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王府内众人在听到刘胥生气离开的重重脚步声音后,吓得齐齐跪下,大气都不敢喘,一个个脸色苍白,生怕自己会被牵连进去。直到听不到刘胥的脚步声后,才有几个人心翼翼地抬起头来,目光交汇时,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劫后余生的庆幸。
此刻,劫后余生的大口吸气声汇聚在一起,响彻在这一方院落里。而留在此处的王府长史看到众人前倨后恭的表现,不由得冷笑一声:“一群井底之蛙,自家大王灭国数十,扩地万里,自是有其威严和威夷。你们这些人久居国内,在自己那一方地里折腾得太久了,还真把自己当回事儿了!”
王府长史看着眼前的众人,心中充满了不屑。他深知这些人都是些自私自利的家伙,平日里仗着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作威作福,却不知外有,人外有人。如今面对强大的西秦王,他们只能乖乖跪地求饶。
王府长史命令众人按照西秦王所言,按地域自行推举出一个代表出来,然后将这些饶名单上报给朝廷。待名单确定之后,再由各个代表宣读刘胥的上书要求。这些要求包括:
第一,要对汉武帝刘彻和卫太子刘据保持足够的谦卑;
第二,只能谈论自己的想法,绝对不能非议君王;
第三,要大肆宣扬印度对于大汉的重要性,强调那里土地的肥沃以及物资的充沛;
第四,表明愿意为国家出力,自愿分家并派遣人力前往印度;
第五,自愿捐献家财以祈求汉武帝刘彻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王府长史念完后,众人面面相觑,这意思岂不是自己不仅要出钱上供,还要出人出力去那遥远的印度?而且最后武帝是否会同意废除陵邑制度还不一定呢!
看到众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长史就知道他们心中是如何想的。他语气淡然地开口道:“诸位莫要心存侥幸,妄图去寻太子求情。此事最终如何裁定,还是要看陛下的意思。你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卑躬屈膝,兴许才能得到君父的怜惜。好了,诸位还是速速将所求之事写出来,交给本官吧。我家大王确认之后,才好递呈给东宫。”
想起武帝的不容置疑和果断决绝,众人即便再有不满,也不敢当众表露。于是,他们推选出了最有文采的人,先写出一份初稿,经过多次修改,再签上各自的姓名后,恭敬地交给了长史。
拿到这份上书的王府长史也没有过多耽搁,让众人稍作等待,便匆匆向书房走去。此时,早已等候多时的广陵王刘胥正百无聊赖地坐在书房里,困意不断袭来,都快要睡着了。一旁的侍从心翼翼地叫醒了他,然后告诉他长史求见。
听到这话,刘胥打了个哈欠,懒洋洋地睁开眼睛,然后又伸了个懒腰,才慢慢悠悠地:“本王累了,不想再看了,你自己决定吧。”长史连忙应道:“是,大王。”
接着,刘胥挥挥手,示意长史把那十六个人送到东宫去,并顺口交代道:“告诉太子,趁着这个机会,好好整顿一下国内的宗室子弟们,他们就像一群米虫一样,只会吃喝玩乐,无所事事。”长史恭敬地回答:“遵命,大王。”
随后,刘胥站起身来,摇摇晃晃地向后面走去,完全不顾及其他饶感受。长史则留在原地处理剩下的事情。过了一会儿,长史来到院子里,叫那十六个人跟他一起去东宫,而其他的人则被遣散回家等待消息。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东宫之中,太子刘据一脸温和地接见了这一行神色各异的地方势力代表。这位如传中温婉如玉的太子,轻声细语地安慰着他们,表示自己一定会将他们的上书转达给皇帝,并承诺会尽快解决这件事。在太子的安抚下,众人那颗在西秦王府受到惊吓的心终于渐渐平静了下来。
待众人离开后,太子却单独留下了王府长史谈话。
“皇弟还有什么话让你带给孤?”太子刘据微笑着看着眼前这个年近五十岁的男人。
“回禀太子,大王,趁此机会,该动动那些留在国内的宗室了。”长史恭敬地回答道。
太子微微颔首表示明白:“孤知道了,辛苦长史跑一趟。”
“微臣不敢,所做不过是跑腿传话之事罢了。不知太子是否有话要微臣带回给我家大王?”长史心翼翼地问道。
太子沉默片刻,缓缓道:“嗯……告诉胥弟,安心就是。”
“喏,微臣告退。”长史行了个礼,转身离去。
第二清晨,太子刘据带着他的奏折,踏入了未央宫。然而,到了下午,一个惊饶消息传遍了整个长安城——太子因为那份上书而遭到了陛下的斥责!这一消息迅速传播开来,引起了轩然大波。众人惶恐不安,纷纷猜测着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但就在此时,待在王府的刘胥却在得知此事后哈哈大笑起来:“武帝不愧是武帝啊,一举一动都将这些人拿捏得死死的。”他的笑声回荡在宫殿之中,让人不禁心生疑惑。
太子受到斥责后并未放弃,连续三日入宫游武帝,言辞恳切地向武帝表明自己的想法和决心。武帝见太子如此坚持,心中不禁感叹:“此子果然仁爱宽厚!”于是,武帝最终答应了太子的请求,并下令让太子与西秦王一同处理此事。
长安城中的地方势力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弹冠相庆,对太子感激涕零,无不称赞太子仁德。很快,太子与西秦王经过商议之后,正式下达了诏书:
允许地方势力派遣人力前往印度,归西秦王下属参与封国之事。同时,每家需要上交三分之一的土地给少府,这些土地将用于武帝祈福。对于那些不愿意参与封国之事的人,则按照陵邑制度执行,即举家迁入茂陵。
此外,廷尉还悄悄搜集各地宗室违法乱纪之事,一旦发现有违法行为,立即剥夺其爵位,没收其田地宅邸,并将全家发配到印度。如果他们能够立下功劳,可以恢复爵位,但封地仍然在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