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朝摇头:“王大人始终忠于大炎,从未有过背叛之心!”
“你有何证据证明他的忠诚?”
阿朝从怀中取出一卷密信,“这是王大人亲笔所写,详细描述了乾朝的动向和他为保护殷南所采取的措施。陛下看过便知,王大人对大炎和您的忠诚毋庸置疑。”
皇帝接过一看,这才完全放下戒心。
不怪他心狠,连昔日好友都要怀疑,而是身为帝王,必须如此。
“朕以派遣援军和粮食到达殷南,可解殷南之危。”
阿朝心中一喜,知道王城的处境将有所改善。
“陛下英明,殷南上下必将铭记陛下之恩。”
皇帝点了点头,示意阿朝退下。
阿朝躬身行礼,心中暗自庆幸,这次面见皇帝的任务总算是顺利完成了。
很快,亲王也回来复命了。
皆大欢喜。
不过,还有一事,皇帝非常疑惑:“殷南之地怎么抵挡乾朝的进攻?”
皇帝的问题如同重锤,落在每个人的心头。
而且皇帝派遣过去的援军和粮食并不算多,这也是对王城忠心和能力的考验。
亲王沉吟片刻。
还好自己回来之前,王城早就料到会有这一着,已经提前给他说了应对之法。
“陛下,殷南虽地处偏远,但王大人深谙兵法,且善于利用地形之利。他已在关键要道布置防线,并暗中训练了一支精锐部队,专为奇袭与防守之用。”
“此外,王大人还计划联合殷南周边小县,形成联防之势,共同抵御乾朝的威胁。”
至于和付坤的合作,亲王不敢说,以免皇帝怀疑王城的用心。
皇帝眼神中闪过一丝赞许:“王城果然有勇有谋,朕没有看错人。但联军之事,需慎之又慎。”
亲王点头应允,“臣会飞鸽传书告知王大人。”
亲王的这些话,却让首辅产生了一些疑问。
这个王城一届小小县令真有这么大的能力能平定此乱。
首辅的疑虑并未轻易消散,他轻捋胡须,缓缓开口:“陛下,王大人虽才情出众,但殷南局势复杂,再加之乾朝虎视眈眈,单凭他一己之力,恐难力挽狂澜。臣建议,应再派一位得力干将前往殷南,与王大人并肩作战,以确保万无一失。”
“这位人选,就从微臣的门客里挑选好了。”
他深知首辅此举不过是想和自己一样,安插棋子在王城身边。
首辅之心,若然若揭。
但王城的忠诚与能力他也看在眼里,不愿轻易动摇对他的信任。
“首辅言之有理,但王城已多次证明其能力,朕相信他能够妥善处理此事。不过,朕早已派心腹阿朝在王城身边,一旦他有反意,必杀之,首辅大可放心。”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皆感安心。
亲王更是心惊于帝王谋略。
皇帝居然早已安插眼线在王城身边。
好在阿朝现如今已是王城的人,不然王城早就没命了。
果然最是无情帝王家。
皇帝目光中透露出对王城的信任与期待,“王城乃我大炎之栋梁,朕相信他能够不负朕望,治理好殷南,守护我大炎疆土!”
首辅见皇帝都这么说了,只好作罢。
对于王城那边,他也并没有在意。
他并不信王城真能解决乾朝对殷南的攻击。
他坐等听到王城的死讯。
远在殷南的王城,对于这一切还浑然不知。
他正与林湘紧锣密鼓地筹备着一切,同时,也密切关注着付坤的动向。
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每一步都不能有丝毫差错。
“大人,我们是否应该加强城内巡逻,以防不测?”林湘的声音打断了王城的思绪。
她手持一份最新的情报,眉头紧锁。
王城接过情报,快速浏览一遍后,沉声道:“加强巡逻是必要之举,但更重要的是要稳住民心。只有民心所向,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城外动向,一旦有乾朝军队靠近,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林湘点头应允,转身离去,去安排相关事宜。
王城则亲自前往各周边小县,以诚相待,阐述利害,赢得了大多数小官员的支持。
“王大人,我们虽为小官,但也知报效国家。乾朝欺压我们多年,今日有您带领我们反抗,我们誓死追随!”一位官员慷慨激昂地说道。
王城拍了拍他的肩膀:“多谢诸位大人的信任与支持,我们不仅是为了殷南,更是为了我们自己,为了子孙后代能够在这片土地上自由生活!”
在他的带领下,殷南之地上下同仇敌忾,士气高昂,只等乾朝的进攻。
这个时候,大炎境内。
皇帝想要微服出巡,去看看王城,顺便给他带去一些好玩意儿。
但是这个时候朝中突然出现了灾荒,国朝的很多地区都受到了波及。
早朝上,金銮殿内。
群臣神色凝重,灾情报告如同雪花般纷飞至御案前,每一份都沉甸甸地压在皇帝心头。
国库虽丰,但面对突如其来的大范围灾荒,即便是他,大炎的九五至尊,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陛下,此次灾荒波及甚广,粮食短缺,百姓们流离失所,急需朝廷赈灾救济。”
首辅一个眼色过去,户部尚书率先启奏,声音中带着几分焦虑。
皇帝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朕知此事紧急,但国库之粮需合理分配,既要确保前线将士无虞,又要顾及受灾百姓。”
“朕决定,即刻下旨,从江南富庶之地调拨粮食,并派遣钦差大臣前往灾区,监督赈灾事宜,确保每一粒粮食都能送到灾民手中。”
此言一出,群臣们纷纷点头称是。
然而,皇帝心中却另有打算。
他深知王城如今在殷南内忧外患,他想去帮这个昔日的好友一把。
但灾荒之事刻不容缓,他必须做出即刻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