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9章 唐诗三百首
    韩秀才还没说什么,他的几个学生就已经坐不住了,七嘴八舌的开始指责赵云川。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你不要以为自己有几分才情就目中无人!”

    “夫子好心好意给你试题,你不但不心存感激,还出言侮辱人!此非君子所为!”

    赵云川一整个大大的黑人问号脸。

    他到底做了什么人神共愤的事儿?不就是说了几句实话嘛,这年头什么时候说实话都要被人喷了?

    段温书连忙出来打圆场:“不是,他刚刚不是这个意思。”

    其中一个白皮肤、丹凤眼,穿着青衣长袍的书生眉头一挑:“不是这个意思,那是什么意思?”

    赵云川:“字面意思。”

    他的脸上带了一丝冷意,如果他真的做错了什么他可以道歉,但是他什么都没做错呀,分明是韩秀才先怀疑他作弊的。

    他只是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罢了,难不成还要笑嘻嘻地点头承认吗?

    “你们口口声声地说我侮辱韩夫子,那么请问,我哪句话在侮辱人?”

    那几个学生闭嘴了,他们苦思冥想赵云川刚刚所说的话,好像确实找不到侮辱人的证据。

    其中一个书生憋红了脸:“你说不需要夫子的另眼相看。”

    赵云川挑眉:“你觉得这句话是侮辱?”

    书生张了张嘴,什么话都没说出来,这句话好像真的没有啥问题,如果硬说他是侮辱人的话,倒是显得他们这群人小肚鸡肠。

    “夫子给我试题,我感觉还来不及又起会侮辱夫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对于无私奉献的老师,我向来敬重!”

    在场的几个人都愣住了。

    一个接着一个品味着赵云川刚刚吐出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韩夫子突然站起来,眼睛发亮:“刚刚那句诗,是你自己做的?”

    那肯定不是。

    赵云川摇头:“是一位叫做李商隐的诗人做的。”

    李商隐?

    众人都没听过这个名字,好奇问道:“他是哪里人?我们从未听过。”

    因为这个朝代没有李商隐呀!

    韩夫子也追问:“如此有才的人居然默默无闻,不应该呀,你告诉我,他是哪个流派的?是哪位大儒?”

    赵云川:……

    这叫什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他没事儿提什么李商隐呀,现在还得自己圆。

    “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我只是偶然在一本古籍上看见了他所做的诗。”

    韩夫子打破砂锅问到底:“那本古籍叫什么?”

    “唐诗三百首!”

    就在这时,韩夫子对着赵云川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刚刚是小老儿及学生冒犯了,小老儿醉心于诗词,在此有个不情之请,请问能否将古籍借与我?我一定会珍之重之,小老儿想抄录一份。”

    赵云川有点为难,他也想借呀,可是他变不出来。

    同样对着韩夫子行了个书生礼:“实不相瞒,那古籍并不在我手上。”

    韩夫子愣了一下,他以为赵云川不愿意借古籍,虽然失落,但也算是情有可原,估计是家里的藏书,不方便借给外人。

    赵云川又道:“韩夫子,如果你不嫌弃的话,我可以默写出来,但可能写的不全。”

    毕竟他没有最强大脑,有些东西早就已经忘了。

    韩夫子的眼睛咻得一下就亮了,他激动地抓着赵云川的手:“太好了,实在是太好了,多谢!”

    赵云川不动声色地将手收回来,这些人到底怎么回事,说话就说话嘛,干嘛要动手动脚呢,真是……一点边界感也无。

    “那择日不如撞日,不如现在写吧?”

    赵云川有些为难:“我还没下工。”

    段温书大手一挥:“你今天提前下工,快写吧。”

    已经有人在桌案上铺了纸和笔。

    赵云川:“扣工钱不?”

    “不扣不扣,工钱加倍,你就赶紧写吧。”

    赵云川解开围裙,坐在凳子上开始认真写起来,他是按照诗人写的,先写诗仙李白的诗,每写一首就有人念出来。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好诗呀好诗!”

    写了大概一个多时辰,赵云川的手就有些酸了,他出了一个主意:“不如我来念,各位仁兄来写?”

    韩夫子:“甚好甚好!”

    能将如此旷古佳句记录下来也是人生之幸事,韩夫子亲自上场。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

    众人发现,赵云川口中的诗人他们都没听过,但做出的诗句确实一等一的好,有波澜壮阔的,有清丽婉约的,有儿女情长,也有国破家亡。

    他们的情绪也随之而动,一时高昂一时悲伤。

    赵云川一直念呀念呀念,光是茶水就喝了好几盏,直到最后声音都有些沙哑了。

    “我暂时只能想到这么多。”

    “多谢!”

    众人都对着赵云川行了一礼,赵云川也拱了拱手:“各位不必客气,这样的好诗句若是传出去是天下文人之幸。”

    有好几个书生都红了眼,直夸赵云川大义。

    赵云川面上不动声色,实际上心里都开始惊涛骇浪了,古代文人都这么感性的吗?

    最后,韩夫子自然而然的邀请赵云川去参加文会,赵云川点头答应。

    寒暄几句之后,韩夫子又出其不意地来了一句:“你可愿进我韩家学堂念书?”

    想他在酒楼做工,生活肯定拮据,韩夫子又补充了一句:“免束修。”

    赵云川有些心动,但还是委婉拒绝:“多谢夫子好意,只是我平时要上工,没有时间上学堂。”

    韩夫子觉得有些可惜,又提出:“那你以后如果有任何不懂的问题,随时来找我。”

    赵云川又郑重地行了一礼。

    大家终于分开,出了酒楼之后,众人开始七嘴八舌起来。

    “我还以为他舍不得借出古籍,是我以小人之心夺君子之父。”

    “我也是,实在羞愧!”

    “没想到一个厨子竟然有此才学,我们青牛镇还真是藏龙卧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