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往内比多的路上,公路被烧毁的汽车和废弃的坦克占据,一片狼藉。
军团的士兵只占据了公路一侧,而另一边,一队队沮丧的缅军俘虏垂头丧气地行进,队伍松散而无力。
合成第三旅旅长杨文龙坐在吉普车上,望着无边无际的俘虏队伍,皱紧了眉头。“缅军在内比多究竟集结了多少兵力?”他问副官,眉心拧成一团。
根据前线汇报,军团已对内比多发动了三天的攻击,前锋已深入主城区,并完成包围。
但俘虏问题日益严重。自从进入缅军首都所在的锡塘河谷,几乎每个村庄都有缅军驻守。
尽管在军团的猛烈攻势下,缅军防线迅速瓦解,但俘虏的数量却不断增加,仅合成第一旅报告的俘虏数就已达五万多人。
副官回答:“旅长,据俘虏供述,除了机动部队和地方守备队,其余都是一个月前征召的预备役,大约十二个满编师,至少十万兵力。友军报告,缅军在密铁拉、东吁至内比多的主防线上,部署了十五万正规军和十万预备役。”
杨文龙估算了一下:“也就是说,至少十五万缅军,而这已是他们能动员的最后一支机动部队,剩下的部队要防御南北两线的联军。”
吉普车抵达前线的半掩体据点,杨文龙下车,副官处理文件,与军团战士交接,大门开启,杨文龙进入。
在军官的带领下,杨文龙来到地下指挥部。“司令员!合成第三旅杨文龙,向您报道!”他向徐乾敬礼。
“辛苦了。”徐乾回礼,“路上情况如何?”
杨文龙答道:“推进顺利,但俘虏太多,需要人手看管,尤其是军官,得单独隔离。”
徐乾点头:“没错,我们的攻势让缅军压力山大,外围已无险可守,部队全退进城内。情报显示,内比多有十五万兵力,其中十万人是新组建的预备役,战斗力弱,我们已消灭了一万多人。”
杨文龙补充:“也就是说,内比多城里还有六万左右的残兵败将。”
徐乾指着地图:“重要人物和大部分高级将领都在内比多,还没逃走。
军团占据制空权,他们根本无法逃脱,已被我们包围。这是消灭缅军最高指挥部和政府机构的好机会。”
“你需要带领合成第三旅,进攻南部城区。”徐乾指示,地图上标示着内比多的锡塘河谷。
杨文龙应道:“明白,立刻前往前线。”
两人简单交流后,杨文龙率队南下。目前,军团已投入两万六千多兵力,包括坦克、装甲车、大炮等。
空军持续提供支援,两颗军用卫星也开始发挥作用。多重侦察手段让缅军无所遁形。
巨大的爆炸声猛然响起,把躺在床上熟睡的肖毅吓得猛然惊醒,他滚下床,急切地寻找遮蔽物。同一房间里的许多中国同胞也慌忙地寻找掩体,趴到床下或躲进角落,颤抖着,脸上满是恐慌。
完成这一系列动作后,肖毅躲在床下渐渐恢复了冷静。他伸出手,拿起床头柜上的手机查看时间,现在是早上六点十分。他抬头望向窗外,发现不远处的一条街道似乎遭受了袭击,晨光下的城市,浓烟滚滚。
“大家别慌!这不是针对我们的攻击,是隔壁街区!”一名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正在一间间地安抚大家。
肖毅从床下爬起来,穿上外套,走出去问道:“军队已经打到第五大街了吗?”工作人员瞥了他一眼,记起他是新闻报的记者,回答:“不清楚,你可以去问罗队长他们。”
说完,工作人员离开了,继续他的工作。肖毅找到他的搭档一位正在拍摄大使馆内混乱景象的摄影师。他们都是中国首都新闻报的记者,原本作为缅甸的驻地记者,如今却因内战被困在此地,还遇到了许多前来寻求庇护的中国人。
大使馆提供了部分房间让他们暂时安顿,等待战争结束,或者想办法把他们送回国。肖毅和他的同事这两天也在进行他们的本职工作,采访这些华人,了解战争期间大使馆是如何帮助他们的。
此刻,他有了一个更冒险的想法。“老关。”肖毅找到摄影师关志明,说,“我想出去看看。”
正在调整相机的关志明愣了一下,严肃地看着肖毅:“肖毅,你别乱来,外面的情况还不清楚呢。”
“所以我才想去看看。”肖毅看向窗外战火连天的城市。
“战地记者可不好当。”关志明拿出烟盒,抖了抖,只剩下两根烟。他给自己点了一支,另一支递给肖毅。现在内比多物资紧缺,大使馆也不例外,而且还要收留许多难民,物资更加紧张,这已是他的最后一支烟。
“谢谢提醒,但我觉得,这样的平静生活我已经厌倦了。”肖毅接过烟和打火机,点燃后深深吸了一口,吐出浓浓的烟雾,然后说。
能被派到缅甸这种长期动荡的地方,肖毅本身也不是个安分的人。见劝说无效,关志明叹了口气,递给他一个小一点的摄像机,并叮嘱他一定要小心。
肖毅道谢后,来到一楼大厅,穿过席地而睡的人群,来到大门处。突然,他转身看着大厅里因为爆炸而惊醒的华人,他们因恐惧而惶恐不安。
肖毅举起摄像机,记录下这一幕。然后走出大厅。
大使馆外的街道上,到处都是铁丝网和栅栏,各国大使馆都启动了战时自保程序,不时能看到有武装人员在大使馆楼顶巡逻。
“罗队长!”肖毅找到了正在门口观察外面情况的中国大使馆警卫队长罗浩良。
“肖记者,这是要去哪儿?”罗浩良穿着防弹衣,头戴战术头盔,手持无托步枪,腰带上还挂着一把手枪,看到肖毅过来,好奇地问。
“请问外面现在什么情况?”肖毅问道,随即拿起小型摄像机开始拍摄。
罗浩良指了指爆炸的方向,说:“刚才一枚空对地导弹击中了隔壁的第七街区,附近的缅军士兵都跑了。
现在我们大使馆正在与其他国家的大使馆联络,试图组建巡逻队,接管第五街区的安全任务。”
肖毅望了眼外面的街道,除了铁丝网和废弃车辆,确实看不到缅军士兵,就连街区入口前几天堆起的沙袋堡垒也没人守了。
各国大使馆门口都有两三名警卫在巡逻,神情紧张。
因为外面不时传来枪声和爆炸声,天空中还有军队的战机呼啸而过,城市的西部地区遭受空袭。显然,军队正在对这座缅甸首都发起最后的攻势!
“我想拍摄一些战区的画面,最好能采访一些本地难民。”肖毅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你想当战地记者?”罗浩良神色一变,严肃地看向肖毅,打量着这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
“是的,我想深入战区,进行真实的报道,我已经向总部报告了,相信很快会有回复。而且,我们也需要了解前线战况的记者,对吧?”肖毅坚定地说。
罗浩良没说什么,只是拿起对讲机向大使馆的武装区域进行了汇报。很快,他得到指示,对肖毅说:“我们正要接管第五街区,你暂时跟我们行动,一切听从指挥。”
“好的!非常感谢!”肖毅欣喜若狂。罗浩良让他在门口等待。
不久,从其他大使馆来了几名警卫士兵,与中国警卫组成了一个由十四人组成的队伍,双方用多种语言交流一番,产生了一些分歧。
最终,中国、沙俄帝国和几个关系较好的国家的警卫士兵约十二人组成一个小队,而以鹰国、英格兰和法兰西为首的其他国家的警卫兵则组成了另一个小队。
两支小队开始接管各国大使馆所在的第五街区的两个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