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6章:年节热闹
    至于品级更低的官员,没有资格入殿,就只能在殿外的走廊中用膳了。

    殿内的高官坐锦墩,而殿外的小官儿只能坐在毡毯之上。

    正月初一,天还未亮的时候,精力旺盛的百姓便是走出家门,到街巷之上欢闹。

    这等喜庆的日子,出门只要遇到了,不管认不认识,都会亲切的寒暄招呼,甚至约着去关扑、吃酒也不稀奇。

    给皇帝拜年,要叩首行礼。晚辈给长辈拜年,要作揖行礼。而陌生人之间,则是叉手礼。

    开门见到陌生人,左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抓右手大拇指,左手大拇指高高翘起,右手其他手指向左平平伸开,两只手如此交叉之后悬在胸前,朝着遇到的行人道一声‘开正纳吉’,这便是普通陌生人之间的礼节。

    走上街巷,虽然天还未亮,可到处悬着的灯笼却是将整个临安城的暗夜驱散。

    走买卖的、开铺子的,早就敞开门等着来客。

    年节这几天,朝廷会免除所有公私房租,也算是皇家与民同乐。而且,这几日也允许百姓关扑。

    所谓关扑,实际上就是一种赌博游戏,当然,大多数关扑的并非是银子,而是各种玩意儿、摆设,甚至吃食等。

    比如你想买一样东西,便可以采取关扑的方式,最简单的赌铜钱正反面。若是买者获胜,货物分文不要直接拿走,若是输了,照价给钱商品却不能带走。

    正是因为关扑的方式简单,而且不拘价格高低,无物不可关扑,所以不管是大人小孩儿都极为喜欢。

    整个临安城,街上行人如织、车马如簇,各种各样的吆喝叫卖声,陌生人之间的招呼声,小儿的玩闹声连成一片,也彰显着整个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城市的繁华。

    街上的小商小贩都如此热闹,坊市中的商客自然更甚三分。

    这些店铺直接在门外搭起连绵的彩棚,彩棚之中不仅有各种物事供人采买,还有人专门请来清倌人表演舞乐招揽顾客。

    作为临安最大的馆舍青云阁,自然也不会放过这等热闹的日子。

    虽然今儿个逛青云阁的人不会很多,但是青云阁之前,搭设了足足十几个巨大的彩棚,一位位负有盛名的清倌人、歌姬上台表演,百姓可以随意去观看。

    当然,作为临安城的行业标杆,青云阁今天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那就是选出最好的舞娘、歌姬去参加宫中的歌舞会。

    皇帝宴请群臣,当然不能简单的吃吃喝喝,太常寺会让舞娘、歌姬为皇帝和众臣进行表演(大宋版春节晚会?)。

    不过薛妈妈却是留了个心眼,并未让吴淑姬前去。

    参加这等盛会自然是好事,身价也会大涨,可有些事情却要有取舍。

    万一去了,被哪个高官勋爵看中了,岂不是惹了祸事?有些东西不能贪,既然姑娘背后已经有了金主,若是再被别人瞧了去,不仅是不守规矩,还会得罪了贵人。所以,往年作为头牌的吴淑姬,今年难得的过了一个轻松的年节。

    唯一让她有些失望的是,自从上次回信之后,那位贵人竟是再无任何音讯传来……

    大宋朝的女子要远比后世幸福很多,这个时候,那位程朱理学的顶梁柱还是个十几岁的小娃娃,现在的他随着母亲寓居福建,还没有开始他的传奇之路。所以,女子虽然同样有传统的束缚,却远未达到苛刻甚至变态的程度。

    ‘懒妇思正月、馋妇思寒食’,虽然是一句戏言,可却也是大宋女子的真实写照。

    百姓家的小娘子放下手中的针线活计,终于有了充足的借口,走出家门,过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

    包括那些平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贵族女子,待到夜幕降临也会走出深宅大院,任性的纵情游走在市井之中,看看街巷上的热闹,甚至亲自参与到关扑之中,在这大宋朝丝毫不稀奇。

    甚至,她们便是进入勾栏瓦舍听曲看舞,或者在馆舍之中吃酒作乐,也绝对不算意外。

    大宋虽弱,可却包罗万象,也有着包含四海的胸襟。

    相比民间的热闹,宫中的仪式则是显得有些繁冗,好在赵构并不是一个呆板的皇帝,而且这热闹的大宋让他第一次体会到如此繁盛的新年,因此,宫中的气氛也比往年欢快了许多。

    一连数日,哪怕赵构都觉得有几分疲惫。

    好容易这一天没有什么安排,赵构便是懒洋洋的倚在软塌上,听着王权给他念贺表。

    不错,按照惯例,地方官员大部分都不能到临安给皇帝拜年,但是却也要给皇帝以贺表的方式拜年。

    这些贺表年节前就尽皆都到了,只是数量太多,赵构也没有精力,今儿个正好闲暇,便让王权念来听一听。

    所谓贺表,实际上就是大张旗鼓给皇帝拍马屁,别嫌肉麻,好词好句都用上。

    皇帝不一定看,可一旦看了,你吹的不让皇帝高兴,那就是你的问题了。

    “月临天统、首冠于三正,气应黄钟,复来于七日。君道浸长,阳德光亨……”王权唱喝念到。

    “蛮夷奔走,年谷顺成。岂惟四海之欢心,自识三灵之阴赞……”

    “恭惟皇帝陛下清明在躬,仁孝遍物。垂衣南面,天何言而四时成;问孝西清,日将旦而群阴伏……”

    不得不承认,这些当官儿的都苦读多年,文采却是不一般,哪怕是文采不大好的,也定然会让师爷帮着代笔。

    反正,赵构是听得很高兴。

    嘴角微微挑着,听着一句句吹捧的话儿,“嗯……不错,说的像孤……这个也不错,记下来,能如此公正中肯的评价孤,当个知县实在屈才了,过了年节给他升一品……”

    念了不知多少,赵构总算是感觉到有几分乏累。

    “咦,最近青云阁那边儿,未曾送来物事么?”赵构突然想起来。

    倒不是说他对吴淑姬有什么情分,可是有句话说的好,家花不如野花,而且当了两世的皇帝,他也未曾有这种感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