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朝阳看了看屋中情形,主屋有三个房间,一间堂屋,两个卧室。堂屋平时可以当客厅使用,一个房间当寝室,另外一个则作书房,倒合适,只可惜面积都不是太大。和厢房一样,只五六平米左右。想想也合理,这一带是全国核心的地段,寸土寸金,即便是古代也贵得咬人。
他又看了看里面的家具,客厅有六把椅子,一个柜儿还是什么的,他也叫不上用途。另外还有两张小几。看木料,不是小叶紫檀,黄灿灿的却不晃眼,很柔和的那种光泽,不知道是什么。
两间房一间是空的,另外一间则有张床,有一对桌椅,床的木料很普通,也不值钱。但桌椅子依旧是明式红木,看样式和他以前去苏州博物馆看到的一模一样。最妙的是靠墙的地方放了个红木大架子,可以放很多东西。
红木古董家具在八十年代还不怎么值钱,但书画和瓷器什么的价格已经开始炒得很高。据说开放之后,大量的海外华侨乌泱泱扑进文物商店和琉璃厂,见啥买啥。也因此,古董市场里的玩意儿真真假假,也搞不明白。
孙朝阳不懂鉴宝,暂时没有心思去弄古董字画什么的。你投入了大量时间和金钱,未必就能买到真货。民国时四川省主席大军阀王陵基霸道吧,有身份有地位吧。他被关在功德林的时候,为了戴罪立功,把一辈子收藏的古董都交给国家。结果文物专家一看,咦,全是赝品,这就尴尬了。
所以,他觉得,以后即便要收藏古董,也要收那种有明确来路,有传承,可以百分之百肯定是真品的 东西。比如,你当面请李苦禅、关山月给你画一幅画,你直接从齐白石徒弟手里收一个斗方什么的,这种事情需要机缘。
眼前的明式家具抛开是否是古董不说,是红木总没有假,反正是值老钱了,摆家里也好看呀。
孙朝阳却不知道,这些家具却是真的崇祯年古物。事情是这样,老冯当年不是上海洋行的职员吗,抗日战争结束后,他被公司派到北平分部主持工作。当年,南京派出大量大员北上接收。那些大佬们经历八年抗战,一个个穷得叮当响,这次来北方,好不容易逮到接收敌伪资产的机会,自然是要上下其手,敲骨吸髓。看到好东西,说一句这是敌产就抢了。北方沦陷区百姓深受其苦,把这些接收大员称之为“劫收大员。”
建国初期,大员们要逃,就把如古董家具、青铜器、瓷器什么的不便携带的东西,以强卖的形式卖给老冯他们,换成黄金美金,溜了。盛世古董,乱世黄金,这些家具也不值几个钱,老冯一直丢在院子里懒得理睬,这次索性都送给了孙朝阳。
看完屋中情形,孙朝阳并没急着搬进去。上午的时候,他先是写了两千字《暗算》第二部中陈二胡的部分。《暗算》第一部刚发表在《当代》,孙朝阳这段时间实在太忙,也不知道读者反响如何,打算等过了这段时间再约西米还有主编见见面。
既然《暗算》已经被当代刊发,下一步就是出版实体书,得尽快把第二部弄出来,再找一家出版社聊聊。另外,《寻秦记》还在连载,每天还得写两千字稿子,留到晚上弄吧。
孙朝阳忽然有点怀念何抄写员,有她在,自己省多少工夫呀。
自从上次音乐公司围堵事件后,已经有一段时间没看到何情,不知道她在做什么。嗯,小丫头现在身家并不比我孙某人逊色多少,估计正在吃喝玩乐享受生活吧。你不要怕年轻人乱花钱,如果能力允许,你让她花。在花钱过程中,他们就会慢慢建立起正确的金钱观。一味节约,一味延迟满足,并不是什么好事。
中午,孙朝阳煮了一碗面条吃,味道不行。
他是个典型的四川人,四川人早上吃面。家里随时都准备了辣椒油花椒油,每周都会用碎米芽菜炒臊子。再配上葱花和豌豆尖,美得很。
但这里是北方的东西,豌豆尖没有,葱花也没有,只墙角像摞柴禾一样摞了两千斤大白菜,鬼知道吃到猴年马月,都把人吃出心理阴影来。
午饭后,孙朝阳也顾不得午休,拿起笤帚和抹布开始打扫卫生。顿时,家里灰尘四起,落到头发上脸上,把他变成了一个泥人儿。
扫完地,抹了桌子椅子,就开始搬东西。
不觉到了下午五点过样子,天已经黑了。一阵脚步声传来,孙小小进院,好奇地看着孙朝阳:“哥,你在干什么,身上弄那么脏?”
今天是周六,孙小小放假回家。
孙朝阳:“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二妹,过来帮忙。”
看到以前大门紧闭的主屋和东厢房的房门都是大敞开的,孙小小吃了一惊:“哥哥,不经过主人家的同意,咱们就把人的门给撬了,不好吧。”
孙朝阳:“主人家同意了,主人家说,孙朝阳一家人居住面积太小,生活空间有限,得扩大地盘。”他一边和妹妹抱着东西,一边把自己买了这套四合院的事情详细说了。
孙小小惊喜:“哥,你真的买了这里。太好了,太好了,咱们再北京总算有个根了。每到周六下午,同学们都要回家。我一想,我回哪里呢,回这里吗,可这里就是租的,总归不是我们自己的屋。到一定时候,还得还给人家。对了,买房花了多少钱?”
听孙朝阳说了价格后,孙小小吐了吐舌头,说,好贵,不过地段好,走不了几步就到**。另外,这院子里的两棵合欢树我好喜欢,夏天开花的时候,粉粉红红,怎么也看不够。
孙朝阳笑道:“喜欢啊,我送给你啊。”
孙小小摇头:“不要。”
孙朝阳:“我是你亲哥,送你东西都不要,这么好的院子啊。”
孙小小:“我自己赚钱买房。”
“你就算大学毕业找个单位上班,一个月也就三四十块钱,要想买房,做梦吧。”
“反正我不要你的东西,以后就算没地方住,我不能来这里吗,难道你还能把我撵了。这里是我的娘家,有哥的地方就是娘家。”
“对对对。”孙朝阳哈哈大笑。
他以前和孙小小都住在西厢房,现在都腾给二妹,自己去住北屋,东厢房则留给过年来探亲的爹妈。
东西搬完,孙朝阳倒了四暖水瓶热水美美地洗了个澡,换上干净衣服,这下子爽快了。那头,孙小小已经做好了晚饭,依旧是臊子面,里面搁了大白菜叶子,差点吃吐了。
他们兄妹俩的厨艺也就那么回事,关键是天天吃大白菜,谁受得了。
这个时候真的很怀念老爹的川菜啊!
现在是1983年1月上旬,距离老爹老娘来北京探亲还有一个月,孙朝阳掰着手指头计算时间,心中的思念竟是无法遏制。
他心理年龄七十多岁,很是沧桑,对亲情和家人尤其看重。
他回忆起九十年代初的日子,那时候小小已经去世有些年头了,父母也老得不像话。当时厂子破产,所有工人下岗,生活没有着落。
恰好当时有个朋友正在经营一辆东风牌大卡车,在矿山拉煤,需要一个跟车的。,就叫上孙朝阳,开出一千块钱一个月工资。
只是,跑车时吃住都在车上,一个月只能回一次家。
但一千块钱在当时已经是非常优厚的待遇了,而且,他心中计较自己跟车可以慢慢学习人家如何经营车辆,以后也可以干这行,就不顾母亲的反对执意要走。
走的那天早上,妈妈在后面轻轻地叫着他的小名:“秀姑儿,秀姑儿,不要走,不要走啊!”
孙朝阳当时还年轻,憧憬着未来美好的前程,走的那天几乎没有任何回头,只说:“妈,等着我赚大钱,等我回来孝敬你。”
他并不知道,当时母亲的病已经很严重了,这一走,就是天人两隔。
“秀姑儿,秀姑儿……”这一声声呼唤,在未来几十年里,每每在夜里,在朦胧的睡梦中把他唤醒。
刻骨铭心,铭心刻骨。
……
当天夜里,孙朝阳睡在北屋,看着满屋的红木家具,摸了摸枕头下的存折,忽然无声哭泣:“妈,你的秀姑儿回来了。”
为了迎接母后和父皇的省亲,次日一大早,孙小小连作业都不做了,陪同着大哥去百货商店买了父母所用的全套生活用品。有漱口的杯子,喝水的杯子,洗脸洗脚的毛巾,牙膏牙刷、床单被褥。
至于新鲜蔬菜什么的,等二老来的时候再买不迟。
“哥,小心摔了。”孙小小在下面喊。
“没事,我练过千斤坠,脚下是生了根的。”孙朝阳正站在屋顶摆弄着室外天线,不停变换方位,不停问图像出来没有,有雪花点没有,效果好不好。
电视机也搬到主屋的客厅里,做为一家人聚会的场所。
今年是首届春节联欢晚会,有好多精彩节目,不容错过。别到时候电视图像不好,扫了大家兴。
“有图了,有图了,声音也好。”孙小小喊。
“啊!”孙朝阳忽然一声大叫。
孙小小心慌:“怎么了怎么了?”
孙朝阳:“没事。”原来,刚才他鼓捣室外天线的时候,突然从瓦片下面蹿出来一只黄皮子,差点把他吓得掉下去。
孙同学双手合十:“大仙,大仙,保佑我全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等会儿我请你吃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