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57章 圣上,何故如此喜乐?
    当初的李邦华整治京营是颇有成效的,最终无疾而终,甚至被削官还籍,这肯定与崇祯帝个人的安危受到威胁有重大干系。

    整个京师的勋贵,借由崇祯帝的个人安危问题挟持崇祯帝,这在当前,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公开的秘密。

    坐在紫禁城之中的崇祯帝,又没有能力更换京师之中的勋贵,不仅不能更换,还必须要去依仗。

    彼此共生的关系,在阶级严重固化的大明末期,这就是一个基本无解的事实。

    这样的事实,也注定了京营无法被轻易整治。

    京营都是凭战功封赏出来的,且是世袭传承制度。

    不能用京营征战,那么整个京营,就是一潭烂泥,打掉了张麻子,来的也只能是李跛子。

    整个京师的勋贵圈已经烂到骨子里面去了。

    崇祯帝又不是什么雄途霸主,能够开疆拓土,执掌兵权厮杀的主。

    没能力对京师的勋贵进行大换血,那么也只能得过且过,看着这样一团扶不上墙的烂泥凭栏叹息。

    这帮京师勋贵现在敢于暗中行刺威胁崇祯,在甲申国难的时候,这帮勋贵自然也会打开城门迎接闯王。

    一帮给皇权打工的勋贵,最终却膨胀到可以去左右皇权的地步。

    权力不会消失,只会转移,当权贵阶层掌控了这个国家的大部分权力,他们其实也就是这个国家的隐形皇帝。

    面对这帮可以直接威胁皇权,甚至可以主导新帝废立的威胁,崇祯帝不知道答案,王承恩也不知道答案。

    所以,此时此刻,赵平乱的回应,将会显得至关重要。

    “王公公,您觉得,为什么有人能够吃空饷?”

    赵平乱不答反问,这种回应方式倒是让王承恩有些意外。

    这小年轻,倒是花样挺多,难道真有什么行之有效的计策不成?

    “赵大人,您就有话直说吧。

    皇爷还等着咱们呢。”

    王承恩也是老狐狸,只是拿话堵赵平乱,并不正面回应什么了。

    “京营,最初起源于太祖,是太祖用于征战天下的直接依仗。

    后来,更是被成祖皇帝用于向外讨伐漠北。

    那时的京营,需要应付大的战斗,所以人员配置必须要数十万众。

    现在的京营,只是用于保卫北直隶,甚至仅仅只是保卫京师。

    京营的作用改变了,人员大量冗余,兵丁不需要冒死,自然会被有心之人大量吃空饷,大量的兵丁被老弱顶替。

    清算空饷、清算顶替,并不能起到实质上的作用,只会让原本的巨大利益被空缺出来。

    为了重新争取这个被空缺出来的利益,自然有大量的人员想要冲上来狠狠咬上一口。

    所以,单单彻查京营并不关键,彻查并最终裁撤掉京营的冗余部分,让这块蛋糕消失掉,才是用于遏制反弹的根本。

    除此此外,趁着当前战争年岁,在京营之中启用有功之人,逐渐的替换掉无能力干活的臃肿勋贵,才是让京营焕发生机的根本。”

    赵平乱此言,可谓是另辟蹊径,似乎真正触摸到了京营变革的核心。

    王承恩听得更是双眼放光,似乎真的看到了一条通天之路。

    “裁撤冗余,没有了贪占的资本,那帮贪吃的肥猫自然不去争了。

    凭战功封赏,替换上新鲜的能征惯战之士,京营的战斗力也恢复了。

    妙哉!妙哉!”

    对于这些预料之中的盛赞,赵平乱也只是礼貌性的回了一礼,并无任何才能受到重用的欣喜感。

    因为这话,就是一番表面上的漂亮话,是用来诓骗王承恩和崇祯的。

    任何的改革,都是对于既定利益的重新分配。

    旧的利益集团被伤害,不管这个形式是什么,都会遭到他们的疯狂反扑。

    彻查京营的吃空饷都那么难,那就更别说想要彻底取消掉这部分空饷了。

    人都不是傻子,彻查空饷,只是空饷名额被暂时夺走了,经过后续的运作,一样能够将这部分空饷利益给重新夺回来。

    可若是取消掉了多余的空饷名额,使得以后吃空饷的难度变大了,这是彻底断人财路的事情,是个人都知道要拼命。

    在这种更为巨大的反弹之中,崇祯帝恐怕连一个囫囵觉都别想睡了。

    明知走不通,赵平乱还要说,不过就是为了争取一个被重用的机会罢了。

    待得大权在握,以赵平乱的手段,可就不止明面上的这一些了。

    改革,永远都是血淋淋的,也永远都是残酷的!

    当一个巨大的利益被设定出来,并且成功的变为一部分人的囊中物,那么想要变革这部分利益,流血死人就是必然的。

    只有将人给杀光了,没人争了,没人敢争了,这部分利益才能被重新分配。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生物天性,向来如此。

    “赵大人,真乃锐意进取之臣。

    于战场之上能够建功立业,必然也能攻克京营顽疾。

    此,实乃皇爷之福,实乃大明祖宗基业之福啊。”

    看到了一个美好的明天,王承恩这种能够为崇祯殉难的忠臣,可谓是热血沸腾。

    浑身燥热难耐的他,在房间里面亢奋的绕了几圈,这才拉住赵平乱的手夸赞了几句。

    那种由衷为崇祯帝高兴的状态,甚至已经能够感染到外界的事物。

    测试出崇祯帝的锐意进取之心甚至已经扩展到王承恩的身上,赵平乱对于这一结果是十分满意的。

    稍微的做了一番准备,穿戴好武官的朝服,赵平乱便跟随着王承恩一路来到了崇祯帝的寝宫。

    此时的崇祯帝,甚至已经派人准备好了一桌上好的香茗,摆出了一副接待贵客的架势。

    眼见赵平乱来了,甚至都没有让赵平乱行礼,便率先走下软榻,忍不住的上下打量赵平乱。

    就赵平乱这种身高八尺的雄伟卖相,如何能够不让崇祯帝感到高兴?

    如今,大明内忧外患,缺的就是能征惯战的悍将。

    如此一汪仿佛天降一般的活水汩汩而来,久居沙海的崇祯帝,如何能够不欣喜,如何能够不亢奋?

    “好。好。好。

    不愧是沙场悍将,朕的霍去病,朕的卫青。”

    感叹完毕,崇祯帝直接拉着赵平乱落座,彼此之间,丝毫都没有君臣的架子。

    这种状态看在一旁的王承恩的眼中,心中对于赵平乱更加高看几眼。

    这可真是当今天子眼前的第一红人!

    将来只要能够杀了李自成、张献忠其中的一人,就有了封爵的可能性。

    待得赵平乱成为了勋贵之中的一员,以后就更加容易整治这帮无法无天的勋贵了。

    面对崇祯帝如此热情的恩宠,赵平乱倒是耐着性子仔细打量了一番这个亡国之君。

    满头华发确实不假,可也确实毫无城府。

    在聪明人遍地的权贵堆里面,一个平庸的帝王,光凭一番大志向,是很难有所作为的。

    更何况,崇祯帝的敌人,不管是李自成还是张献忠,这些都是一些百折不挠的将才,个人魅力更不是崇祯帝能够比拟的。

    除此之外,大明关外的满清,更是出了一个惯于权谋的皇太极,这就让崇祯帝更加不够看了。

    若是没有外部威胁,崇祯帝或许真的能够当一个守成之主。

    是一个难得的明君,更是一个难得有心追比尧舜,能够克己守欲的清廉君主。

    只可惜,在最为赤裸裸的军阵搏杀之中,并不需要君子,只讲求能力。

    谁的刀快,谁能够团结的利益集团更多,谁就能够成为这天下之主。

    都说满清的江山是捡来的,但其能够想到重用汉臣,费尽心思的劝降大明的将领,以期做到以汉制汉,这就很难得了。

    满清第一智囊范文程,这自是不必多说。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这些毛文龙的手下来投,直接封为三顺王,这种气魄,几人可为?

    对自己在辽东的老对手祖大寿多次招降,都可以算得上是明清版的七擒孟获了。

    至于劝降洪承畴的经历,更是可以被称之为经典教科书。

    这样的人,不管是心胸气度,还是权谋手段,都是一等一的存在。

    崇祯与皇太极相比,能力、手段、心性,差了不知道多少。

    崇祯帝唯一的优势,就是心善,就是有责任心。

    这样的人,容易被东林党那一套伟光正的大道理洗脑,完全罔顾基本的人性,喜欢用完人的标准去苛责人。

    临死之前,更是将所有的责任全部推到文武大臣们的身上,言明文臣个个可杀。

    可以说,崇祯完全被帝王无责的那一套儒家思想给洗脑了。

    这样的人,带着三分天真,七分善良,实在是无法在一帮唯利是图的权贵手中翻起什么风浪。

    最终心力憔瘁,以身殉国,或许就是对他这一辈子最好的一种交代。

    在诸多凄凄惨惨的亡国之君里面,在诸多毫无下限、毫无尊严的亡国之君里面,崇祯帝算是最为体面的那一个。

    也正是因为这种骨子里的善良,这种仿佛有种出淤泥而不染的以死明志,才会让那么多的人对崇祯帝的境遇感到意难平。

    若是少一些天灾,或许崇祯帝的一辈子,就不会那么艰难,结局也不会那么的凄凉了。

    可惜,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

    大争之世,凭的就是手中的刀剑,不分善恶,只论成败。

    “圣上,何故如此喜乐?”

    像是一道平地惊雷一般,赵平乱此言一出,让整座偌大的寝宫瞬间死寂一片。

    真真落针可闻的那种!

    一众在一旁伺候的太监、宫女,全都被吓得鸦雀无声,以一种不可思议的眼光看向赵平乱。

    这个当今大明第一风光无限的武将。

    笑容完全凝固在脸上的崇祯帝,更是难以置信的看着面前这个一脸平静的年轻人。

    两双目光死死对视,崇祯帝却只能在赵平乱的眼神之中看到一种无穷无尽的平静。

    被这种平静所感染,所有的愤怒,所有的不满似乎都烟消云散了。

    猛然回想之间,崇祯帝似乎又想起了自己这个千疮百孔的帝国,那无数夙兴夜寐的艰难日夜。

    是啊。

    何故如此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