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6章 神秘策略(下)
    \"丁枢直又欲考吾智矣!\" 齐凌微微一笑,放下魔力汤,恭敬地拱手作揖。

    \"非为考验,实为诚挚请教,祈望齐提刑不吝赐教,为愚兄揭示迷雾!\" 丁谓连忙搁下汤碗,回礼抱拳。

    这是宋地特有的言辞礼节,齐凌此刻已略通其意。于是他耐心再三,与丁谓谦逊交谈,方低声道:“其实,我已吩咐过武又等人,此计旨在扰敌安眠。”

    \"我等有城墙为护,吕子明夜袭不足为惧。而吕氏唯有临时构筑的鹿栏栅栏!\"

    \"其手下本就心惊胆战,武又八人领四百勇士,轮流牵绳自城墙坠落,制造喧哗,叛军一晚皆不得安宁。\"

    \"人若夜不安枕,白日必精神萎靡。欲攻陷掖县城墙,无异于难上加难!\" 给丁谓片刻思索,他抿一口魔力汤,继续说,“另外,睡眠匮乏使人脾气暴躁。三日不眠,营中稍有动静,便会滋生变故!”

    \"精妙!一旦贼军营啸四起,我等便可不战而胜!\" 丁谓豁然开朗,赞赏地拍手。

    \"丁枢直所言极是,正是期待杨贼阵营出现营啸!\" 齐凌闻言,颔首微笑,旋即低语,只让两人听见,“再者,人对外界刺激的承受有极限。超限后,疲惫会导致麻木。若至第四日,杨贼仍能镇定,愚兄便亲率军士自城墙跃下,来场真伪难辨的突袭!”

    这并非兵法,而是心理学的极致应用。身为前金牌离异顾问,洞悉客户与目标心态是齐凌的拿手好戏!

    故他讲解得通俗易懂,头头是道。

    丁谓,大宋才子之名实至名归。听闻齐凌计划在第四夜实施真伪计,立即拍案大笑,“明白了,老夫终明其妙!齐提刑果真将门之后。此计,岂非张巡当年守睢阳时的草人奇袭之策?只惜令狐潮狡猾过人,令张巡未能完全奏效。”

    \"张巡曾在睢阳使用此计?\" 齐凌一怔,本能地反问。

    接着,他的脑海中浮现出相关的文字记录,与丁谓所述相差无几。

    遥想当年,叛军在令狐潮的指挥下围困睢阳,张巡手中之箭日益稀少,难以为继。于是,他在深夜用绳索送一批稻草人出城......

    令狐潮料想唐军即将反攻,号令弓箭手齐射,直到黎明才发现自己陷入圈套。那些射在稻草人上的羽箭,全被张巡麾下的勇士们拔下,用以充实军械。

    连续数夜,张巡借助绳索将稻草人垂降至城下,巧妙“借箭”。令狐潮多次受骗后,再不上当,其部下对唐军绳降草人的举动也习以为常。

    趁令狐潮松懈之际,张巡派遣猛将雷万春等人,真的握着绳索突围而出。仅凭五百名勇者,便令十万叛军惊慌失措,仓皇逃窜三十多里,才勉强稳住阵脚……

    这些传奇故事,源自齐佳俊过去的学识,如今齐凌运用起来已是游刃有余。他微笑着抚额,略带自嘲地说:“见笑了,枢直,真是让齐某自愧不如。我竟忘了这计策乃是张巡的妙笔,还以为是自家的独特秘技,在枢直面前炫耀。”

    “齐提刑不必过谦。”丁谓引用张巡守卫睢阳的故事,并非意在贬低齐凌。他挥手笑道,“自古兵法无非几种,变化再多,核心不变。齐提刑能灵活运用,这才是真本领。当年张巡夜袭未果,令狐潮最终攻克睢阳。如果我们能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成功斩下吕子明的首级,后人谈论这场战役,谁还会在意你的战术来源呢?”

    这才是丁谓的真实意图,他希望为齐凌填补遗漏,发挥自己的价值。

    这样,将来分取战功时,他丁谓才会心安理得。日后若想跃升高位,他也将更有信心。

    “感谢枢直的指点!”齐凌善纳忠言,即便知晓丁谓并非军事专家,仍恭敬地致谢。

    “吕子明胆小如鼠,知道你杀了杨行彦后,夜里必然不敢待在他的营帐。”见齐凌接受自己的建议,丁谓继续说道,“前几日你让武又他们袭击营地时,不妨在城墙上也部署些眼力好的兄弟。军营夜晚不能随便巡逻,一旦遭遇突袭,能调动兵马应战的唯有吕子明。让你的兄弟们居高临下,寻找营地中灯火最亮、人流量最大的地方,那里就是吕子明藏身之处。”

    “感谢枢直指点!”齐凌欣喜,连忙道谢。

    丁谓微笑点头,补充道:“另外,在你回来之前,我已安排几位忠诚的刺客潜入叛军。他们或许短时间内无法成为吕子明的心腹,但至少能为你刺探一些情报。”

    “还有……”

    他虽不通兵法,但在打击敌军方面从未停止尝试。因此,他的提议都十分切合实际。

    齐凌素来自知,对丁谓的插手并无异议。他果断地将这些想法融入了自己的破敌策略中。

    古人言,世间万物各有所长。丁谓与齐凌,其性格与技能在某种意义上恰好相辅相成。他们在享用魔法炖汤之际,探讨着战略的细微之处。待到腹中满载,一套精巧的战斗策略已由两人共同构思完成。

    于是,齐凌起身辞行,立即着手调整之前的军令,以求完善。

    丁谓则目送他离开屋门,随后唤来侍者取来羊皮纸和羽毛笔,于烛光下仔细构思,写道:“当前魔军势盛,督军齐凌以坚固之城挫其锐气,以迷惑之计疲其意志,欲趁其困顿之时夜袭,然贼首夜宿之地未知。丁某认为,洞察微妙以知大局,只需派遣眼尖者于城墙之上俯瞰敌营。那灯火闪烁、人影络绎之所,必然为……”

    先哲曾言,人生有三大永恒,着书立说、建功立业、道德垂名。

    功绩丁谓已有,自芙蓉岛救下无数孩童,亦是德行之举。接下来,便是着书立说,实现立言之时。

    讲解儒学经典,丁谓自知不及吕蒙正、张齐贤等前辈。然而,何须局限于儒家立言?

    大宋北疆,辽国之虎始终眈眈。若他能撰写一部兵法,供后人借鉴,岂非对国家之贡献远超于钻研儒家典籍,皓首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