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苦笑道“既然170多年,都没有出现过文官在世时,被册封为太师,这是何道理为何偏偏我就打破了这一惯例要知道,树大招风,出头椽子先烂啊。”
这话扎心了,吓得黄锦急忙站起来,连声道“严阁老,咱家向你保证,皇上对您可是真心器重啊。”
严嵩缓缓点头道“这个,本阁老知道。但你留意没有,这太师的封赏,足足过了三天才下来,说明了什么”
黄锦干笑两声,左右看看没人,才压低声音道“咱家一直在御书房伺候皇上,皇上这几天,没见任何臣子,只是闷在书房中,看了三天书呢。”
严嵩不动声色,递过去一张龙头银票,问道“皇上看什么书”
黄锦笑容有点僵硬“严阁老,这个坏规矩了吧”
按说,他是决不能将嘉靖的起居情况,透漏给严13嵩的。按照大明的规矩,这叫“窥测皇帝起居”,是一种严重的罪行。
可是,严嵩一捻银票。
黄锦低头一看,我去是10万两银票
他立即改口,仰天打了个哈哈“要是别人,自然不行,但对于数次擎天保驾的严阁老来说,这点事算什么呢。嘻嘻,皇上读了三天的书,是二十四史”
严嵩心中一沉。
这个消息,对于不懂嘉靖的人来说,等于屁用没有。
但对于他这样,将嘉靖的心思,作为一门学问研究的高手高高手来说,这黄锦透漏的信号,足以让严嵩深思。
那桌子上,摆放工工整整、御赐的太师服帽,也越发沉甸甸起来。
“好多谢黄公公。”严嵩展颜一笑“不敢多留,恭送黄公公”
黄锦连忙说不敢,走到门口,想了想,决定还是告诉严嵩“对了,严阁老,昨天皇上看完二十四史,还让小太监给太子送了一套资治通鉴。这消息您还不知道吧”
这消息,其实严嵩早就听说了,但黄锦只是进一步坐实。
资治通鉴严嵩心中淡淡一笑。
你妹的,打个巴掌给个枣,嘉靖还是这个老套路。
读二十四史,足足三天,之后才册封自己为太师。
这是给外界、给自己传递一个信号太师之位,比首辅、丞相之位,更接近那个至高无上的宝座。历史上能活着被封为太师之人,少之又少,凤毛麟角,但不少篡权之人,也都是先以太师为踏板,最终完成夺位。
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
这就是嘉靖给自己的警告吧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
这个大家都知道,但你们知道,这本书编纂的目的吗
这是一本供皇帝看的书
宋神宗下令修编这本巨著,是为了总结过去的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嘉靖在这个节骨眼上,将这本资治通鉴送给太子,其用意不问可知。
还是支持太子,将来登基为帝的一个信号。
一方面看二十四史,警告自己,一方面送资治通鉴给太子,这是嘉靖为了平衡有些失衡的朝政,作出的新一番姿态。
严嵩听完,只是冷冷一笑。
如果放在过去,他会觉得用这些嘉靖的提防,换取一个太师之位,并不划算,并不如闷头发大财。
但随着他与太子的矛盾,步步公开,严嵩已经不在乎嘉靖的忌惮了。
大权在握,实力在手,皇帝也只能给自己点眼色看,能奈我何
下一步,还是攫取实权,控制大明,最为要紧。
严嵩有十足的把握,在嘉靖活着的时候,不会对他下手。嘉靖和严嵩太熟悉了,彼此都摸透了,嘉靖也不会相信严嵩会谋反篡权,对严嵩非常放心。
但嘉靖就算怎么吃丹药,也不可能真的长生不老。
嘉靖泪奔严爱卿你说好的不死之药呢
从历史推算,现在是嘉靖26年,距离嘉靖驾崩还有19年。而严嵩还很年轻穿越过来算,严嵩才20多岁。嘉靖死了,严嵩刚刚步入中年
这注定,严嵩会跟太子,有正面碰撞
甚至会形成日后130隆庆皇帝朱载垕和首辅严嵩,在朝局上两分天下,正面对杠的态势
太子一旦登基,那形势立即逆转。
虽然严嵩已经做了大量预防工作,但在大明,皇帝的权威可是不容置疑的,严嵩必须在那之前,做好一切周全准备。
即使太子成了隆庆皇帝,严嵩也要确保,自己能吊打皇帝
以首辅、太师之尊,吊打皇帝,挟天子以令诸侯,想想就真特么刺激
太子你考虑过我的感受么良心不会痛么
从现在情况看,太子多半找过嘉靖,跪地密陈,解释了自己被圣甲虫控制心智,才做出那等大逆不道之事来。
嘉靖经过深思熟虑,想到自己没其他儿子可以选,所以,只能选择
当然是原谅他啊
原谅帽戴上。
轰轰烈烈、震惊朝野的三大殿案,就以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方式,落下了帷幕。
阴谋建立哈里发国的山中老人哈桑,被活埋在地下,没有了踪迹,生死成疑。