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章 warboss上线
    在战局全面劣势的时候,作为仅有的机动力量,如何选择切入战场的时间与地点,是一个极度困难的问题。

    无数的战役,大量的指挥官,因为过早,将预备队投入错误的位置,而输掉整个战役。

    (甚至包括当前的西方面军,也可以说是因为巴甫洛夫过早的将预备队第13集团军,投入了错误的方向,而满盘皆输的)

    其衍生出的各种战略思想与名梗,更是多如牛毛。

    其中最着名的,大概就是那句——“总预备队,不动。”

    而这一点,对于在整个二战中,始终保持着大本营预备队,这一关键力量的苏联来说,更是被奉为关键战略。

    于是,整个参谋部,针对是否要打击和如何打击,可能被薯条君引来的德军这一问题,爆发了剧烈争吵。

    为此一贯“隐身”于“图司机”幕后的“八大金刚”各执己见。

    “基尔”,作为政委出身,还在德国总参军事学院留过学的,前军区司令员,放弃任何攻击机会,对他来说都是无法接受的。

    所以,“基尔”十分坚定的认为,无论吸引过来的德军是什么。

    为了保障转移通路的畅通,都必须要在其立足未稳之际,将其迅速干掉。

    至于干掉敌人之后的暴露问题。

    “基尔”的看法是,与其冒着持续增加的暴露风险,向西集结部队,再向东攻击德国人很可能,已经准备好的防线。

    不如直接挑明“国际纵队旅”的存在,充当最大的灯泡,好为其他部队,借助掩护突出包围创造机会。

    而对于这种激进进攻策略表示反对的,则是与“图司机”经历极为类似的“列维奇”。

    这位前沙皇军官,内战时的苏军总参谋部成员,是和“图司机”几人一起,促成苏联空军与装甲兵在30年代突发猛进的关键人物。

    因此,“列维奇”对于航空兵和装甲部队这些新型力量,有着很深认识。

    所以,对于“列维奇”来说,直接将“国际纵队旅”这种关键力量,暴露出去是完全无法接受的。

    特别是在德国空军,不断的凌空的情况下,甩开防空隐蔽,对不知深浅的德军部队发动全力攻击,是一种过于冒险的举动。

    但作为大纵深作战理论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列维奇”也同意“图司机”的看法。

    那就是,如果德国人的地面部队,真的能被快速引来,就说明,德国人的突击力量,很可能已经深入到,他们之前没有预料到地方,这是十分危险的。

    因此,在“图司机”作为参谋长没有表态的时候,“列维奇”站出来提出了“有限攻击”计划。

    即只分出一部分力量,进行火力侦查式攻击,不仅仅要摸清楚德国人突击的情况,最好还能继续将德国人引向错误的方向,以为其他部队争取更多时间。

    只是这种分散不多力量的行为,同样不得人心,剩余的“级别不够”的兵人。

    以“科尔克”为代表,表达了对于“有限攻击”计划的反对。

    而这位,在全俄吃鸡大赛期间,被苏军总司令谢尔盖·加米涅夫,认为是和“图司机”一样的,首屈一指的战术家的,前伏龙芝军事学院院长认为,在这种时刻无论做什么,都应该谨慎分兵。

    因为,无论是全力攻击,依靠小股部队集结其他苏军,还是有限攻击,依靠一部分力量,牵制德军兵力。

    都面临着一个根本的问题,那就是分出去的力量,很可能,不仅不能完成承担的任务,还会削弱主力的力量。

    因此“科尔克”认为,要不全旅出击,放弃集结第10集团军的计划,将战略重点直接转移到第4集团军方向。

    要不完全不理睬,可能赶来的德国人,全力向西,集结第10集团军的全部力量,然后直接向北,换个方向继续执行后续计划。

    而面对,这些随便一个,都比自己专业的兵人,仗着在参谋部空间中享有缓慢时间流逝优势,而在“全力进攻”,“有限进攻”,“全攻全守”三个计划中不断拉扯的情况。

    薯条君只能和,已经被降级为旅长的“狗哨”一起表示,我可太难了。

    (一些解释:

    1、“级别不够”

    受图哈切夫斯基案,牵连的7名苏军高级军官中,I.E.亚基尔和I.p.乌博列维奇是一级集团军级(1935年军衔制,对应1940年后的大将);A.I.科尔克是二级集团军级(对应上将);剩余的V.m.普里马科夫、V.K.普特纳、b.m.费尔德曼、R.p.埃德曼均为军级(对应中将)。

    所以“八大金刚”中,哪怕是“级别不够”的,也是绝对的高级军官。

    2、首屈一指的战术家

    1919-1924年的苏军总司令,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加米涅夫,在给图哈切夫斯基的信中,说道:

    “科尔克是我的骄傲,每个方面军里都有一位首屈一指的战术家,在东方面军里有您,西方面军里是科尔克,而南方面军则是乌博列维奇。”

    3、参谋部空间中享有缓慢时间流逝优势

    参谋部作为一个独立于当前战区之外的地方,自然和其他没有薯条君在的战区一样,处在时间大幅减缓的状态。

    而这种没有实际战事紧急情况,逼迫“图司机”等人的空间。

    一方面,给了他们,在短时间内完成,复杂参谋作业的时间。

    pS:就像之前调查坦克第31师状况,并安排一整套升级改造方案时,参谋部的干涉行动,不仅比想一出是一出的薯条君更快,其方案也更为完善。

    但在,另一方面,也会让这些大多追求更完善计划的战略家和战术家们,在争论基本不存在的最优解时,忘记时间。)

    ………………

    “队长,我们难道不能全都要吗?‘国际纵队旅’的力量,是很强的!”

    最终,在参谋部吵成一团的时候,有着大将军衔的“狗哨”,还是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而其耿直的想法,加上就在薯条君身边,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直接为薯条君打通了任督二脉。

    对啊,巴甫洛夫在历史中,将全部力量集中于突出部,结果打了个大败。

    既可以说是,其决策错误导致苏军开局输一半,也可以归咎于,西方面军的三个集团军,面对举国东征的德军时,战斗力不足。

    而战斗力不足,特别是局部战斗力的不足,恰恰是薯条君,最容易弥补的问题。

    所以为什么要局限于,本质上都是因为战力不足,而出现的“全力进攻”,“有限进攻”,“全攻全守”三个方案呢?

    “国际纵队旅”完全可以同时实现,这三个计划的重点。

    薯条君掏出,已经准备搁置的《德军无线电干扰车》彩蛋任务。

    并准备依靠这个东西,一力破万法。

    很快在“图司机”等人的争论,已经发展到,足以推动大纵深作战理论,进一步发展的地步时。

    薯条君悄悄的关闭了参谋部的部分对外信道。

    此时此刻,warboss的战术上线。

    “国际纵队旅”原本十分贴合苏军审美的画风,瞬间带上了一些奇怪的滤镜。

    参谋部改造部队时,没有添加的主题装扮槽,被薯条君塞满了。

    全旅气势升腾,速度拉满,在薯条君直觉的带领下,以直线冲向,薯条君第一次完成反坦克三连的布格河岸。

    “wAAAGh!”

    “乌拉!”

    震天的喊声,直接将天上,再次凌空试图寻找苏军重坦集群的德军侦察机,打入精神战栗状态。

    随即,便是两辆自行高炮在高速行进的状态下,在德军侦察机机组震惊于,地面是如何突然出现,如此规模部队的同时,将其击落。

    机械化合成部队守则第一条,速度和机动,才是保持隐蔽的关键。

    而如果不小心被发现了,只要在敌人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将其干掉就好了。

    于是,在红色t-26坦克的带领下“国际纵队旅”,在德军第17装甲师,“小心翼翼”的维持警戒状态,不断向重坦集群行军轨迹方向推进时。

    抢先冲向了,梅尔尼克和普拉图林之间的德第47装甲军渡河点。

    (一些解释:

    “国际纵队旅”的主题装扮。

    1奇怪绿色·红色倾向(包含超速倾向、合成突击战术、飙车元素,运动战专精),这是薯条君warboss本质觉醒后,对于“奇怪绿色”这一基础性主题装扮的特化之一。

    pS:还有多少人记得,薯条君已经永远也脱不掉的“奇怪绿色”装扮,是开启这一切(画风清奇的苏军=薯条旅部队)的起点。

    2卡迪安闪击军·卡舍津部队(包含血战到底倾向、精英小队战术、完美配合,永远冷静),这是罗马尼亚战线空中突袭的奖励)

    ……………………

    在薯条君飙车时。

    第10集团军南部战区,布格河一线的战局情况各有不同。

    与德第43步兵军鏖战的,摩托化步兵第298师与坦克第25师,已经损失惨重。

    整个阵地处于,如果不迅速得到增援,就会马上崩溃的状态。

    而被前线部队寄予希望的,理论上应该收到了增援命令的增援部队——坦克第31师与摩托化步兵第18团,此刻都无法立即赶到。

    前者的情况自不必说。

    而后者虽然在前者的被动掩护下,一路行军十分顺利的,没有被德国空军攻击。

    但却因为整支部队,只能依靠徒步行军的方式赶往,实际已经偏离位置的前线,而无法及时到达最需要增援的位置。

    然而,这种整个阵地还有指望的情况,已经比阵地部分被德第7步兵军突破,整支部队濒临彻底混乱,完全没有任何希望的,步兵第5军要好的多了。

    至于卡在边境两条河之间的,第66筑垒地域,由于只有一个不满编的师驻守, 在两翼友军均被德军猛攻的情况下,已经彻底失去联络。

    在其中的众多工程部队,如果没有出现类似“巴特尔”、“维克多”或者“伊万”一样的坚强领导,此刻已经可以宣布崩溃了。

    而与苏军即将彻底垮塌的布格河防线不同,位于布列斯特以北的德军渡河点,此刻正在热火朝天的扩建。

    其原因是,布列斯特要塞比历史中维持了更多战斗力,导致通过布列斯特的铁路,此刻无法全速运转。

    这让德军不得不紧急加固,之前建立桥头堡时,建立的众多临时桥梁,以分担装甲部队快速推进的后勤需要。

    (一些解释:

    1、“巴特尔”、“维克多”或者“伊万”)

    巴特尔,带领蒙古建设营,“闪击柏林”的指挥官(第一卷25-33章出场)。

    “维克多”和“伊万”,带领拉杰霍夫筑垒地域的工程部队,在失联后继续坚守的苏军军官组合(第三卷第8章出场,后成为薯条旅“穿山甲”营的指挥官。)

    2、布列斯特以北,布格河防线的存续问题

    由于这段防线,既不是德军主力装甲集群的攻击地点,又主要由德军步兵进攻。

    因此,作者认为,其在战争开始的第一时间,应该只是遭到了德军的部分突破。

    (第10集团军上报,防线尚且稳固,正在组织封堵破口的情况。)

    而考虑到,历史中在6月23日晚上,西方面军各部通信进一步崩溃之前。

    巴甫洛夫,给第10集团军的命令是,维持纳雷夫河防线,并立即将机械化第6军投入格罗德诺方向的反击。

    因此,作者进一步认为,第10集团军在布格河的防线,应该就是在6月23日上午崩溃的(或是被苏军主动放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