势,一旦被他抓到把柄,必然会大开杀戒。

    在李瑄功绩还不是很大的时候,被一些官吏骂为酷吏。

    但这次只是让太守们“抑制兼并,惩治豪强”。

    看似硬气,实际上有很大操纵空间。因为此为历朝历代必有的“口号”。

    殊不知,这是为李瑄的诸都督府争取时间,完成驻扎、募兵。

    也让豪强们放松警惕。

    等他完成准备,就可以展开除贱为良运动。

    同时,也可以看清哪个太守真在全力“抑制豪强”。以后李瑄会优先提拔。

    阳奉阴违的太守,李瑄必然清算。

    “我等遵命!”

    诸太守面面相觑后,起身领命。一些太守松一口气。

    李瑄好像不打算大动干戈,也好让他们回去有个交代。

    不过也有一些太守已在心里想如何去抑制豪强。

    特别是李瑄亲自调任太守,百废待兴下,他们想干一番大事业。

    李瑄又让众太守重新坐下。

    接下来,他只字不提豪强之事,让太守们一个个向他汇报当地的情况,和有什么困难。

    李瑄和众大臣商讨后,会尽可能的满足。

    如果有郡县粮食物资多余,会调配附近郡县。

    敢弄虚作假,李瑄严惩不贷。

    整个会议持续三天,所商议的事情都记录下来,李瑄一一嘱咐后,令诸郡太守迅速回自己的衙门,他们所需,由高适和一众官吏主持调配。

    十月十日,一支庞大的车队出现在洛阳城东的洛水旁。

    此车队从范阳而来,押送着史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