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办公室里,朴振赫正在看财经频道。
“在几天前,人们还普遍对dS制药并购诺斯制药持否定态度,但是,在知道诺斯制药又有新药,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而且诺斯后续还将不断研发新药的计划披露以后,舆论开始转向了。”
“是因为并购确实对提升dS制药的研发实力,形成了帮助吗?”
“是的,这都是在朴振赫专务的领导下,取得的成果。”
“为什么这么说呢?”
“原本诺斯制药是一家不为人知的小公司,朴振赫专务发现了这家公司的发展潜力,并果断投资成为了最大的股东,并与对方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成功促成这次的并购,真可以说是他的神来之笔。”
不久前,还在发表负面观点的专家们,纷纷开始转而称赞起了朴振赫。
其实,这也是朴振赫有意导演的。
在否定之后,再予以肯定,这种肯定才能给人留下强烈而深刻的印象。
大多数人都习惯于对自己宽容,而对他人挑剔,这是人的一种本能。
因此在听到不好的消息时,人们很容易形成负面的观点。
这时,专家通过抛出确凿的事实,称赞对方,人们就会不自觉地发出感叹了。
“从某种角度上说,dS制药并购诺斯制药的价格,是非常合适的。”
“您是说10亿美元是个合适的价格吗?”
“相当于1.2万亿韩元(约63亿Rmb),看起来不少,但这个价格其实并不贵。只要诺斯不断有新药研发成功,未来产生的收益将远远超过投入。”
“现在诺斯研发成功的新药只有1个吧?”
“只有1个是10亿美元,如果有两三个的话,就不是10亿美元了。由此也可以看出,作为最大股东的朴振赫专务,做出了很大的牺牲。”
“这该如何理解呢?”
“对于朴振赫专务来说,他并没有必要在这个时点,卖掉股权。如果继续持有的话,股权肯定会持续升值。据悉在并购前,拜耳集团就已经找过他,希望购买他手中的股权。但是,朴振赫专务并没有把股权卖给国外企业,而是留在了国内,可以说,他这是一种令人感动的爱国行为。”
看到这儿,朴振赫伸手把电视关掉了。
“整体还不错,就是有点儿拔得太高了,扯什么爱国啊。”
金俊宇笑着说道:
“打造形象的时候,说得过一点儿也没问题。”
“我知道,国内民众对于爱国非常敏感,那也是……”
不管怎样,dS制药并购诺斯制药也接近尾声,马上就可以对外发布并购成功的消息了。
这意味着,dS制药在发展为国际性的大药企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 *** ***
当、当~
“请进。”
毛大庸推门走进了朴振赫的办公室。
“朴专务,我从奥地利回来了。”
朴振赫立刻站起身,迎了上去。
“辛苦啦,我听说您今天回来,这是直接从机场过来了吗?”
说着,他们在沙发上坐了下来。
这几天,毛社长出差去了诺斯制药的总部。
表面上是为了并购的事情,实际上是为了与诺斯方面讨论,调整目前新药的研发方向。
dS制药并购诺斯的前提条件之一,是给予对方研发的自主权。
因此,调整新药研发方向这种事情,只能派毛大庸去与对方友好协商。
诺斯方面最初是不理解,但在毛大庸详细说明了原因以后,对方接受并同意了。
毛大庸说道:
“专业做研发的人,通常对自己的研发能力都会比较自负,但只要你有理有据地指出他的问题,他认识到了,就会立刻进行修正。”
“真是没有想到会这么顺利,。”
“通过这次的事情,他们对我们反而更加信任了,因为我们帮助他们找到了自己没能发现的问题。”
“看来做研究的人,行事风格与一般人不太一样啊。”
“这也是,我以前愿意搞研究的原因。”
在朴振赫的提示下,毛大庸深入研究了诺斯新药的开发情况,从中找出了比起治疗糖尿病,新药治疗胰腺癌更为效果的原因。
看得出来,对于能够说服诺斯方面,他很有成就感。
看着毛大庸自信的样子,朴振赫知道自己可以向后退一退了。
现在开始,可以让毛大庸去独当一面了。
毛大庸走了以后,朴振赫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放松。
最近,他一直在连续作战。
对于未来的整体规划,现在已经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他终于可以休息休息了。
*** *** ***
这一天,朴振赫正在办公室里,审阅bioLogics的月度报告。
忽然,门外传来了一阵骚乱声。
“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不好意思,请您提前预约后再来。”
“我还需要预约?别拦着我!”
“……只有提前预约,才能见您。”
金俊宇推门走了进来。
“朴专务,有个人说是您的朋友,带着人一直闯到了这儿。”
“我的朋友?”
“他说自己是韩津集团的长子崔哲瀚……您看如何处理?”
跟随朴振赫这么长时间,金俊宇从没听说老板有什么朋友。
偶尔,有人会打电话到秘书室找朴振赫,但朴振赫都说不认识对方。
但像今天这样,有人直接找到公司来,还是第一次。
朴振赫说道:
“崔哲瀚,崔哲瀚,他是不是以前来过电话?”
“是的,曾经来过几次电话。”
“那就让他进来吧,看看到底是什么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