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3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
    不过就一首《破阵子》和《白雪歌》便可流传千古了。

    其实在那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后,大部分人就已经知道这首《白雪歌》已经赢了。

    文雪柔暗叹,这家伙的在写诗作词方面真的不让当成是一个正常人,忍不住问:“沈姑娘?这家伙平时写诗词的吗?”

    “我怎么知道?”

    刘飞答话,“我家老大从来不写诗词,也不看什么圣贤书。”

    “啊?不看圣贤书?这家伙平时看什么?”

    “老大说圣贤书大概看看就行了,看那么仔细干嘛,看得明白意思就完事了,圣贤的思想要是自己能领悟到,那自己不就成圣贤了嘛。老大平时看故事书、看人物传记、看野史,战例、军报、时事什么的,反正五花八门都看,就是没见他拿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看。”

    其实不是项牧不看,是他小时候原来那个小项牧已经把这些玩意看过了,都有记忆了。

    本来就不是酸腐儒生,研究那么仔细干什么,能对付对付就行了,诗词歌赋小时候看过,也大致知道有什么东西。

    而且那个世界带来的诗词歌赋可比这个世界原有的精彩多了,更加不需要研究了。

    “啊!怪人!”

    文雪柔自然明白,这诗词歌赋得有深厚功底加灵感才行,这家伙就相当于要不就是灵感爆棚要不就是文学功底极其深厚。

    看台上这家伙下一首诗词肯定也不会差,而从那晚国风楼来看,这家伙其它的不说这写诗作词的功底不差,文雪柔不禁发出惊叹。

    台上!

    “杨公子,我这首《白雪歌》应该略胜你的《山河》一筹吧?”项牧也不废话,直奔主题。

    “这局我输了!”杨锋平静的语气带着几分低落。

    这首诗《白雪歌》是千古佳作,自己的《山河》与它一比便是萤火之光与皓月争辉了。

    这木公子显然已经给他面子了,可他哪里还猜不到,此人攻擂首作便是如此高明,那第二作又能差到哪儿去,即便是自己上个月还准备了几首,估计也是螳臂当车而已。

    三楼是那几人顿时放心了,红纱女子嘴角微微上扬,青纱女子笑道:“大姐,还是您有办法,这家伙像个乌龟一样慢,不过总算是没事了。”

    白衣男子还是担心道:“大姐,可是县外……”

    “县外不必担心,刚才小妹不是说了嘛,这家伙像个乌龟一样慢,乌龟慢归慢,它走路可是稳得很,放心就是。”

    红纱女子越来越觉得有趣了,行事老练的很,极其沉得住气,本来是自己试探他,反过来他倒是对自己这边诸多试探,如此的话,如此也少了诸多麻烦。

    “主持,可以开始下一局了,请木公子出作吧!”杨锋略带失落的语气,其实已经知道自己输了。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首《凉州词》项牧用的是王翰版本的,这次用的是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上的了。

    其实项牧也想用王昌龄的《出塞》但是想想还是算了,那首诗听着血腥一点,等以后有机会再用吧,这首《凉州词》也算跟凉城对上一个凉字吧。

    这首诗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使得边塞将士很难得到一次欢聚的酒宴。

    有幸遇到那么一次,那激昂兴奋的情绪,那开怀痛饮、一醉方休的场面,是不难想象的。这首诗正是这种生活和感情的写照。

    诗中的酒,是西域盛产的葡萄美酒杯,相传是周穆王时代,西胡以白玉精制成的酒杯,有如“光明夜照”,故称“夜光杯”;乐器则是胡人用的琵琶;还有“沙场”、“征战”等等词语。这一切都表现出一种浓郁的边地色彩和军营生活的风味。

    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

    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第二句开头的“欲饮”二字,渲染出这美酒佳肴盛宴的不凡的诱人魅力,表现出将士们那种豪爽开朗的性格。

    正在大家“欲饮”未得之时,乐队奏起了琵琶,酒宴开始了,那急促欢快的旋律,象是在催促将士们举杯痛饮,使已经热烈的气氛顿时沸腾起来。这句诗改变了七字句习用的音节,采取上二下五的句法,更增强了它的感染力。这里的“催字”,有人说是催出发,和下文似乎难以贯通。

    有人解释为:催尽管催,饮还是照饮。这也不切合将士们豪放俊爽的精神状态。“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联 想到“出发”,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琵琶马上催”,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宴饮的场面。

    诗的三、四句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话虽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悲”字。后来更有用低沉、悲凉、感伤、反战等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的,依据也是三四两句,特别是末句。“古来征战几人回”,显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清代施补华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

    为什么“作悲伤语读便浅”呢?因为它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再回过头去看看那欢宴的场面吧,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将士们真是兴致飞扬,你斟我酌,一阵痛饮之后,便醉意微微了。

    也许有人想放杯了吧,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们不是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吗?可见这三、四两句正是席间的劝酒之词,而并不是什么悲伤之情,它虽有几分“谐谑”,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最具有环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

    “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

    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消愁。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给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

    喜欢执耳,权利的巅峰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