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39章 全国热闹议论【1】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明之大奸臣严嵩 ”查找最新章节!

    随着开港口的议论扩散道整个大雨,那些内陆省份也‘坐不住’了。

    金陵,镇江等长江重镇,纷纷表示不服,要求朝廷考虑列入开海首府。

    这无厘头的想法,自然被无数其他地方的百姓、官员、士族大骂:

    “开海开海,你特么的内陆凑个屁开海热闹啊!”

    在争论中,少不得出现自夸和骂战。

    苏州老百姓自夸:“东南第一,苏湖熟,天下足!”

    杭州商人不服气:“我浙城首府,富甲天下!丝绸茶叶第一!”

    舟山表示:“海外第一岛,最为便利!”

    青岛老百姓冷笑:“都吹吧,敌寇已经肆虐,打得东南稀烂,你们敢开海,连安全都保不住!还是我北方安全!”

    广州官员表示:“我五羊城在南海边上,距离南洋最近,又没有敌寇横行。还是广州靠谱!”

    天津卫不服:“我天津卫,距离帝城最近,又是靖难之役发动之处。开海理应从这里开始!”

    连云、金陵各有说辞。

    就连全国的报纸,也根据地域,分成了若干阵营,鼓吹各自地域的优势,贬低其他地方。

    这一场舆论战,迅速点燃了大雨各地老百姓参与开海的热情。很多之前并不关注开海事情的商人、地主,都不得不注意到这一政策,开始打外国人的主意。

    这一变化,严蒿当然喜闻乐见。

    他最喜欢看到的,就是这些大雨的商人、地主,都投身海洋国家的建设啊。开海收益范围越大,利益越深,将来朝廷对开海的态度就越积极,一旦大雨的各个阶层都尝到了开海的甜头,历史的巨轮就会滚滚向前,自动进入海洋国家的轨道,将来就算是太子登基,面对全国各个阶层的利益,也没法逆转开海的国策了。

    他严蒿,就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一项历史使命。

    也许未来几百年里面,历史书评价严蒿:“开海第一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总之,各地的积极性高涨,活动的能量也很大。不光是各地官府、读书人、老百姓和报纸,争论不休,就连朝廷之上,各个朋党,都牵扯进去,最后连四大阁老都开始向严蒿打听,有没有选定的开海方案,显然也受人所托,不得不下水。

    严蒿并没有着急回答这些问题。

    他心中渐渐有数。

    如果开海,他心中的初步设想,是一南一北,同时开海。

    南方,选定苏州沿海的一片滩涂之地,一个穷困的小渔村。

    这个村子,名叫上海。

    没错,就是日后东方的经济中心上海。

    上海能成为东方经济中心,并非完全是运气,它位于长江入海口的边缘,东方陆地的最东侧突出之地。无论是海运还是河运,漕运,上海都拥有无可争辩的地理优势,甚至比苏州还要优越。

    在这里开海,能避免很多麻烦。建设上海新城,还能撬动巨大的GdP,工程总量,需要动用的民工、财富都是极大。也能带动一大批商人发家致富,鼓励商人阶层产生。(当然,严蒿的十大商人集团,就有搞工程的。严蒿的个人利益,也能得到极大的满足。搞工程,发大财,不解释。)

    北方,选定天津。

    因为此地具有同样巨大的地理优势,以及比较好管控。而且天津此时只是一个军事卫所,太过落后,不是城市,所以需要建立一个新城,以京师新城建设的经验,可以撬动几亿白银的利益,更有利于各方利益分配。

    天津卫的诞生,是明建文二年,燕王朱棣在此渡过大运河南下争夺皇位。朱棣成为皇帝后,为纪念由此起兵“靖难之役”,在永乐二年,将此地改名为天津,即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作为军事要地,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带,天津开始筑城设卫,称天津卫,揭开了天津城市发展新的一页。后又增设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

    从严蒿的个人判断,日后天津能发展成为四大直辖市,当然也有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之所以一南一北,同时开海。因为严蒿有如下两个考虑。

    一是出于安全。上海开海,地理最好,当很容易受到敌寇集中攻击。敌寇作为中外走私的天然产物,绝不会甘心大雨官方开海,无论是汪直徐海都不会坐视开海变成常态。故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在敌寇没有平复之前,不能指望上海市舶司开海成果。而天津卫则安全多了,可以方便安全地开海,让嘉嘉皇帝尽快尝到财政上的甜头。

    二是出于风气。北方政治氛围太过浓厚,商业气氛太弱。虽然东南开海,也足够好,但严蒿担心作为政治中心的北方如果一直这么落后下去,迟早会影响开海的国策。天津距离帝城很近,如果开海涌入大量外国人,有助于北方民风开化。

    一个国策,需要尽可能多的阶层支持,才能长久维持下去。历史上,东南的商业萌芽,之所以不被国家理解和重视,就是因为太过偏远,又太过低调,无法影响朝廷决策。

    严蒿的消息只是略微透漏一点口风,立即引起了百姓的议论。

    百姓开始疯狂议论,怎么建设天津和上海。

    ……

    就在天下一片议论的时候,一个十分低调的人,包脸黑,回到了京师。

    包脸黑一路上走了半个月天,才从曲城回到京师。

    当包脸黑听说开海洋令之事之后,不禁惊愕万分。

    到底发生了什么?

    为何,我感觉自己有点跟不上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