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3章 双刃剑
    李隆基离开后,今天的这场紧急军事会议算是落下了帷幕。

    李林甫获得了安西大都护的官职,李琮改任安西节度使,王忠嗣出任陇右节度使。

    其他不在场的,盖嘉运、李祎、郭子仪、张守珪等人也都各有升迁,只有李琩挨了一顿骂,李瑛及其他诸位皇子打了半天的酱油……

    “恭喜义兄出任陇右节度使!”

    对于王忠嗣这位李隆基的宠臣,在场的诸多皇子纷纷上前恭贺,这其中就有老四棣王李琰、老五鄂王李瑶、老十二仪王李璲等人。

    与王忠嗣私交甚笃的老三忠王李玙更是拍着王忠嗣的肩膀道贺:“义兄,你苦读兵书二十载,此去边塞定然会威震天下!”

    “呵呵……多谢诸位皇弟的褒奖,愚兄定然竭尽所能,不负圣人所托。”王忠嗣春风得意,抱拳向诸位皇子还礼。

    王忠嗣现在炙手可热,李瑛觉得自己也应该表现一下。

    无论是为了搞好现在的关系,还是为了以后登基称帝做打算,王忠嗣都是必须要拉拢重用的人。

    但李瑛乃是当朝太子,大唐储君,如果也像其他王子一样干巴巴的说几句“恭贺”的话语,未免太低俗了,甚至给人一种阿谀恭维的感觉。

    “既然如此,那就让寡人盗一首诗吧!”

    李瑛略作思忖,马上就想起了穿越者的这个拿手好戏。

    赠宝剑、赠宝马、赠宝物都可以迅速拉拢关系,但那需要巨大的成本。

    赠送诗歌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如果写的有水平,可以使被歌颂之人迅速名扬万里。

    因此这也是唐朝的文人墨客送给达官贵族的重要礼物,毕竟对于这些位高权重的人来说,名和利同样重要,甚至还要更胜一筹!

    在开元诗馆的这段日子里,李瑛除了誊写戏本之外,就是整理诗歌,甄别出哪些诗歌已经问世,哪些名作还没有被创作出来。

    毕竟,大唐历史上将近三分之一的诗坛巨匠都出现在开元时期,譬如李白、杜甫、王维、贺知章、高适、岑参、王昌龄、孟浩然、崔颢等等……

    这些人的水平之高,冠绝整个中国历史。

    李瑛既想剽窃他们的作品,又担心摆了乌龙,因此只能平日里多下功夫,从李白、孟浩然等人嘴里做试探,判断哪些诗歌已经被创作了出来,哪些诗歌还没有问世……

    “恭喜义兄出镇边塞,寡人无以为赠,为你赋诗一首壮行。”

    李瑛微笑着来到王忠嗣的面前,胸有成竹的开口说道。

    “呵呵……那真是感激不尽!”

    王忠嗣对于太子的好意很是感激,郑重的叉手施礼:“太子现在可是长安城着名的大诗人,你写的‘九天阖闾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已经传遍了大街小巷。

    另外一首《饮中八仙歌》同样让人赞不绝口,李御史、贺监等人俱都引以为傲,尤其是夸赞李太白的那句‘天子呼来不上船’,就连圣人都说有趣。

    若是能够得到太子的歌颂,王忠嗣此生无憾也!”

    “哈哈……义兄谬赞了!”

    没想到王忠嗣如此看重自己的诗歌,李瑛心情大好,装模作样的踱步沉吟:“既然如此,那寡人就献丑了。”

    在场的众官员纷纷后退,对这位太子拭目以待。

    能够现场看李瑛作诗,正好可以判断他的水平,到底是他自己创作,还是让李白那帮书生给代笔的?

    李瑛清了清嗓子,开始吟诵。

    “《七绝·为王忠嗣大将军出塞壮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写得好,当真是气吞山河,正好配王将军出征塞外!”

    李瑛话音刚落,现场诗歌造诣最高的御史大夫李适之击掌叫绝。

    “真是太绝了,好诗啊好诗,太子在诗歌上的造诣真是愈来愈高了,本官甘拜下风!”

    其他众人,韩朝宗、裴耀卿、萧炅等人也都是进士出身,在诗歌上或多或少的都有些功底,自然能够听出这首诗歌的水平,堪称是金戈铁马、大气磅礴。

    “写得好啊!”

    “确实有水平,短短二十八个字,就勾勒出了塞外的雄壮!”

    韩朝宗道:“这首诗写的好极了,足以比肩那个叫王什么龄来着,写的那首《出塞》。”

    “王昌龄。”李适之补充道,“我认识此人,可惜仕途不顺,目前好像在江宁县担任县丞。”

    “呵呵……诸位谬赞了。”

    李瑛脸上堆满笑容,心中实则慌得一匹,唯恐摆了乌龙。

    要是被人识破当着满朝大臣的面剽窃诗歌,那自己这个太子势必会名誉扫地,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孟浩然是王昌龄的好友,李瑛向他请教过王昌龄的作品,已知那首“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还有好几首从军行已经问世。

    但孟浩然并没有提及这首“不破楼兰终不还”,而且李白、崔颢也没有说到这首诗,所以李瑛把这首诗归类到尚未问世一栏,今日便信手拈来送给王忠嗣。

    但被李适之和韩朝宗这么随口一说,竟然提到了王昌龄,李瑛顿时做贼心虚起来。

    但庆幸的是,在场数十人俱都夸赞这首诗写得好,并没有人表示听过这首诗,这让李瑛悬着的心缓缓落地。

    “好险啊,剽窃真是一把双刃剑,看来以后尽量不要盗当世诗人的作品了,免得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李瑛心中后怕不已,脊背上渗出细微的汗珠。

    王忠嗣嘴里念念有词,连续吟诵了数遍。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哈哈……感谢太子赠诗,王忠嗣必然以你这首诗激励自己,不破吐蕃誓不还!”

    李瑛满脸堆笑:“义兄文武双全,熟读兵书,此去陇右,定然会名扬天下,建立不世之功!”

    王忠嗣作揖致谢:“多谢太子勉励,你的这份恩情,忠嗣铭记在心!”

    李琮也站出来展现存在感:“吾等别光在这里磨嘴皮子了,我是长兄,今日就由孤设宴,咱们诸位兄弟为忠嗣饯行,谁也不许缺席!”

    王忠嗣拱手道:“多谢王兄好意,但边关紧急,容不得忠嗣耽误时辰,你的好意小弟心领了。这送行酒暂且寄下,等我从陇右归来,为我摆庆功酒吧?”

    “呵呵……那也好!”

    一番好意遭到拒绝,偏偏王忠嗣又说的大义凛然,李琮只能讪笑道,“忠嗣以大局为重,愚兄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