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十五章 好酒
    万氏眼神中满是忧虑,欲言又止:“可咱们和里正家的关系……”

    秦砚辞和李珠珠的婚事,让这两家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而紧张。

    上次因为要对付李珠珠哥哥刘虎子的无理要求,家里万般无奈之下请来了里正评理,虽然事情得以解决,但双方的情谊也难免因此出现了裂痕。

    对此,秦砚辞显得异常镇定,语气中透着一股坚定:“里正会答应的。因为他能多年担任里正之职,靠的就是那份公正无私,愿意为乡亲们排忧解难。建造水车、修筑水渠,这是惠及全村的大事,他绝不会因为个人的恩怨而置村民的利益不秦。”

    细想之下,秦砚辞的话不无道理。

    况且,一码归一码。

    阳光斑驳地洒在秦家小院中,为这个忙碌的早晨添上了一抹温馨。

    早饭的炊烟还未完全散尽,厨房里传来碗碟轻轻碰撞的声音,凌瑾韵一边细致地清洗着早餐后的碗盘,一边向身旁的母亲王莲娟低语。

    “娘,砚辞新教了我一种蒸馏酒的方法,我想趁着今天试试,看能不能做出更香醇的好酒来。”

    凌瑾韵的眼神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

    王莲娟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欣慰的笑,“好主意,娘让你的妹妹妍妍和小辈们留下帮忙,咱们一起把这事办得妥妥当当。”

    她的话语中满是对凌瑾韵的信任与支持。

    在一旁默默听闻的沈氏,脸上先是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不屑。

    但很快,似乎某个念头在脑海中闪过,她的眼神忽而一亮,嘴角也不自觉地上扬。

    “娘,韵儿头这是正经事,我今天就自己去山里挖点野菜,你们和二嫂、三嫂在家帮韵儿头的忙吧!”

    说着,沈氏像是急于逃离一般,快步走出厨房,肩上背起竹篓。

    只留给众人一个急匆匆的背影,瞬间消失在门外的晨光中。

    凌瑾韵望着沈氏的背影,心中疑惑万千。

    平日里那个总是懒得出门的大嫂,今天怎么突然如此主动积极?

    秦沫沫眼尖,见状悄悄扯了扯凌瑾韵的衣袖,压低声音道:“四嫂,大嫂八成是看到你挖人参赚了大钱,心里痒痒,想自己也去碰碰运气呢!”言语中带着几分调侃。

    凌瑾韵听了,只能苦笑摇头,沈氏这举动确实在意料之中。

    王莲娟原打算带着三位儿媳共同上山,既然沈氏主动请缨,她便和刘氏、马氏决定留下,合力协助凌瑾韵完成酿酒大事。

    酿酒虽然花费不少,但若是成功,那卖出的银两可是颇为可观。

    相比之下,山上的野菜因季节变化日渐稀少,采集愈发困难。

    昨天,凌瑾韵已带着几个孩子砍伐竹子归来,有了今天众人的帮助,一个简易而实用的竹质蒸馏器很快就搭建了起来。

    在秦家厨房内,凌瑾韵与家人围绕着蒸馏器忙碌着,清冽的酒液缓缓滴落在木盆中,散发出诱人的醇香。

    与此同时,远处的山林中,沈氏孤独的身影在密集的树丛间穿梭,她根据秦砚辞提供的线索,小心翼翼地寻找着人参的踪迹。

    可她不知道的是,人参生长的奥秘,不是每一次寻找都能有所收获。

    太阳高悬,秦家的小院内外各自忙碌,厨房里酒香阵阵,与院子里四兄弟锯木头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农家生活画卷。

    每个人的心中都怀揣着各自的期待与梦想,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期待收获。

    “真香啊!”

    秦大壮深深吸了一口气,那浓郁的香气仿佛有形之物,勾勒出一副幅温馨画面,让他的喉结不由得轻轻滚动。“砚辞,晚上这酒,当真是你教娘和韵儿酿出来的?”

    他的话语中夹杂着难以置信与隐隐的骄傲。

    “大概吧!”

    秦砚辞淡淡应答,心中暗自思量。

    其实,这酒质的飞跃并非他的直接功劳,他甚至连凌瑾韵亲手制的那台蒸馏器的庐山真面目都未及一窥。

    但他的心里,却莫名生出一丝暖意,仿佛春日里不经意间萌芽的绿意。

    正当秦砚辞沉浸在思绪之中,马氏与凌瑾韵从厨房步出,前者提着沉甸甸的木桶,后者则小心翼翼地抱着几只粗犷中不失细腻的粗瓷碗,步伐轻盈。

    “大哥,二哥,快来尝尝新酿的酒吧!”

    凌瑾韵与马氏满面春风,给四兄弟一一斟满了清冽的液体,眼中闪烁着期待之光。

    秦大壮与秦二壮接碗在手,只见碗中之酒色泽清透,如晨露般纯净,无需品尝,便知非同凡响。

    秦砚辞轻轻啜饮一口,那液体滑过舌尖,他闭眼沉醉于那股独特的味道之中,良久方才睁开眼,赞道:“好酒!虽不及陈年佳酿的醇厚,却另有一番风味,甘甜中带着清新,仿佛还缭绕着竹林间的淡雅清香。”

    凌瑾韵的眼眸似星河闪耀,满含希冀地凝视着秦砚辞:“你说,这酒若带到镇上的桂花楼,能不能卖出个好价钱呢?”

    秦砚辞正欲作答,秦老汉恰好携着里正李里正踏入院门。

    里正刚一迈进门槛,就被空气中弥漫的酒香牵引,不禁抽了抽鼻子:“好香啊,砚辞,家里这是在煮酒?”

    秦家的酒量,在村中是出了名的,但煮酒不仅是个技术活,还需时费力,材料亦不可少。

    即使是五谷丰登之年,村民们也只是在新春佳节时,自家小规模酿造米酒以庆祝。

    平日里见到煮酒,实属罕见,就连里正这样阅尽风霜的老者,也是头一遭遇到。

    秦三壮机灵,闻声立即将一碗酒端至里正面前:“保良叔,您也尝尝,看我们这酒如何?”

    里正没有推辞,边道谢边接过碗,目光投向碗内那清澈见底的液体,一时间竟有些发愣。

    要知道,那精湛的过滤与蒸馏技巧,往往是几大酿酒名坊的独门绝技,普通人家或小规模酒坊酿造的酒,多半混浊不清。

    即便是名门大厂的产品,也需经过长时间的静置才能达到一定程度的清澈,且难免留有细微的悬浮物。

    秦三壮曾在一间普通酒坊劳作,那里产出的酒虽稍优于乡亲们自制的,但也仅仅是勉强入目,远远谈不上晶莹剔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