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62章 大儒出世
    在崭新的龙国大地上,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龙国迎来了第一次科举考试,这一消息如春风般迅速传遍了每一个角落,吸引了无数年轻学子满怀憧憬与热情前来参与。

    年轻有为的君主温词安在年初的时候,以非凡的勇气和远见卓识下令放宽资历限制。

    在传统的科举制度中,向来要求秀才才有资格考举人,举人才有资格考进士,这一严苛的规定不知埋没了多少有才华的年轻人。

    而此次科举考试,只要是年满十六岁的童生,都可以报名参加。

    而年前的时候温词安已经昭告天下,凡在私塾里读书的学子都算作取得了童生资格。

    这一重大变革,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千层浪花。

    消息传出后,报名者如潮水般涌来。

    人数之多,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各州府原本的考试院在这庞大的考生队伍面前,显得捉襟见肘。

    面对这一棘手的情况,各州府的官员们积极应对,果断采取了露天考试的方式。

    为了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国家精心挑选了一批信得过的官员,分别派往各州府进行监考。

    秦致远、卫凌霄、腊梅、石松、张鹏程等忠正之士都肩负起了这一重任,踏上了前往各地的征程。

    与此同时,在京城,温词安亲自坐镇,主持京师考生的考试。

    此次男子科考的试题与以往任何朝代都大不相同。

    温词安与聪慧过人的宋清欢一同借鉴了现代的考试模式,并结合龙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当调整和改进。

    他们不再仅仅注重考察考生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而是将重点放在了考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这种新颖的考试方式,无疑给了那些真正有才华和潜力的考生更多崭露头角的机会。

    考试的那一天,阳光洒在大地上,为这场意义非凡的科举考试增添了一抹庄重的色彩。

    考生们怀着紧张而又期待的心情,迈着坚定的步伐步入考场。

    考场内,秩序井然。

    监考官员们神色严肃,犹如守护正义的卫士,认真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随着清脆的考试铃声响起,考生们纷纷打开试卷,那一刻,仿佛打开了通往未来的大门。

    他们有的奋笔疾书,手中的笔如同飞舞的精灵,在纸上留下一行行充满智慧的文字。

    有的陷入沉思,微微皱起的眉头显示出他们正在进行深入的思考。

    有的则在草稿纸上反复演算,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这场考试不仅考验着他们的知识储备,更考验着他们的思维敏捷度和创新能力。

    每一个考生都深知,这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他们全力以赴,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拼搏。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考场内的气氛愈发紧张。

    考生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考试中,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他们的眼中只有试卷上的题目,心中只有对未来的憧憬。

    而监考官员们则不时地在考场内巡视,他们的目光敏锐而专注,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

    他们深知,这场考试关系着龙国的未来,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考生们陆续走出考场,脸上的表情各不相同。

    有的充满自信,仿佛胜券在握,他们的步伐轻快,眼神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有的则略显沮丧,或许是在考试中遇到了难题,但他们的眼神中依然透露出不屈的斗志。

    在遥远的无忧寨上,二百多学子都获得了此次恩科的资格。

    他们怀着激动与紧张的心情,来到嵚州府衙参加了这一次意义非凡的考试。

    甚至连几个夫子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渴望,一同前往嵚州府衙参加了科考。

    当他们拿到试卷的那一刻,心中充满了惊讶与惊喜。

    这简直就是为他们量身定制的考试题!

    每一道题目都仿佛是在与他们对话,激发着他们的思考和创造力。

    宋清欢还在无忧寨的时候,便让温词安为她购置了不少现代的书籍。

    如饥似渴地阅读着这些书籍,汲取着其中的知识和智慧。

    然后,她结合无忧寨的学子实际情况,精心编订了一套现代化的教材。

    为了确保教材的质量和教学效果,宋清欢亲自做了一次老师。

    她耐心地将知识传授给夫子们,直到他们完全掌握。

    之后,才放心地让夫子们去教学堂里的学生。

    接下来的日子里,一份份密封好的试卷被郑重地交付给训练有素的驿使。

    他们跨上骏马,如离弦之箭般飞驰而去,开启了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的征程。

    一路上,驿使们不敢有丝毫懈怠,风驰电掣般地穿越山川河流,只为将这些承载着无数希望的试卷尽快送达京城。

    在京城的宫殿中,温词安和宋清欢亲自负责阅卷工作。

    那些一直隐居的大儒,在目睹了龙国在温词安的精心治理下,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后,心中充满了感慨。

    老百姓的生活安稳而富足,街道上熙熙攘攘,充满了欢声笑语。

    田野里,庄稼茁壮成长,预示着丰收的喜悦。

    一切都让他们感到欣慰和振奋。

    他们意识到,自己不能再继续隐居下去,而应该挺身而出,为这个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温词安顺应时势,发布了英雄令,四处寻找能够慧眼识珠的伯乐。

    一时间,众多大儒如潮水般涌向京师,他们怀揣着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希望能在这个重要的时刻一展身手。

    在王屋山上,温词安与宋清欢共同接待了这些大儒。

    之所以将接待地点选在王屋山,是因为宋清欢实在无法脱身离开。

    心系着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和国家的发展,一刻也不敢松懈。

    当那些大儒们踏上这片土地,亲眼目睹了传说中那漫山遍野的稻田和茁壮成长的农作物时,心中充满了惊叹和感慨。

    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仿佛是大自然赋予龙国的珍贵礼物。

    微风吹过,稻穗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故事。

    而更让他们激动的是,终于见到了那位传奇皇后 —— 宋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