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十四章 立功晋升,中尉军官
    从校医室出来以后,他循着记忆就去了步兵科三班。

    因为已经临近毕业的缘故,教员已经不再传授新的知识,除了日常的考试自习之外,更多的还是沙盘推演。

    同学们振振有词,挥斥方遒。

    倒也有几分热血豪迈。

    可叶少鸿却是敏锐的察觉到了一点不足之处。

    他发现,军校的教材有些落后了。

    里面传授的知识,讲解的案例,还是黄埔军校初建时的那一套。

    内里的核心,也是以日俄两国的陆战系统为主。

    这一点倒是不难理解。

    毕竟黄埔军校成立初期,接受过日俄两国的军事援助,课本教案,也都是日俄两国的援助军官帮着完善梳理的。

    不能说他们传授的东西不好吧。

    毕竟当前时代的日俄,都可以算是世界强国。

    他们的陆军理念、系统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要远超世界大部分国家的。

    可有利就有弊。

    以日俄两国援建军官为主,整理出来的教案课程,里面都夹带着他们两国特有的私货。

    比如日方的孤勇精神,还有俄方的大军团作战理念。

    这很明显就是对立排斥的内容。

    现在却都出现在了黄埔军校的教案书本当中。

    如果是呆板愚钝的学生,很容易就会被他们故意夹带的私货弄混了头脑。

    最为重要的是,这些理念思想,还不符合华夏的国情。

    可以说是行动鸡肋,学来无用弃之可惜。

    叶少鸿倒是有心提出自己的想法,也想把后世享誉全球的游击战法、三三式战阵提前讲述出来。

    但他的身份地位太低了,就算是黄埔军校不禁止言论自由,还是无人重视听取他的意见。

    最后叶少鸿也只能黯然轻叹,重新归于平凡。

    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虽然他提出来的战术理念没有得到学校的重视,可还是引来了一些教员、教官的大加赞赏。

    叶少鸿经常会被他们邀请过去,一起探讨深入研究。

    再加上张柔儿的暗中相助,很快叶少鸿就在军校的上层教员、教官圈子里,闯荡出了些许名声。

    靠着这微薄的名声,叶少鸿大杀四方。

    不仅他的结业成绩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就连他想要撰写书籍急需的日方材料、信息、书籍,叶少鸿也得到了不少。

    这给他施展计划创造了不少便利条件。

    时光流逝,转瞬已近三月。

    这一届的黄埔学员,已经收到了即将毕业的通知信息。

    有些家世背景深厚的,更是早就提前一步,谋划好了自己毕业后的去向岗位。

    叶少鸿对此倒是并不关心。

    因为在这期间,郑耀先已经完成任务归来,他还特意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看了看叶少鸿。

    郑耀先很明确地告诉叶少鸿,他的毕业分配工作已经准备就绪。

    军校结束后,他有十五天的假期。

    假期结束以后,他就可以直接去特务处行动科报道。

    军衔职务等事宜,也都已经提前给他安排好了。

    靠着马家灭门惨案和春雨谍报小组积攒下的功劳,叶少鸿刚一入职,就可以肩挂中尉军衔。

    领受行动科一组一分队副队长的职务。

    而他的直属上级么,不是别人,正是那和他相熟的铁憨憨。

    赵简之。

    这个消息让叶少鸿无比欣喜。

    不过更为欣喜的,还是郑耀先接下来的几句话。

    郑耀先告诉叶少鸿,他这个中尉军衔,可不仅仅只是职务上的晋升啊,而是在军事委员会军政部正式归档记录的铨授中尉。

    或许很多人不懂什么叫铨授。

    简单的介绍一下吧。

    从1934年开始,国府开始逐渐规范军衔职务程序。

    这才有了铨授军衔和职务军衔的区别。

    如果非要打个比方的话,那铨授军衔就相当于封建王朝里面的官员品级。

    而职务军衔则相当于临时虚职。

    就拿戴玉农来说吧。

    他现在在军事委员会军政部里面记录的信息,全称应该是铨授中校、军事委员会特备调查处上校副处长。

    这里的中校是戴玉农的正式军衔,是他在国府军官体系里的保底品级,未来如无大错只可上升不可下调的底线。

    而上校副处长,则是临时委任可以随时变更的职务。

    在整个民国时期,铨授军衔都是金字招牌。

    就拿和戴笠黄埔同期毕业的名将廖耀箱来说吧,抗战结束以后,他的临时军衔职务,已经晋升到了中奖级别。

    可他的铨授军衔,依旧还是骑兵上校。

    如果廖耀箱在此期间阵亡的话,那国府给予他家属的抚恤金和后续照顾,也不是按照中奖临时虚职分发的,还是会以骑兵上校进行安抚。

    所以叶少鸿这个铨授的中尉,别看职衔不高,可放眼现今的特务处行动科,那也算是妥妥的青年才俊了。

    当时叶少鸿还追问了郑耀先的铨授军衔。

    郑耀先也是报以苦笑。

    虽说他也因为马家灭门惨案和春雨谍报小组的功劳,正式晋升为了特务处行动科一组组长。

    但他现在的铨授军衔也只是上尉。

    仅仅只是比叶少鸿这个初出茅庐的小菜鸟,高上了一个品阶罢了。

    宋孝安进入特务处三年,现在更是已经晋升为了行动科一组副组长,他的铨授军衔也只是中尉,和叶少鸿相同。

    这个晋升命令,足以补全叶少鸿在马家灭门惨案和春雨谍报小组一案的功劳了。

    除了郑耀先前来看他这件事外,整个二月,叶少鸿也没闲着。

    他一直在忙着搜检日方信息。

    在结合他前世曾经看过的社科名著《菊与刀》,删减融合过后,他已经初步完成了第一版草稿。

    等到军校毕业,趁着特务处留给他的十五天假期时间,叶少鸿再去江浙苏沪一带走一遭,接触一些民间的日籍商人、浪人,他就可以找到合适的理由,将自己抄写编撰的文稿整理出来,正式出版印刷了。

    狼与狗这个书名,形象地诠释了东洋人的品性,叶少鸿还是很满意的。

    初次印刷,他也不敢把步子迈得太大,准备先小小地印刷上一千册,一部分自己留着纪念,一部分设法送到国府高层手中。

    当然了,郑耀先那里也必须要送。

    给他不是目的。

    借助郑耀先的手,将这本书送交到我党手中,才是叶少鸿的核心需求。

    希望他这一番作为,良苦用心,能给这苦难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些许帮助吧。

    这已经是叶少鸿个人,能为国家做的最大贡献了。

    也不枉他来到这世界上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