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0章 密信
    他们全神贯注地搜索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突然,沈霄在一本厚重的古籍中发现了一张泛黄的纸条。他小心翼翼地展开纸条,只见上面写着:“太子密谋,欲除文真。”这简单的几个字让沈霄心中一惊,这虽然与他父亲无关,但涉及太子,他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情报。

    其实沈霄之前不愿意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这里只是唐太师暂住的地方,他肯定不会把密保放在这种地方。但他心里之所以想来,也是因为听了徐从一的话,按捺不住心里的悸动,即使什么都没有,他也想来试试看。

    至于徐从一,她更知道这里什么都不会有了,谁出门出差还要带上十年前的文件?她之所以带沈霄来这里,其实是另有打算,唐太师京城府邸才是他们真正应该去的地方。但徐从一知道沈霄的固执和坚持,她明白如果直接提出去京城的府邸,沈霄肯定不会同意。于是她巧妙地使用了策略,先带沈霄来这里碰碰运气,如果一无所获,她再提出去京城的计划。就和以前她听过的那个故事一样,你直接说你想开个窗,大家都不同意,但你要是想把房顶掀了,别人也就同意你开窗了。

    与此同时,徐从一也发现了书房内的一处异常。她发现书房的一角有一处温度异常低的地方,似乎有什么东西隐藏在下面。她示意沈霄过来查看,两人合力移开书架上的书籍和杂物,露出了一个隐藏在墙壁中的暗格。

    暗格内放着一个精致的木盒,上面雕刻着复杂的纹路。两人相视一笑,知道他们找到了更重要的东西。他们小心翼翼地打开木盒,只见里面只是一个黄金镯子,徐从一有些失望,只是一个镯子,她还以为是情报呢。

    沈霄看出了里面的机关,这镯子扁粗,且上面镶嵌了一颗紫色宝石,这镯子乍一看是没什么问题,但若是细细观察,会发现宝石镶嵌的地方有一凹陷,恰好将镯子那处的凸起处掩盖,他心下了然,使力将这宝石拔下,果然,一个机关似的小凸起出现了。

    徐从一见状,脸色骤变,她没想到这镯子竟然还暗藏着这样的机关。她回想起这个镯子摆放的位置,以及之前两人对书房的搜索,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预感——这镯子里定然藏着极其珍贵的东西。

    她瞪大了眼睛,紧张地盯着沈霄。只见沈霄的手指在镯子上轻轻地按压,那个小凸起仿佛是一个精密的开关。随着他的动作,镯子的侧面突然“咔嚓”一声,打开了一个小巧的暗门。暗门内,一个被卷得紧紧的纸卷静静地躺着,仿佛是在等待着被发现的那一刻。

    沈霄小心翼翼地取出纸卷,轻轻展开。只见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但由于字迹实在是太小,普通人几乎无法辨认。他仔细观察,发现这些字迹应该是用特制的笔写上去的,笔尖极细,才能写出如此微小的文字。然而,屋内光线昏暗,沈霄无法看清纸上的具体内容。

    徐从一小声地对沈霄说:“我们一会可以拿回我的空间看,我有可以看清这些小字的工具。”沈霄点头同意,他打算将镯子恢复原样后放回暗格。然而,徐从一却阻拦了他,“一会我从我的空间里找个相似的镯子放进去,万一这镯子以后还能派上用场。”

    徐从一让沈霄接着搜寻,她自己拿着镯子回空间,用某宝的拍照搜索功能快速的找了一个看上去大差不差的镯子,又买了颗玻璃宝石用502胶水黏上去,这才出了空间。

    当她出现时,沈霄明显松了一口气。有徐从一在身边,他总是感到更加踏实和安心。

    将镯子放进盒子里再放回原位,又把暗格也恢复如初,两个人又搜索了好长一会,确定没什么别的情报了,徐从一拉着沈霄的手,两人一闪念,回了徐从一的空间。

    在这个安全而舒适的空间里,他们终于可以静下心来仔细研究那张纸卷上的内容了。

    “徐妹妹,你有什么好办法?”沈霄在明亮的空间里看着那张字卷,尽管光线充足,但上面的字迹因年代久远而显得有些模糊,他努力辨认,却仍然感到吃力。

    徐从一拿出了自己的平板,这里面虽然只有两个App,但拍照和相册这些基本功能都还在。她直接用平板的拍照功能将纸卷上的内容拍了下来,然后在相册里打开图片,利用放大功能将字迹清晰地展现在沈霄面前。

    沈霄看到平板里被放大了无数倍的字,心下感叹这徐妹妹果然是仙女,他从未见过这样的工具,能够在瞬间将微小的字迹放大得如此清晰。这样的好东西,他真是闻所未闻。

    但很快,他就顾不得感叹,而是被这纸上的内容吸引住了。这些字主要是繁体字,虽然徐从一也读过很多这个时代的书籍,也练习过不少字,但纸卷上的某些字她仍然感到陌生。

    她在旁等待沈霄,两人都未说话,安安静静的,徐从一没忍住打了好几个哈欠。

    终于,沈霄抬起头来,看着徐从一,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凝重和严肃。徐从一赶紧问道:“这纸卷中写了什么?”

    沈霄深吸了一口气,开始讲述纸卷上的内容:“这是一份关于朝廷内部权力斗争的密信。上面详细记载了太子和几位重臣之间的密谋,以及太子试图削弱皇帝权力的计划。而且……”沈霄欲言又止。

    “而且什么?”见沈霄脸色苍白,徐从一有些着急。

    “而且这份密信最后署了时间,是嘉义三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