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百二十四章:此书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代地,浓浓的烟尘和隆隆的马蹄声在这片土地上向着远处弥漫,高举着秦国黑龙旗的秦军骑兵横行无忌,绕过了雁门山和夏屋山的险峻山道,一路攻克先俞、藿人,一路向北进军,攻克了平阴、平邑、安阳三城,势不可挡。

    而后,这支骑军没有西进雁门郡,选择来南下代城,代郡的郡治就被这支轻装简行的骑军攻克。

    倒不是秦军强到骑兵下马都可以轻松攻克赵国的城池了,而是因为代地实在是没人了。

    李牧几乎将代地三郡的兵马全部南调,整个云中郡、雁门郡和代郡之中的守军,就只剩下两万代地边军。

    若非代人民风彪悍,百姓在李牧构筑的防御体系下会自发组成乡勇维护治安,且匈奴、林胡和楼烦被李牧重创不敢南下牧马,否则代地三郡早就大乱了。

    而即便是李牧留在代地的那两万代地边军,也并非什么精锐,且大多集中在距离林胡、匈奴和楼烦接壤的关隘、要塞以及城邑之中,对于腹地的那些城邑根本没有代地边军驻扎,即便是抵抗最强的代城也只有数百乡勇抵抗罢了。

    然而,攻下代郡容易,要治理代郡却是一件难事,尤其是当代郡面临一场粮荒的时候。

    代城,张机进入代郡郡守的府衙,阅览着里面记录着代郡府库的竹简,越看张机的脸色越难看。

    一旁的兵长史杨樛和行军主簿程邈的脸色也很难看,原以为李牧不在,代郡郡守就趁机贪污粮秣,结果核对完账本,三人发现代郡是真的没有存粮了!

    上一次收获的粟米基本上都被送入军营,补充到代地三郡的边疆和随李牧南下的代地边军之中。

    原本这种情况是没什么的,影响不到代地三郡的民生,然而代地人口稀薄,土地却广袤无比,地广人稀的代地青壮近乎全部被充入军中,原本可以半屯半军的代地边军无法进行劳作,使得代地百姓耽误了播种,根本无法将田地全部种满,以至于九月刚刚收获的粟米只有上半年的三分之一。

    代郡本就是代地主要的产量之地,但这点粮食连代郡百姓都未必养得活,可想而知蛮荒的云中郡和雁门郡又是何种情况。

    张机来回踱步,杨樛和程邈二人也是垂首思索着对策。

    秦国的粮食是绝对充足的,但是运输实在太困难了。

    光是六万步卒和四万骑卒人吃马嚼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吕不韦能供应这支北路秦军的粮食供给已经很艰难了,若换了李斯、隗状、王绾等人也做不到吕不韦这个地步。

    吕不韦虽然名义上降了半级,从权势滔天的相邦变成了右相,但威望不减,从后勤运输路线的选择到护卫之人的选择,都是由吕不韦一人拍板,不容任何人质疑更改。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人看见吕不韦被降了半级以后,又离开咸阳前往屯留负责大军后勤,根本没有一国之相的模样,竟然认为那是嬴政想对吕不韦动手的政治信号。

    而那些人,几乎都是从前与吕不韦结怨之人,于是不约而同且不知死活地选择了主动挑衅。

    至于结果嘛,吕不韦不仅没有动手,甚至没有给任何人写信,他连这件事都不知道,一心埋首案前调配三路秦军的补给。

    是司空马等曾出身相邦府的旧臣或是李斯等曾受过吕不韦恩惠的人,直接将那些人一顿收拾,被李斯这个廷尉判了流徙、斩首、腰斩等重罪,全家没籍为奴者更是比比皆是。

    直到李斯等人摁死了那些蚂蚱以后,吕不韦才宛若后知后觉般,让身边的家老回了一趟咸阳,在咸阳城最为繁华热闹的街道,立起了一道两丈余高的木板墙,从街头延伸至街尾,足足两箭之地长。

    木板上悬挂着一幅幅缝制在一起的丝绢,从两丈多高的大板顶端直至离地三尺处,匹练垂空,壮观之至。

    最东边第一幅丝绢上,钉着四个斗大的铜字——《吕氏春秋》。铜字下立着一方本色大木板,板上红字大书:吕氏春秋求天下斧正,改一字者赏千金!

    一幅幅丝绢向西顺次排开,上面写满了工整清晰的拳头大字。茫茫白墙下,每隔三丈余摆有一张特大书案,案上整齐排列着笔墨纸砚,每张桌案前都站着两名衣着华贵的士子,不断地高声呼喊着。

    “吾乃阳翟侯门客,专一督察正误之功!大著求错,如商君徙木立信!此书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咸阳也不乏有试图以此谋取千金乃至数万金的人,然而大部分人不是明白人情世故,便是摄于吕不韦的威严,根本不敢提出任何修改意见。

    当然也有人提出了,却被一众士子否决了修改意见,任何修改后不如原文,被数百士子和上千门客齐声喝退。

    而自这天以后,吕不韦的威名再一次在天下间响起,而《吕氏春秋》的“一字千金”之名也随之打响,就连荀夫子都极为推崇此书,称“《吕氏春秋》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汇诸子百家各派之精,亘古未有之奇书也”,又称赞吕不韦“兼儒墨,合名法,可自成一家矣”。

    世人虽有人与荀夫子理念不同,但对荀夫子都保留着敬意,再者吕不韦的确融汇了诸子百家的部分精华编撰成书,若否定这本书和吕不韦的才能,那便是否定了诸子百家自身,故而诸子百家也认可了吕不韦自成一家的身份,称其为“杂家”。

    当然,无论吕不韦如何蹦跶,杂家也只有他一人,杂家的学说也不可能延续下去,对于诸子百家根本没有什么威胁,不如成人之美,也落得一场善缘。

    而威望再次冲上顶峰的吕不韦所下达的各条政令也无人敢阳奉阴违,毕竟如今的吕不韦也是“诸子”之一了,得罪不起。

    从前的吕不韦最多是在庙堂上结束对手的政治生涯或者是在物理和生理上结束对方的存活生涯,如今的这自成一家的地位还能在江湖上彻底封杀一个人的名望,哪怕是与吕不韦有旧怨的官员也根本不好对吕不韦的政令有丝毫耽搁,仿佛吕不韦的每条命令都是个烫手的山芋,恨不得赶紧执行完扔给下一级的官吏。

    也正是如此,这一次秦军伐赵完完全全没有任何人敢贪污克扣粮饷,就仿佛是法家门徒心中至清的理想之国出现在了人间一般,使得吕不韦的名望再一次达到了新的巅峰。

    不过,吕不韦也很果断地将一切原因都甩给了嬴政。

    圣君当有贤臣辅佐,有贤臣的原因首先是因为圣君的存在,所以秦王才是真正的圣君,而秦国才是应该一统天下之国。

    (2283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