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6章 四处出击
    经过一个月的激烈厮杀,金陵城终于迎来了平静。这场围城之战,不仅让金陵城内的百姓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也让这座江苏首府变得面目全非。叛军撤退之后,城中的安抚工作便立即展开,但此时却面临着一个难题:原来的金陵官员们因为与叛军勾结而被革职问罪,如今安抚工作无人负责。幸运的是,朝廷派遣来的左右御史并非只会耍嘴皮子的官员,而是有着真才实学的人。他们迅速投入到工作之中,有条不紊地组织人力物力,确保百姓的生活得到妥善安排。

    吴飞宇在战场彻底结束后,曾与贾赦进行了一次深入交谈。这次会面让他对当年太子谋反的事件有了更清晰、更全面的了解。原来,这背后竟隐藏着如此复杂的政治阴谋和权力斗争。

    贾赦面色凝重,眼中流露出深深的痛楚与无奈,他缓缓开口道:“吴将军,当年之事,绝非表面那般简单。太子生性纯良,忠君爱国,又怎会谋反?这一切皆是奸人的设计。那些心怀叵测之人,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择手段,编织了一张巨大的阴谋之网,将太子紧紧困住。”吴飞宇眉头紧皱,神情严肃,专注地倾听着贾赦的讲述。

    贾赦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继续说道:“朝中那几位权臣,早对太子之位虎视眈眈。他们暗中勾结,先是诬陷太子结党营私,捏造了诸多莫须有的证据。后又精心策划,伪造出所谓的太子意图篡位的文书。圣上一时被蒙蔽,竟信以为真。”说到此处,贾赦的声音微微颤抖,双手因愤怒而紧紧握拳,“那些虚假的证据,漏洞百出,可圣上在奸人的谗言之下,失去了判断,对太子的信任瞬间崩塌。”

    吴飞宇面色阴沉,目光中透露出愤怒与疑惑,问道:“那这其中可有其他势力的插手?”

    贾赦微微点头,沉重地说道:“后宫之中亦有嫔妃参与其中。她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登上太子之位,不择手段。平日里在圣上耳边吹着枕边风,不断挑拨圣上与太子的关系。圣上本就心烦意乱,再加上这些蛊惑之言,对太子的猜忌愈发深重。”

    “而那些平日里对太子阿谀奉承的官员,在关键时刻纷纷倒戈,为了自保,不惜落井下石。他们为了迎合权臣和圣上的心意,肆意污蔑太子,将莫须有的罪名强加于他。”贾赦的声音充满了悲愤,“一时间,太子孤立无援,百口莫辩。面对这汹涌而来的恶意和诬陷,他根本无力反抗。最终,为了自保只能起兵谋反,却不想最后关头还是过不去自己内心那一关,含冤而去。”

    吴飞宇沉默良久,长叹一声:“这宫廷权谋,竟如此黑暗,如此残酷。那些为了权力不择手段之人,实在是令人发指。”

    贾赦苦笑道:“如今,小殿下背负着众人的期望,您又带来天成军英勇奋战,或许这是为太子洗清冤屈的契机。我们定要揪出幕后的黑手,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吴飞宇目光坚定,正色道:“贾将军放心,我定当竭尽全力,不放过任何一个阴谋者。哪怕前路艰难险阻,我也要还太子一个公道,让正义得以伸张。”

    夜风吹过,两人的身影在月色下显得格外沉重,而他们心中的信念却如同火焰一般燃烧起来,照亮了那为正义而前行的道路。

    虽然吴飞宇想要调查当年的事情,可是此刻江南各地仍是叛乱丛生,且有向外部扩散的迹象,当务之急,还是以平叛为主。

    天成军在金陵城短暂休整两日后,便开始迅速行动起来。毛隆、温安和杨金三人分别率领各自麾下的将士兵分三路,席卷江苏。与此同时,在浙江府内,董子鄂也稳步推进。随着时间的推移,江南各地的乱匪纷纷被抓获或诛杀,江南地区的混乱局面逐渐得到缓解。

    就在江南叛乱即将被平定之际,风雨飘摇的大齐终于迎来了一丝喘息的机会。然而,好景不长,有关吴飞宇身世的问题此时在京城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继先太子之后,这位曾领导叛乱的镇军侯如今回归皇室,成为了先太子的后代。人们不禁猜测,作为先太子的后裔,他是否会成为未来的太子呢?这个问题在京城掀起了一场激烈的讨论,各方势力都在密切关注着局势的发展。

    在这股舆论的浪潮中,朝堂之上的大臣们也纷纷表态。有的大臣认为吴飞宇战功赫赫,且身世正统,若能立为太子,实乃大齐之幸。

    “陛下,吴飞宇将军平定江南叛乱,立下不世之功,又是先太子之后,血统纯正,当立为太子,以安天下之心!”一位老臣慷慨陈词。

    而有的大臣则担忧他手握重兵,若成为太子,恐会危及皇权。

    “陛下,不可啊!吴飞宇虽有战功,但手握重兵,若再立为太子,权势过大,恐对陛下不利啊!况且,先太子谋反,已被贬为庶民,其后代也不在皇家玉蝶之上,如何能立为太子。”另一位大臣急忙进谏。

    与此同时,后宫之中的嫔妃们也各自心怀鬼胎。受宠的妃子们企图趁机为自己的皇子谋取利益,纷纷在皇帝耳边吹风,诋毁吴飞宇。

    “陛下,那吴飞宇不过是一介武夫,怎配成为太子?”一位受宠的妃子娇声说道。

    而不得宠的妃子则选择明哲保身,冷眼旁观这场风波。

    京城中的百姓们也对此事议论纷纷。

    “吴将军战功卓着,若为太子,定能保我大齐太平!”一位百姓充满期待地说道。

    “可他权力太大,若当了太子,谁知会怎样?”另一位百姓则忧心忡忡。

    皇帝在这纷纷扰扰的声音中陷入了沉思。他既欣赏吴飞宇的才能,深知其在平定叛乱中的关键作用,又对其身世和权力有所顾虑。

    “这吴飞宇,确实有勇有谋,战功累累。他若为朕的儿子,封个太子也不无不可,只是先太子之后?他手中的重兵,又是否会成为威胁朕皇位的隐患?”隆武帝在御书房来回踱步,自言自语道。

    几位皇子对吴飞宇更是忌惮不已。

    “那吴飞宇凭什么能成为太子的候选?他不过是运气好,打了几场胜仗罢了!”大皇子气愤地说道。

    “大哥,不可冲动。这吴飞宇如今风头正盛,我们得从长计议。”二皇子较为沉稳,但眼中也充满了对吴飞宇的警惕。

    “哼,不管怎样,我都不会让他轻易得逞!”三皇子咬牙切齿。

    一时间,整个京城仿佛被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各方势力都在等待着皇帝的最终决策。

    就在隆武帝因为立太子一事而被朝臣烦恼之际,太上皇回到了京城,第一件事便是开太庙,将吴飞宇的名字,改为李飞宇,正式录入皇家玉蝶之上,此举彻底将吴飞宇的身份上的质疑打消。

    太上皇这一举措在京城引起了轩然大波。那些原本对吴飞宇身份存疑的声音顿时消失无踪,而支持他成为太子的呼声则愈发高涨。

    隆武帝在朝堂上面色复杂地看着那堆积如山的奏折,心中五味杂陈。他紧皱眉头,暗自思忖:“太上皇此举,究竟是何意,难道心中还没忘记大哥吗?此举置朕于何处!立他为太子,那朕的皇儿们又该如何自处?朕这一脉又该如何自处?朕得好好思量,这吴飞宇,究竟该如何处置?”

    几位皇子得知此事后,更是惶恐不安。大皇子在府中来回踱步,怒声道:“这太上皇怎能如此!如此一来,那吴飞宇岂不是更有了成为太子的资本!我们还有何希望?”

    身旁的谋士赶忙劝道:“大皇子莫急,此事尚未定论,咱们还有机会。”

    二皇子则阴沉着脸,在书房与亲信商议。亲信说道:“二皇子,如今形势对您不利啊。”

    二皇子沉思片刻后说道:“不急,此事或许还有转机。我们需从长计议,联合其他势力共同应对。”

    三皇子咬牙切齿地对心腹说:“我绝不能让他得逞,定要想办法破坏他的好事!你们快给我想想法子。”心腹们面面相觑,一时也拿不出好主意。

    与此同时,朝堂上的大臣们也分成了几派。支持吴飞宇的大臣们言辞恳切,力陈他的功绩和正统身份,认为立他为太子是顺应天意。

    一位大臣在府中与友人说道:“吴飞宇将军战功赫赫,又有太上皇的认可,立他为太子,实乃明智之举。”友人点头称是:“是啊,如今局势明朗,想必陛下也会有所考量。”

    而反对的大臣们则以各种理由试图说服隆武帝三思,担心吴飞宇的势力过大,难以掌控。

    在一个幽静的别院里,几位反对派大臣秘密相聚。一人忧心忡忡地说:“这吴飞宇若为太子,日后我们的日子恐怕不好过。”另一人附和道:“没错,我们必须想办法让太上皇改变主意。”

    而远在江南的吴飞宇,对于京城中的这场风波尚不知情。他仍专注于肃清残余的乱匪,巩固江南的安定。但他不知道的是,自己的命运即将迎来一个巨大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