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安静的夜晚,赵阳独自一人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干。
桌上摆满了各种图纸和资料,他手中的铅笔在纸上"沙沙"地划过,不时地停下来思考,补充一些细节。
"AP1000的设计理念真是精妙绝伦!"赵阳由衷地赞叹道。
他刚刚将第三代核电站的技术要点整理成册,现在正在做最后的校对。
这本"核电圣经"涵盖了第三代核电的方方面面:非能动安全系统、模块化设计、双层安全壳……种种革命性的创新,令人眼花缭乱。
相比上一代,第三代核电站简直是起飞。
首先是安全性:非能动安全依靠自然循环、重力作用等物理原理,无需外部电源和操作员干预,就能保证堆芯冷却。
"即便发生严重事故,堆芯也不会像切尔诺贝利那样''''熔穿地心''''。"
其次是经济性: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大幅缩短了建造周期,单位造价比二代降低了20%以上。
更重要的是,三代机组寿命可达60年,发电效率也由30%提高到38%左右。
"发的多,用的久,花的少,这可真是一举多得啊!"赵阳美滋滋地想。
环保方面,新型燃料包壳可大幅减少放射性废物,而双层安全壳,更能挡住飞机撞击、强震海啸等"天灾**"。
"唉,要是那会儿有这技术,就不会闹出那么多笑话了。"赵阳一边校对,一边感慨。
书的最后,他用一整页的篇幅,列举了AP1000、EPR、ESBWR等"明星机型",并配上了大量的示意图,详细解说其独到之处。
"噢,差点忘了!"赵阳猛地一拍脑门,提笔在空白处添了几行字:
"友情提示:三代核电虽好,但关键设备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里。咱们一定要尽快实现自主化,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华龙一号''''!"
满意地合上装订好的书稿,赵阳舒展了一下腰身。
望着窗外露白的天色,他知道,属于他的战斗才刚刚打响。
……
第二天一大早,核工业部召开现场会,赵阳受邀参加并作重要讲话。
"各位首长、专家,大家好!"赵阳开门见山,"我国能源形势严峻,迫切需要发展安全高效的核电。为此,我通宵达旦,整理出了这本《第三代核电技术精要》,望能抛砖引玉,为我核电腾飞贡献一份力量!"
话音刚落,掌声如雷。大家纷纷伸手接过赵阳分发的书册,饶有兴致地翻阅起来。
"太精彩了!没想到短短几年,核电技术已经进步到这种地步!"总工程师张教授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是啊,非能动安全、双层安全壳……这些创新,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模块化施工、标准化设计……赵工,您这一整理,可帮了我们大忙啊!"
台下,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交口称赞之余,也暗暗震撼于赵阳的学识渊博。
"瞧这满满一本的技术图纸,看得我是如痴如醉啊!"有人感慨。
"就是,这要是搁我,别说通宵达旦了,就是三天三夜也憋不出这么多干货!"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羡慕嫉妒恨。
"其实吧,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赵阳笑着摆摆手,"关键是要树立自主创新的信心,掌握核心技术,真正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伟大飞跃!"
一席话,掷地有声。在场科研人员无不双眼放光,斗志昂扬。
"走!赶紧回去好好学习,争取早日造出新的核电站''''!"
"还等啥?立即成立攻关小组,明天就把人都给我叫齐!"
会议结束后,赵阳却没有就此止步。他风风火火地赶回办公室,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新的研发中。
"AP1000是被动安全,咱就搞主动安全;人家是单层安全壳,咱就整双层的!液态金属冷却、钍基熔盐堆……这些更先进的堆型,也都要一并研究!"
他眉飞色舞地自言自语着,在图纸上唰唰勾画起来。
"对了,核电配套产业链也不能忘!铀矿勘探开采、铀浓缩转化、核燃料元件制造……每一环都不能少!"
说着,他已经架好了新的画板,铺开一张张工艺流程图。
"还有乏燃料后处理,这可是放射性废物减量化的''''绝招''''!先进的PUREX工艺,钠水反应法脱硝,一定要尽快掌握!"
赵阳的笔尖飞速移动,不一会儿就画出了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
"等等,储能问题也不能忽视!压缩空气、超导磁、液流电池……核能制氢,更是大有可为!"
灵感如泉涌,他熬红了眼,通宵达旦地奋战。
"风电!对,风力发电,这是新能源的另一匹''''黑马''''!"
天色蒙蒙亮时,赵阳灵光一闪,眼前顿时一片光明。
风能,这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不正是电力短缺的兔子急需的良方吗?
想到这里,赵阳热血沸腾,兴致盎然地打开了新的画卷。风力发电机,简称风机,它可是一个大工程!
叶片、齿轮箱、发电机……每一个部件都至关重要。
"叶片制造是关键,材料必须轻质高强!"赵阳在纸上写道,"碳纤维是上选,玻璃钢纤维也不错。气动外型要精心设计,最大功率系数,最佳叶尖速比,仿真软件来助力……"
齿轮箱传动链条长,损耗大,噪音高,一直是风机的"软肋"。
"有了!直驱式风机,用低速大扭矩发电机,完全可以去掉齿轮箱!"赵阳灵机一动,在图上圈画起来,"电励磁还是永磁型?嗯……永磁功率密度更高,可以省却励磁系统,稀土永磁发电机就最合适!"
接下来是变流变压一体化,高压穿越,抗雷防污……一个个技术难点被逐一攻克。赵阳的笔下犹如神助,设计图纸日渐丰满。
塔架基础要抗台风地震,全液压顶升式吊装可以缩短工期;智能监控要具备故障诊断、远程运维等功能;电气保护更要做到"四两拨千斤",不误动、不拒动……
伴随着各个分系统的完善,一台完整的兆瓦级风机跃然纸上。从机舱、叶片到塔筒,从变流器、变压器到接地保护,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哈哈,风神1号''''初具雏形!"赵阳欣慰地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他知道,这个造型酷似长矛的钢铁巨人,将插满三北大地,用呼啸的风声,奏响新时代的最强音!
不过,单台风机的发电量毕竟有限,要撬动整个电网,还得靠规模化开发。
"没问题,兔子地大物博,风能资源丰富得很!"赵阳信心百倍。
他很快勾勒出了风电基地的宏伟蓝图:百万千瓦级的风电场星罗棋布,由东向西,由北往南,形成庞大的集群。数以万计的风机鳞次栉比,与电网协调运行,源源不断地输送绿色电力。
"陆上风电潜力有限,海上风电大有可为!"他又添了几笔,"近海封闭式,远海浮式,适应不同水深。"
海上风机要防腐抗台,单机容量更大,施工运维难度也高。
"没事,咱们有装备制造和海洋工程的优势,这些难题,终会被攻克!"
望着图纸上千姿百态的风机,赵阳热泪盈眶。这一排排银色的巨人,正是无数科研人员通宵达旦、呕心沥血的结晶啊!
喜欢四合院:眼红系统,全院人麻了红系统,全院人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